第22章卜今生 - 良辰 - 蜜糕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良辰 >

第22章卜今生

薛扬身体轻盈,健步如飞,走路如踩云朵般,温良辰迈着两条小短腿,一边喘气一边猛追,薛扬回头看了她一眼,毫无同情心继续向上疾奔,青衣飞舞,身姿如风。

“道长,请稍等!”温良辰实在无法,只好提出抗议,“行路可否慢些?”

身后丫鬟和婆子们追了上来,除开身强体健的护院,众人皆是面红耳赤,在原地喘气不匀。

薛扬笔直地站在阶上,垂头望了诸人一圈,月华般的脸孔毫无表情,声音清润如珠落玉盘:“既然吃力,善人为何不早说。”

“……”

温良辰眉间微蹙,心中微怒,不可置信地抬头,恰好错上对方的眼神。

只见薛扬那两道远山如黛的剑眉下,镶嵌着一双曜石般剔透的双眸,那眸子如万里晴空的天穹般,碧空如洗,不惹尘埃,干净到极致,连半分瑕疵也不曾瞧见。

更没有半分感情。

温良辰能确定,他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故意而为之,只是……略不通人情世故罢了。

想到此,温良辰心中一松,无心再责怪于他了。

“他什么意思呢……”

“莫不是瞧不起郡主?”已有仆人在后方窃窃私语,神色间颇为不满。

“无妨,”温良辰回头瞥了他们一眼,又转过头,朝向淡然超脱薛扬,态度陈恳道,“有劳道长慢行,我来自尘世,还想欣赏太清观之仙景,啧啧,的确气派非凡,当真是豪门气象。”

不知徐正以道士身份,搜刮了权贵富户多少礼银?

听闻温良辰夸奖太清观,薛扬这才嘴角轻勾,微不可察地一笑,似是心中满意,整个人终于客气不少:“善人有请。”

温良辰嘴角一抽,显然,对方没听懂她话中之意,果然不出她所料,对方不沾丝毫的人间烟火之气。

太清观建筑由南至北分中东西三路,中路轴线为主要殿堂,温良辰方才已跑过了一座主建筑,之后瞧见的是玉皇殿,然后是老祖殿、三清四御殿,东西两路从主殿延展而开,两侧同样是宫殿式建筑,东北角有一座八角三重檐的高塔。

太清观后有一座小型花园,虽然花草不多,也不算太大,名儿却极有仙气,比之御花园更为响亮——名为蓬莱。

花园内亭台楼阁遍布,居中有一处高台,温良辰猜想着,莫不是观星台?直到许久之后,她才知晓,此处为掌教讲经说道之所,名为戒台。

“掌教便在此,善人进去罢。”

直到一处阁楼之前,薛扬才停住脚步,温良辰朝他谢过,命一众下人在外等候,只带纯钧进门。

见过薛扬之容貌,本以为徐正会是一位出尘道长,再不济,也该是一位满腹经纶的文人,谁知见面之后,温良辰才觉得,此人形象,远超自己祖父,不愧为本朝连中三元之人。

徐正辞官之后,用度不减,房内摆设精致文雅,比之公主府丝毫不差,徐正,如今应该称为徐掌教,此时正阖着双目,坐于蒲团上打坐。

徐正字子清,出家入道后,道号清尘。

“见过掌教……”温良辰嘴上说着掌教,却已经弯下膝盖,结结实实朝他行迟来的师徒之礼。

徐正眉毛一挑,豁然睁开双眼,微张嘴唇,只是轻轻地问上一句:“来啦?”

态度自然,语气轻松,却又带着一股天然而熟稔的亲近,温良辰肩膀颤抖,眼眶陡然湿润,情不自禁流下泪来。

想当年襄城公主从师十载,谁知世事多变,再见之时,已然面目全非,恩师出家为道,公主却成一缕香魂。

“你是个好孩子,起来罢。”徐正声音说淡也不淡,平静之中,却无俗世人的味道。

温良辰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感觉,带着期盼,又有着某种疏离,二者混在一起,也不知对方到底想要如何,直到他说那句:“公主之事,我已知晓。”

她方才恍然大悟。

如今,要说徐正已经全然出家,她断是不信的,若他当真远离尘世,岂会知晓城中事?

“当年我见公主之时,她也只有你这般大。”徐正声音泰然,仿佛又在叹息,“不过,你究竟与她不同。”

温良辰大胆地抬起头,观察他的神情。

兴许是历经牢狱之灾,徐正比她想象中更瘦,他干瘦的身躯上,披一身宽大黄道袍,即便如此,却也盖不住那通身的气度。他精神矍铄,双眼更是极亮,真挚中却又饱经沧桑,无情又似有情,眸子深邃不见底,仿佛他目光所过之处,所有妖魔鬼怪尽数投降,现出真正形貌出来。

温良辰只觉背后一寒,心中方才那股轻视之意,就在他那淡淡一眼过来,便消逝得无影无踪去了。

徐正那双湛然的眼睛,忽地露出疑惑之色,道:“你此行前来,可是公主授意?”

温良辰紧握双拳,竭力使自己保持平静:“母亲被二皇子失手错杀,死前留下遗愿,命我前来寻掌教……请掌教收留。”

“单单是为如此?”徐正脸色莫名,声音如碾出来的冰,仿佛方才那股飘忽不定的师生之情,完全是幻觉罢了。

“你如今为郡主之尊,本观狭小,可容不下你。”徐正慢慢阖上双眼,不去看她,言语之间,冷酷和严厉毕现,“你且见过贫道,自完成公主之愿,可自行离去。”

“不……”温良辰陡然一惊,额头冷汗直下,心道,母亲的老师果然厉害,在他面前,当真是半分假都作不得。

“不瞒掌教,徒孙之所以上山求见,乃是为了拜师!”温良辰眼眶发红,三个响头叩下去,“母亲因小人之故,落入贼人手中,贼人虽死,小人却高坐皇后之位,安享荣华富贵!母亲死后,我被女官击昏过去,尚有诸多事不明白,恳请掌教授我明事理,断是非,助我为母报仇,否则,我便枉然此生矣!”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放在何处去说,都是要被砍头的,但是温良辰却发现,徐正听得津津有味,并未有任何劝阻,于是,她涛涛悬河,将皇家私密之事皆数抖了出来。

温良辰话音一落,谁知徐正却洒然一哂,瞧她的眼神变得温和许多,隐隐有满意之色:“有道是‘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大凡身怀仇恨之人,必满身戾气,无解可化,至极端之处,身死灯灭方消。而我见你目光清澈,显然未丧失本心,你是个好孩子,今后,必有大造化。”

至于温良辰将话说得又狠又绝,那只是在博取他的同情罢了,徐正心中门儿清,淡然处之,并不应话,也不落入圈套之中。

“亡母望我成人,掌教品性高洁,不与那肮脏同流合污,且才学满腹,堪称世间博学之人,您若收留我,母亲九泉之下……”

温良辰脸上异常悲愤,端的是铮铮铁骨,而言语之中,却无处不可怜,直到后来,话语中还夹杂着各色拍马屁之言,和不要银钱般如流水脱口而出。

徐正见她眉眼闪烁,神采飞扬,却依旧强自镇定的模样,只觉牙酸异常,心道这丫头太过古灵精怪,绝不输于襄城公主少女时的跳脱。

徐正不知道的是,温良辰调皮捣蛋,远超襄城公主十条街,至少公主没烧掉半座皇宫。

“好了,你莫要再言。”徐正大为头痛,抬手打断道,“公主于我有救命之恩,今日我姑且收你为本观俗家弟子,算是还了这遭机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