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秘境-12 阿诵其人
北泉口中的“阿诵”,某种意义上,算是北泉的师兄。
阿诵也是个孤儿。
应该说,能被师傅收养的,全都是有特殊“出身”或是“天赋”的孤儿。
只不过阿诵进入朱陵秘境的时间比北泉早很多,北泉认识他时,对方已经是个外表四十多岁的成熟男人了。
阿诵当时已经是朱陵秘境里的一个管事,在书阁供职,负责一些典籍的整理和抄录工作。
北泉和这位阿诵师兄的接触很少,每年见面的次数,十只手指都能数得过来。
在北泉的记忆中,阿诵是个性格温和、寡言少语的人。二人碰面时多是互相礼貌地点点头、问个好,除此之外,甚少再有别的交流。
虽然北泉来到朱陵秘境之后,是从小婴儿开始长起来的,但他芯子里的魂魄是个死了好几百年的成年人,自然比小孩更懂分寸,不会胡乱打探旁人的秘密。
所以直到阿诵叛出师门,带着迷神幡逃到人间之后,他才从师傅那儿得知了这位师兄的来历。
阿诵是巫族人。
事实上,不止阿诵,呆在朱陵秘境里的人,包括北泉的这具肉身,多多少少都有巫族的血统。
传说上古时期,巫族曾经繁荣兴盛,与人族、妖族共同分享神州。
巫族人的血脉天赋非常强大,他们有很强的灵感,比人族更擅长学习和使用术法,这令他们拥有单兵作战能力远胜于人族的战士,也曾经创造过独属于巫族人的璀璨文化。
只可惜,强大如巫族人,也似其后的许多文明一样,被历史的洪流碾成了齑粉。
为了保持血脉的纯粹,巫族人常年内部通婚,甚至近亲结婚。
当年的巫族人会让亲妹妹嫁给自己的亲哥哥,或者在母亲死后,直接让女儿和生父结成伴侣,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便能诞下血脉最纯正的孩子。
若是有哪个族人胆敢与人族或是妖族私通,便会被视为叛徒处死,生下的混血儿也会被丢弃在山林中,任由野兽叼走。
这样过了不知几百年,巫族的血脉天赋越来越强,却开始逐渐没落。
不知从何时起,巫族新生儿的出生率低到了骇人的程度,生下来的畸形儿也越来越多。
当时的巫祖觉得这是一种诅咒。
一些巫族人开始试图用他们的知识创出可以破解诅咒的术法,还有一小撮人则另辟蹊径,尝试以另一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血统承继的危机还没来得及化解,各族便开始逐鹿中原。
几次大战以后,巫族作为失败方几乎被屠戮殆尽,剩余的族人也为生存隐姓埋名,离散各处。
残存的巫人与人族通婚,血统一代一代被冲淡,也在岁月变迁、沧海桑田中丢失了大部分的传承。
现存的巫族血脉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已稀薄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即便是如此稀薄的血统,仍然时不时会冒出那么一个两个“怪胎”,拥有常人难以理解的天资和禀赋。
事实上,如今的道术、方术、傩礼、巫蛊,甚至在东南亚大为兴盛的降头术,都与巫族的传承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
朱陵秘境,曾经是巫族人为逃避追杀而隐居的一处秘境,那一百多个恚鬼,也诞生在此处。
是的,恚鬼,正是巫族人为了解决血脉诅咒而最终尝试出来的另一个方法。
他们放弃了会衰老、会生病、会死亡的肉身,将自己转化成了另一种生命形式。
只可惜这一批巫族人虽然成为了恚鬼,却依然没能真正解决问题。
因为恚鬼需要附在人类身上,以人类的负面能量为食。
于是它们只能离开朱陵秘境,投身人间,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身上,不断汲取食粮。
恚鬼制造的惨案多了,自然就会被正道的术者们注意到。
从第一只恚鬼被封入迷神幡,到已知的最后一只恚鬼被收复,总共历经了三个朝代,两百三十多年。
而后北泉的“师傅”正式接管了朱陵秘境,迷神幡也和其他危险物品一起,被重重封印,深深锁在了这间配殿里……
…………
……
……直到阿诵将迷神幡偷走,逃到人间为止。
【阿诵在朱陵秘境已经住了将近一百八十年了。】
木偶说道:
【我以前从来没有发现他有那样的野心。】
阿诵在朱陵秘境时非常低调,除了看书之外,似乎没有别的嗜好。
连朱陵秘境的管理者――北泉的师傅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徒弟的修为到了什么程度,又是何时知道了恚鬼的秘密,还打起了恚鬼的主意。
“阿诵他似乎正在尝试‘创造’出一个新的恚鬼。”
北泉简单将自己调查祝泓K时的所见所闻跟木偶说了一遍:
“但是这样做对他有什么意义?总不能是热爱科研吧?”
【瞎说!】
木偶又想打北泉,奈何受坐姿所限,手不太够长。
【你的脑子呢?!动脑想一想!】
北泉敛起玩笑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