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咱是皇帝,不合适吧?
“好好好,洪武字典这个名字不错,咱很喜欢!” “你说要咱如何做,咱全力配合你!”
朱元璋咧着嘴笑了起来。
洪武字典!
流芳百世!
前面的那些话,朱元璋都没有太在意,他完全被这八个字吸引了。
他朱重八为什么被文人看不起,还不是因为是泥腿子出身,有了这洪武字典,谁还敢说咱老朱家不行?!
“要编纂洪武字典,需要当世大儒牵头,再召集有名的儒生参与其中。”
“很多有学识的大儒不愿意入朝为官,可是我想对于编纂洪武字典,他们肯定会有兴趣。一旦编纂成功,他们回去之后,自然也会按照这种方法教授子弟。”
“如此一来不愁洪武字典不能推广,若是操作得当,一旦编纂成功,二三十年之后,朝堂之中就不会有那么多操着各式方言的大臣。”
“等到全国各地都是用这种方法读书识字,一些偏远地区的民族也能说汉语识汉字,沐浴王化。”
朱橚先是讲了如何编纂字典,然后给他描述了一旦推广开来的好处。
“好,老五啊,你总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朱元璋这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自古以来,如何统治少数民族,都是历朝历代头疼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实行自治的方式,除了偏远之外,主要原因就是语言不通,习俗不同。
人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本能的就会有抗拒心理,面对和自己说着不一样话的人,自然也会有戒备、猜忌的心思。
若是所有人都说一样的话,那沟通起来更加方便。
这样的好处,朱元璋自然也能看到,在他看来,这才是朱橚最大的贡献。
蒸汽机什么的,都有些遥远,海外殖民,现在也只是听朱橚那么说,只有这汉语拼音和洪武字典,是朱元璋能够理解,并且一眼就能看到好处的事情。
“父皇谬赞了。”
面对朱元璋与众不同的夸奖,朱橚也只能受领。
“既然这汉语拼音是你提出来的,这洪武字典便由你担任总裁官如何?”
朱元璋笑眯眯的看着朱橚问道。
“这汉语拼音虽然是儿臣想出来的,可儿臣担任总裁官并不适合,在儿臣看来,既然叫洪武字典,总裁官自然非父皇莫属。”
朱橚怎么会上这个当,老朱好面子,这个总裁官当然要让他来当。
“咱身为皇帝,当这个总裁官不合适吧。”
好小子,上道!
朱元璋心中为朱橚点了个赞,不过嘴上还是要谦虚一下。
“当然合适,父皇乃是天子,口含天宪,一言九鼎,除了父皇全天下谁还能做这总裁官?”
看着老朱开心的咧着嘴,朱橚连忙说道。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咱身为皇帝,倒也适合。”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朱元璋笑着点头。
刚才还说身为皇帝不合适,现在又适合了。
不过朱橚说的倒也没错,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谁也不服气谁,到了一起难免有争执,这个时候能一锤定音的自然是朱元璋了。
这个字就算是读新,只要朱元璋说它读旧,那就是念旧,皇帝说的话在古代就是法律。
朱樉三人看到自己老爹和五弟,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把这事定了下来,除了觉得有些惊讶之外,就是感慨老五和父皇的关系真好。
他们平日里见了朱元璋,那都是小心翼翼,唯恐哪句话说错了,谁又和老五一样能跟父皇谈笑风生。
“行了,免礼吧,你们继续上课吧,老五你跟咱来!”
心情高兴的朱元璋,摆了摆手,起身将朱橚叫了出去。
待他们出去,一直弯腰的三人,这才站直了身子。
“你们说,咱们和老五吃一样的饭长大,怎么没他这么聪明呢?”
朱棡看了看已经没有人的门口,回头向兄弟两个感慨道。
“三哥,老五还没有咱们身手好呢。”
朱棣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道。
“说的也是,咱们兄弟不见得比他差!”
朱樉点了点头,他也是身手很不错的人,说到自己的长处,也恢复了自信。
老五喜欢读书,以后估计不会带兵打仗,让他在大明好好享福就行,以后我当了藩王,也不会亏待这个兄弟。
几乎是同一时间,三人心中都这么想。
“老五,后世的人是不是就用这汉语拼音读书识字?”
按照惯例,随侍的太监宫女,远远的跟在后面,朱元璋向落后一个身位的朱橚问道。
“没错,后世的孩子就算是不上学,许多父母也会购买一些益智玩具,教他们汉语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