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朝廷掌控海贸?不可 - 大明:四哥挺住!妙云被我截胡了 - 炒麦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5章:朝廷掌控海贸?不可

“这不行,这内阁一旦出现,后世一旦是懒惰之君,内阁权力势必会做大。”  朱元璋听了这个意见,立刻予以拒绝。

“若是没有内阁,父皇一旦撤除中书省,工作量还会增加。”

“即便儿臣不提,日后这内阁估计也会出现。”

朱橚感慨朱元璋料事精准,可这种事情也是无法避免的。

“就算是后世出现,也不能在咱手中出现。”

朱元璋无视了朱橚所说要撤除中书省的事情,他确实有这个打算,朱橚又知道后世的事情,现在想来自己确实那么做了。

“正因后世出现,在父皇手中出现才最好,父皇可以在皇明祖训定死内阁的权利,后代皇帝一般也不敢过于忤逆。”

对于朱元璋这种要脸的行为,朱橚觉得没必要,这又不是什么坏名声。

“对了,你之前说过什么东林党、阉党,咱不允太监识字,他们是怎么成了气候的?”

朱元璋听到内阁,又想起了一件事情。

“这是从四哥开始的,他任用太监担任监军,下西洋,他的孙子干脆在宫里设置了内学堂,让小太监识字,后来干脆把批红的权利也交给了司礼监。”

“自从他的重孙开始,武将难以与文臣抗衡,皇帝能信任的便只有宦官了。”

朱橚开口说道。

“你一提起那个朱祁镇,咱就恨不得杀了他,简直丢人现眼!”

朱元璋知道朱棣那个重孙是谁,气呼呼的说道。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他小时候听的都是曾祖父如何暴打瓦剌,父亲如何暴打瓦剌,能够御驾亲征也说明是个有胆识的。”

朱橚忍不住替朱祁镇说两句好话。

“那又有什么用,初衷再好也是个无能之辈,一将无能连累三军,他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皇宫,何至于被人活捉!”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显然不接受朱橚的辩解。

一句话说的朱橚哑口无言,是啊,再有借口输了就是输了。

就像朱元璋说的,若是朱祁镇老老实实呆在皇宫,那一仗不见得会输。

“所以说,有些东西写进了皇明祖训,子孙后代若是不把咱放在心上,也没有用。”

“咱定下的政策,后代改了那么多,可为什么宗室制度这么大的弊政,他们不愿意改呢?”

说这话的时候,朱元璋突然有了一种挫败感。

“也不是没改,四哥就改了不少,只不过他削了藩王的军权,作为补偿,也乐于让他们安心当个富家翁。”

“后世对宗室也有所限制,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别的地方改了就改了,宗室一般来说皇帝是不愿意动的,毕竟皇帝也要遵从封建礼教。

对自己家人下手,这话传出去不好听。

“不说这些了,越说越烦,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傅友德他们找到了海盗藏匿的地方,还没有被他们发现。你弄出来的那个望远镜,立了大功。”

“待清剿了海盗之后,咱要好好赏你!”

和朱橚说自家后世的事情,越听越烦,朱元璋便转而说起了一件好事。

“不管是海盗,还是后来的倭寇对于我大明都是疥癣之疾,后世闹得很凶的倭寇,实际上也是海商勾结日本浪人所为,经过一番打击,加上开放海禁,倭寇也就消失了。”

“我们还是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才行,否则难保不会有人眼红海上贸易的巨大利润,铤而走险。”

对于海盗,朱橚从来不放在心上,只要大明愿意,区区海盗根本算不上什么。

“这是自然,咱最近也看了不少前朝关于海贸的记载,的确是个来钱的好路子。”

“还有你之前说的商税,咱之前确实相差了,好好运作一番,朝廷每年增加一两千万两税收不是问题。”

“咱在想,这海贸若是由朝廷掌握是不是更好一些。”

朱元璋点了点头,建立水师的必要性,他当然是知道的。

纵然朱橚说了不少商税、海贸的事情,可他总觉得不踏实,翻看了前朝很多资料之后,才确定这确实可行。

“千万别,让商人自己来做就好,一旦朝廷插足进去,这事绝对做不好。”

一听朱元璋对海贸的巨大利润动了心,朱橚立刻制止。

“为何?”

朱元璋见朱橚不同意,便有点不乐意了。

“若是普通商人来做海贸,对百姓来说能得到实打实的好处。”

“若是朝廷来做,对百姓来说,则是灾难了。”

“儿臣之前说过,四哥也搞过下西洋,每次都携带大量的货物出海。”

“结果就是,采办人的宦官以低于市场价收购货物,赚的盆满钵满,从海外购回的货物都是香料之类的东西。”

“导致香料价格暴跌,他们又不敢随意购回其他的货物,唯恐犯错受到处罚。”

“普通商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哪怕失败一两次,可有了经验,可以快速的调整。彼此之间又有联系,可以互相协调沟通,朝廷只需要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即可。”

其实不但是现在是这样,哪怕是后世很多事情一旦国家参与其中事情都不会做好,比如清朝的官办企业,或者后来的官督商办,都很难赚到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