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公子
“那武器有哪些?”
陆盏想起自己看过的一部动漫,也许可以用它来做参考,武器方面或许也可以开发一下。
赵铭说了些他知道的武器,陆盏好像没有在其中听到弩,这可是一大杀器,他要确定一下,不要别人有,他在这里卖弄,就很搞笑了。
“公子,刚才说到弓箭,还有其他的远程的武器吗?”
陆盏也是跟着林叶喊,公子,只是不把姓氏带上有些奇怪。
赵铭想了想,说道:“短矛不知道算不算远程武器。”
他也用上了远程武器这个词,似乎陆盏有说不完的新鲜词汇,意思表现的又如此清晰。
“我对军事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都是随便看看的,有些错的地方,不要在意。”
陆盏还是先打个底,弓弩这种东西还是问林叶,如果真的没有,现在说出来,对秦楚之间的战局并没有什么影响。
“没事,只想了解一下,增长一些见闻。”
“我见过的士兵,都是全身甲,从头到脚,头盔,面罩,护臂,前面后面都有覆盖保护,有防弓箭的盾兵,他们把长矛兵,投掷兵,弓箭手,保护起来。”
“他们的盔甲武器都是用钢做的吗?”
如果他们的盔甲全是钢做的,赵铭无法想像需要多少个铁匠才能完成,对陆盏描述的军队无比向往,秦国如果有这样的军队,该是如何的强大。
不过他很快就被陆盏说的作战方式震撼。
“两军交战,我方一般是先弓箭手洗地,就是先用长兵器消耗,接近之后是重甲骑兵冲阵,把敌人冲散,之后就是短兵相接,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样的军队岂不是战无不胜?”
五国之间的骑兵还处于轻骑的范围,生产力的落后,让他们发展不出重骑兵,弓箭的使用也没有到洗地的地步,更多的用作防御。
“还好吧,面对武器装备不如他们的时候当然是战无不胜,差不多的时候就需要谋略了。”
“怎么,小盏你还懂谋略。”
一个懂得铸剑,印刷术的人,还懂谋略,赵铭在他的记忆没有找到这样的人。
“略懂,略懂。”有逼不装,是王八蛋。
“那小盏,要是你来攻打未央城,你会怎么做。”
赵铭从林叶那知道了很多关于陆盏的消息,林叶在他面前对陆盏推崇之至,说他好像无所不知,却对天下一概不知,“一个世外之人。”林叶是这样说,所以他才用秦都做例子。
“有多少兵马可以用,守城的有多少兵马,双方的粮草,地理位置如何,国家的情况怎么样,大军是不是都听我的,士兵们觉得我能带他们攻下这种城池吗?攻下来又是要做什么的。”
“这些和打仗有关系吗?”
赵铭被他问得有些懵,他只是想知道陆盏用他形容的大军,怎么攻下未央城。
他是作为一个君王来培养,行军打仗只是做一些了解,更多的是各方关系和用人,也就是常说的帝王术。
“我也是从一本书上看到的,这些都要了解,不然我怎么攻城,未央城如果要留下来是一种打发,不留下来又是一种打发,总的说起来,天时地利人和,全在我方,什么城都可以攻下来,当然,这里说的只是一座城,一个国家都可以攻下来。”
陆盏的理论是从《孙子兵法》上学来的,庙算多者胜,他只是看了个开头,后面复杂的很,没有看,太长不看。
许多知识都是被人整理总结过,才能明白,现代很多人都在做这种事,陆盏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很多书都是被他当做闲书再看,他还是学生,学业为主。
“受教。”赵铭对这陆盏行了一礼。
这让陆盏有些奇怪,这个世界就没有研究这些的人吗?前世的秦国统一天下之前,百家争鸣的呀,“这天下没有研究这些的人吗?”
于是他好奇的问道:“公子府中谋士可有派别之分。”
“这却是没有。”
“这些谋士都是秦国人?有没有其他国家的人来投奔公子呀”
“都是秦人。”
“好吧,公子有没有想过招揽他国的谋士呢?”
“他国的谋士都为各自的国家效力,怎么会来秦国呢?”
陆盏是真没想到,氏族统治的天下会这么封闭,不过一想到楚国强大靠的祖上积累,而不是变革,就释然了。
同时他也为自己没有和林叶说变革而庆幸,要是想法还没有转变过来的林叶,和他说变革,收缴氏族的权利,开放上升途径,那时的林叶可能立刻就和他分道扬镳。
于是他准备从印刷术入手,林叶的话已经产生作用,赵铭今天来就是想要和他继续昨天培养人才的话题。
“今天公子来,是想找叶哥说培养人才的事,可以先和我说,等叶哥回来,再说给他听。”
“这样也好,我想在城东让我府中的谋士,先找一些小孩试一试,等书籍印刷出来,再到秦国的各个城池推行。”
赵铭说起这个显得有些兴奋,陆盏很想告诉他不用试,直接在未央城办一个私塾,让全城的小孩都上读书,他也算功德无量了。
“这些读过书的小孩,长大之后能做什么呢,你有没有想过。”
“当然是...”
赵铭话说到一半停了下来,他没有想的那么远,他只想着读书可以帮秦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读过书的人以后要做什么,想他府中的谋士一样,做谋士?还是继续子承父业?
最后在朝堂上说话的还是氏族,谋士的话听不听,在于是否符合他们的利益,这点赵铭很清楚。
看着陆盏平静的目光,赵铭想到,他说出这样话,肯定是已经有想法了,又是一礼,郑重道:“还请小盏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