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〇)琉球来学 -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 吕思勉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七三〇)琉球来学

(七三〇)琉球来学

外国遣人来学,以唐代为最盛,尔后迄不能及。盖外国初通中国时,文明程度,相去较远,久之则渐近;而中国学校亦有名无实时多,故来者不勤也。琉球通于中国最晚,而其来学,近世则为最勤。《明史·琉球传》言:洪武时,中山尝遣女官生二人先后来肄业,此为自古所无之事,足见其向学之殷。清世遣陪臣子弟入学,始于康熙二十七年,同治间犹有至者,见《清史稿·选举志》。《本纪》:二十三年六月,书“遣球请遣子弟入国子监读书,许之”。二十七年不记此事,但书“琉球入贡”。盖二十三年请而得许,至二十七年,乃遣随贡使来也。又《纪》于康熙五十九年八月,书“琉球请令其陪臣子弟入国子监读书,许之”。同治六年四月,书“允琉球国子弟入监读书”。盖每来辄奏请,而非循例派遣?然来者必不止此数也。来者称为官生,凡四人,见《属国传》。又《职官志》:琉球学,有汉教习一人,以贡生选充,后省。此在彼国,或亦成为进取之一途,未必果为学问,然其来究最久也。又《德宗纪》:光绪六年九月,“允朝鲜派工匠来天津学造器械”。此盖新式兵器仿自西洋者,为朝鲜所无,故又遣人来学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