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倒霉的事
董士涨看起来胃口不是很好,只是浅尝辄止,就放下了筷子,他道:“袁总,听说那块地的拆迁工作不是很顺利,下午还有居民到政府抗议!”
袁华龙一摆手,满不在乎地道:“董总放心,不出几天,我就能让那块地盘上的人统统滚蛋。”
董士涨微微颔首,他心里很清楚是怎么回事,那块地属于商业开发,拆迁补偿款肯定是要由开发商来承担的。长实集团已经按照和袁华龙事先约定好的合作条款,往两家联合的开发公司注入了一笔巨资,这笔资金主要就是用来支付征地补偿款,以及项目前期筹备所要需要的资金。
长实集团是个很大的上市公司,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的口碑,董士涨支付的这笔资金的规模,完全可以满足这些原地居民的拆迁要求,但现在仍然出现了抗议拆迁的事,董士涨就觉得自己这一次,很有可能是挑错了合作伙伴。
这也是他亲临绿城,向袁华龙施加压力的一大原因,那笔资金被袁华龙以各种借口划入拆迁办的账户后,就失去了下落,其中的猫腻,可想可知。
这种事情董士涨见得多了,他并不关心这笔钱到底是被袁华龙黑了,还是当地的政府截留了,他只求能顺利开工,顺利完成这个项目的开发,而不要因为某些事让长实集团的声誉和效益受到损失,甚至他宁可多花钱,也不愿意让这些让节外生枝的小事,耽搁了工程的进度。
通过今天这件事,董士涨在心里有些看不起袁华龙,这是个鼠目寸光、拎不清轻重缓急的笨蛋啊,格局太低了,现在房地产行业如此景气,只要能够顺利完成项目的开发,有的是钱等着你去捡,何必在乎眼下的这点小投入呢。
“有袁总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董士涨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项目的进度很紧呐,现在资金、人力、物力,已经基本到位,没有到位的,也正在积极往绿城这边调配,我不希望因为某些不必要的小事,影响到了项目的进度!”
话点到这个份上,袁华龙岂能不明白董士涨的意思,不过他也确实没有董士涨的那份气魄,他只知道自己吃进肚里的东西,就绝对不能再吐出去。
“董总放心!我心里有数,绝对耽搁不了董总的工期。”
董士涨也只能相信袁华龙的这句话了,毕竟袁华龙是北江省有名的衙内,能量不可小觑,他笑道:“只要我们齐心合作,顺利完成这次的项目,我可以保证袁总能赚这个数。”董士涨伸出一只手掌,将五根手指都伸直了。
袁华龙顿时心花怒放,自己这次相当于是一分钱都没出,就白赚了五个亿,这笔生意,做得实在是漂亮啊。不过转眼间,袁华龙又在想,如果加上这次黑掉的补偿款,自己就是赚了七个亿啊,这董士涨的钱,还真是好赚。
“董总,我再敬你一杯!”袁华龙喜不自禁,再次举起杯子。
“客气了,客气了,我敬袁总。”
长乐厅内一团和气,两人都是笑容满脸,可心里却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就在董士涨认为袁华龙是个鼠目寸光的白痴同时,袁华龙也用自己的生意经标准,将董士涨划到了傻子之列。
董士涨信奉的是“大投入,大产出”,而袁华龙追求的是“不投入,大产出”。
第二天陈小圆带着搬家车又去柳超的诊所,结果半道就回来了。他接到电话,那一片的居民再次发生聚集事件,前方的路已经被封了,上级要求他立刻带人过去处理这件事。
陈小圆暗道头疼,自己刚上任,屁股还没坐热,怎么就碰上这倒霉的事呢。他只得再次让搬家公司的人回去,然后自己开车前往事发地点。
二三百号的居民,此刻正聚在一栋老式小楼前,高唱国歌、大声喊着口号,并且扯出横幅声讨黑心开发商。
昨天挑头闹事的老九等人刚被控制,转眼这些居民又聚在了一起,这说明什么?说明袁华龙这次实在是把人欺压得太狠了,这些老百姓的要求也并不高,有一个居住的地方,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袁华龙这种恶劣行径,等于是要逼得这些人家破人散啊。
陈小圆到了现场,就始终皱着眉头,他心里很清楚,除非是袁华龙善心大发,提高补偿标准,否则这事很难解决,聚集事件很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爆发。
现场已经有了几名警察在维持秩序了,但明显势单力孤,只是远远站在一旁,冷眼看着眼前的一切。
看到陈小圆出现,跑过来一位民警,满头冒汗地道:“陈局,这事不好处理啊!”
陈小圆脸色阴沉,“你是怎么干吃的,为什么这些人会再次聚集?”
那位民警很委屈,道:“陈局,这事不能怪我啊!居民们听说拆迁办要下达强拆通知书,群情激愤,这才聚集到了一起,我们也是做了很大的工作,才让他们没有上街去堵路,让事情处于一个可以控制的局面。”
陈小圆一听就怒了,“造谣的人控制起来没有?”
民警脸色有些尴尬,“这个……没有。”
“那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对于这种造谣生事、挑唆煽动的坏分子,坚决不能手软,一经发现,就要立刻处理!”
民警朝居民聚集的地方使了使眼色,小声说道:“这个消息,是博文建设的人说的……”
陈小圆立刻明白了,敢情这不是造谣,博文建设的人既然敢这么说,强拆的事多半是真的了,他的眉头再次深深锁起,这事不好处理了。如果袁华龙不肯退让的话,今天就算能劝散群众,也必将是后患无穷,等事情真的闹大了,警方就很被动了,相当于是被袁华龙给绑架了,到时候不想采取强硬手段,也必须上手段了,否则这事一直闹下去,警方最后要背一个“处置不力”的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