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土法高炉
手动鼓风机的原理比较简单,制作起来也很快,用泥土围绕饮料瓶做成一个桶装,一端接入炉底,一端接上鼓风机。炉子的底部半干后,用木棍横架在炉壁上,然后用泥土做成网格状覆盖在木棍上,再用泥土和炉壁连接好,继续加高炉壁,垒到五十厘米左右暂停,在下方生火,通过火的温度把炉壁烤干,李铭为了更好的保存温度,炉壁做的比较厚。
土炉先留给底部的火去烤透,李铭翻开灰烬里的大陶盆,有一个顶部的陶盆被灼烧的有些坍塌,其他几个都烧的很好。将几个大陶盆用水清洗干净,横向排列在小屋前方的靠近沙滩的平地上,跑了几十个来来回回,才将陶盆里灌满海水。
之前晒盐的陶缸里海盐已经结晶,距离收获第一波海盐还需要一些时日,陶缸晒盐的面积太少,因此水分蒸腾速度慢,新做的大陶盆将加速晒盐的进度。等收获的海盐,将之前晒干的海鲜,用盐腌制后将极大的延长保存时间,不受潮的情况下,放个一两年绝对没有问题。
小铁炉的外壁从深黄色慢慢变成土黄色,中间隔绝碳渣的网格也被火烧透,不比铁格栅差,甚至有过之。倒入之前烧制的木炭,手动拉动鼓风机将火力加强,慢慢碳被点燃,木炭的加持后,在旁边明显感受到超大的热力。李铭将一段沉船找到的一段钢板,插入木炭中加热,搬来一块表面相对平整大石头,当做”铁毡子“。埋在木炭里的钢板被加热后,钢板被烧的红红的,戴上手套用湿布抽出钢板,用锤子将烧红的部分捶打成矛头的样子,再插入木炭中加热,多次整形后用另一块钢板斩断烧红的部分,放在一侧冷却。从炉口倒入木炭,继续加热剩下的钢板,烧红后钢板再次捶打,捶打出开山刀样式,保留一侧钢板的厚度,另一侧敲薄头部敲尖,开山刀参考斩马刀样式,头部粗腰部稍细,长度大约60厘米;刀刃部捶打加热捶打持续多次,再将钢板尾部倒插进炉子,烧红后捶打成细片状,将多余一小段钢板斩断,丢入炉子继续加热。
之前捶打好的长矛,再次将尾部插入炉子里加热,烧红后将尾部捶打成尖尖的细棍状,放入水中冷却,再次将长矛头部烧红,最后细细整形,把长矛敲成的纺锤头,两侧锤的厚度均匀,再插入炉子加热。翻出之前剩余的钢板,埋入炭火中烧的半透明的颜色,找来一段钢管将钢板绕着钢板对折,锤成小的斧子样式,敲下再次加热,再捶打在加热......直到斧子头部完全融合在一起,敲尖后加热淬火,用一根树枝做斧柄。这个斧子用来专门斩断加热后的钢板、铁块等。
烧红的矛头用竹片夹住慢慢放入引来的河水中淬火,明显看到矛身在水中游轻微收缩,淬火后矛头放置冷却,将开山刀再插入炭炉中加热,烧红握住刀把直接到水池里淬火,先将几次将刀刃淬火,再慢慢把整个刀身没入水中,发出:”嗤...嗤...“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