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查缺补漏 - 大明:四哥挺住!妙云被我截胡了 - 炒麦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7章:查缺补漏

“老五,你看看这个国债印成这个样子能行么?”  这天一早,朱元璋拿着印刷好的国债券找到了朱橚。

“印刷的不错,可是儿臣觉得为了避免国债券被偷盗,可以让购买国债券的人,留下自己的身份信息。若是国债券遗失或者被盗,可以通过本人的身份信息,到官府补办。”

“另外,国债劵也没有必要像宝钞那样使用固定面额,购买的人买多少直接填多少。”

“要把利息也写在上面,还有每张国债劵要设置一个单独的编号,以免有人造假。”

“若是有遗失的国债券,需要立刻向官府报备,原来的国债券作废,重新给一张新的国债券。”

“购买人在国债劵到期之前不幸去世的,需要其子、或者继承人携带双方身份信息去官府重新领取新的国债劵。”

“另外国债券也可以买卖,不过同样需要到官府重新领取新的国债券。”

朱橚将想到的一些漏洞,都给说了出来。

“你想的很周到,这些法子他们都没有想到。”

朱元璋仔细想了一下,赞许的开口。

“这不是儿臣所想,只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朱橚可不敢贪功,这都是前人的智慧。

“之前说的后手,现在用不上了,一招釜底抽薪,那些官员全都赞同,咱回去把这些告诉汪广洋,等新的国债印出来就可以出售了。”

“你之前说的白糖、增味剂,现在也都做了出来,咱试了一下,用增味剂熬的汤确实好喝,菜也好吃了许多。”

“等到国债卖出,咱就有钱收拾海盗了,希望你说的没错,每年能为大明进项上千万两。”

朱元璋看着朱橚,心情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对于海贸的收益,不是亲眼得见,暂时还不敢相信。

“父皇放心好了,海贸利润绝对会远超父皇想象。吕宋南面有大片岛屿,上面种植各种香料。”

“这些东西,在欧洲可都是价比黄金的存在。有了钱,咱们再组织远洋船队,探索新大陆。”

“若是咱们现在不行动,百年之后,欧洲人就会先行动。”

一有机会,朱橚就向朱元璋灌输殖民理念。

“之前咱听你说,他们是被那什么奥斯曼人给阻断了贸易商路,这才想起重新寻找航线。”

“咱大明现在百废待兴,百姓有活路都不愿意背井离乡,这殖民能行么?”

朱元璋看着朱橚,他就是农民出身,若非是被逼到没有活路,也不会参加义军。

“父皇,浙江多山少地,历来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福建更是八山一水一分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海百姓以前就是靠捕鱼、海贸为生。”

“只要有好的机会,他们是愿意出去闯荡的。”

朱橚笑着说道。

从明清开始,福建、广州等地,就有下南洋的传统,这些人大多都是在老家活不下去,或者说生活艰辛的人。

现在虽然提前了两百年,可是地理环境决定的闯荡基因是不会改变的。

“你有把握就好,这国债券发行,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朱元璋又开口问道。

“朝廷发行国债,百姓难免有些不信任,可以让朝中勋贵、官员购买。”

“如此一来,他们便会觉得有利可图,自然会踊跃购买。”

这种事情太简单了,一般人都会觉得有好处肯定是消息灵通的人先得了,若是王公大臣带头购买,那些商人百姓自然也会购买。

“好,咱知道了,时候也不早了,你快吃早饭上学去吧。”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五哥,我有事想请教你。”

休息的时候,楚王朱桢走到了朱橚身边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问道。

“咱们兄弟这么客气做什么,什么请教不请教的,你只管问。”

朱桢虽然和朱橚岁数差不多大,可两人以前都是喜欢读书的好孩子,交集反而不是很多。

“之前五哥在这里向丞相询问的那些问题,你可有答案?”

朱桢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哪些问题?”

朱橚微微一愣,当时问的太多,已经忘了问的什么。

“天高几何,地厚几分?太阳为何东升西落,太阳究竟是什么?”

“满天星辰高挂天空,为何不坠落于地?扫把星七十余年出现一次,每次出现的扫把星是不是同一个?”

“人皆言天圆地方,太阳落下去了哪里?大地可有边界,我大明距离边界有多远?”

“人为何会有生老病死?”

不得不说朱桢的记忆就是好,把当日朱橚的问题问了出来。

“这些问题,我多少知道一些,不过也不是完全知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