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狠还是老朱狠 - 大明:四哥挺住!妙云被我截胡了 - 炒麦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0章:狠还是老朱狠

“你们能这么想,咱很高兴,既然你们这么要求,那就这么办吧。明儿上朝,你们几个按照这个意思写好奏折一起去。”  “老五你随咱一起出去走走,你们几个回去吧。”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吩咐道。

“你觉得咱的处理办法怎么样,藩王们照常纳税,如此一来朝廷的赋税日后也不会减少太多。”

朱元璋和朱橚走了一会,便向朱橚问道。

“父皇圣明,不过藩王们免税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士绅那里。”

朱橚当然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可还有一部分没解决呢。

“咱的儿孙们都照常纳税了,他们凭什么不纳税,按照他们的功名秀才举人进士,分别给予减免五分之一、三分之一、一半,算是对得起他们了。”

朱元璋面露不屑之色,若是不会因为自己出身大老粗,再加上宋朝也有士绅优待,便承袭了下来。

不过冗官冗兵冗费,是宋朝三大弊政,有前车之鉴在前,当然要多加注意了。

“父皇圣明!”

将士人按照秀才、举人、进士三个等级免税,人数最多的秀才免得最少,人数最少的免得最多。

如此一来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朝廷的财政健康,对于士林也算是有个交待。

嫌弃自己免税免得少,那你就好好用功,争取考个好功名。

“人人都说咱圣明,咱哪里圣明了?这些日子咱一直在想,你之前跟咱说的那些弊政。”

“仔细想想你说的没错,现在封王的不过你们九个人,可你们生子、子生孙,子子孙孙没完没了。”

“所以咱想了几个办法,首先就是确定妻妾的数量,王爵正妃一,侧妃二,妾室不得超过四人,将军正妻一,侧妻一。至于中尉,有一个正妻就可以了。”

“各级宗室嫡长子继承爵位,其他嫡子降爵封爵,庶子降两等,妾生子降三等!”

“还有,砍掉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只留一个奉国中尉,奉国中尉子孙世袭两代,三代之后只在宗室名册留名,不再有任何爵位,可以自谋生路,适当给予免税特权。”

“宗室需要缴纳赋税,便没有那么多钱,养那么多妻妾,也不会成天花天酒地只知道生孩子。”

“如此一来,宗室的开销也在可控范围之内,你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将自己想了几天的法子说了出来。

“若是按照父皇说的这么改,宗室便不再是大明的负担。”

朱橚点了点头,要说狠还是朱元璋够狠。

按照朱橚的想法,只要奉国中尉不世袭,宗室的问题也能得到极大的缓冲,没想到朱元璋几乎将原来的宗室政策给推翻了。

以朱橚为例,徐妙云生的儿子,老大是亲王,其余的儿子是郡王。

侧妃的儿子是镇国将军,至于妾生的孩子就成了辅国将军,别说以前的七代,自己妾生子的妾生子,就成了奉国中尉了。

也就是说朱橚是亲王,他的孙子有可能就会是最低等的奉国中尉。

孙子的孙子还是奉国中尉,再下一代就成了平民。

不过从朱橚算起,这也是过了六代,他们和那时候的亲王也是出了五服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从朱棣开始,历史上的大明皇帝儿子都不多,大部分的负担反而是朱元璋留下来的。

后人有猜测可能是朱棣在北京新建了皇宫,北京紫禁城大量采用红色,里面含有大量的汞元素,因此才会使得子嗣稀少。

不过他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他又不想当皇帝。

“老三是什么时候过世的?”

就在朱橚胡思乱想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开口问道。

“洪武三十一年。”

朱橚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

“难怪老四会那么不安分。”

听到这个答案,朱元璋淡淡的说了一句。

朱橚一下子反应了过来,朱元璋看似是在说朱棣,好像也在敲打自己。

历史上朱标过世之后,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也都先于朱元璋过世。

按照嫡长子继承,应该是朱棣继承皇位。

可是朱元璋搞出了一个皇太孙,这才让老二朱樉觉得不爽,老二老三都过世之后,不开心的就变成了朱棣。

可现在呢,因为自己说了朱棣日后靖难的事情,老二日后不法之事,自己也说了。

老大、老二、老三都先于朱元璋过世,朱棣因为有‘前科’,会被朱元璋特殊照顾。

看一件事情是谁做的,谁受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

这说起来,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四个哥哥没的没,不受待见的不受待见,自己这个老五还抢了老四的媳妇,大明当之无愧的统帅徐达成了自己的老丈人。

自己还是个吴王,封地就在应天附近。

若是自己有什么不臣之心,那就是最容易靖难的人。

“其实儿臣觉得父皇所封的周王也不错,韩王也是可以的。”

想到这里,朱橚立刻认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