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格物的真正意义 - 大明:四哥挺住!妙云被我截胡了 - 炒麦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1章:格物的真正意义

“你为什么要告诉老六这些东西?”  从朱桢的住处出来,朱元璋一边走着,一边向朱橚问道。

“父皇还记的儿臣之前说过的科学么?”

朱橚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了一个看似不想管的问题。

“记得,你说后世的事情,这个词老是出现。”

朱元璋点了点头。

“与科学相对应的是迷信,后世有个词叫封建迷信。比如老天下雨,科学的解释是太阳照射大地上的水,将水蒸发升腾到空中,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水滴。水滴越来越大,最后会降落到地面。”

“封建迷信的解释是,龙王降水。”

“再比如刮风,科学的解释是,空气流动速度变快便会有风,迷信的解释是风伯施风。”

“若是我们先贤不格物致知,我们也就不会从刀耕火种的原始人,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

“同理,我们如果不继续格物致知,研究科学,我们的后代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也是五百年后,我中华落后西方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西方也很愚昧,说起来您可能不信,西方的医生给病人看病,有三招,一是催吐,二是灌肠,三是放血。”

“他们甚至不像我们收集粪便用来施肥,而是到处乱倒,街道上臭不可闻。”

“可就在现在,西方正在进行一场长达三百年的变革,先是文艺复兴,随后是宗教改革,最后是启蒙运动。”

“这场大变革,让大部分的西方人放弃的千年来对教会和上帝的盲目崇拜,开始理性的思考问题,紧随其来的便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领域的大发展。”

“现在的西方,远不及我大明。他们的官员大部分都是贵族出身,或者教会的教士。这一点与我商周之时,没有什么不同。”

朱橚从科学讲到了为何学习科学,以及学习科学的必要性。

“你老是说教会,我天朝也有道教、佛教,西方的教会与我天朝的教会有何区别?”

听了朱橚的话,朱元璋缓缓开口。

“父皇明见,一眼就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所在。”

“西方的天主教会,是西方的普世教会,也就是说上到王侯将相,下到走夫贩卒都是信天主教。他们那种信,还不是我们信奉佛教或者道教,是要加入其中才行。”

“三百年前,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因为和教皇不和,教皇宣布对他处以绝罚:开除他的教籍、废黜他的皇位和放逐他本人。”

“最终这件事情,以皇帝亲自到教皇居住的城堡外在风寒交加的大雪天,求了三天三夜,才被原谅。”

“连皇帝都被逼的下跪求饶,普通百姓更不必说。”

“造成这一切原因是,西方没有我大明这种印刷术,他们各种书籍也少的可怜。最为重要的便是圣经,西方讲究君权神授,教会掌握着圣经的解释权,可以制定教会的法律。”

老朱果然不一般的,一下子就抓住了主要矛盾。

“区区教会,居然能凌驾于皇权之上,咱不信那些皇帝不敢反抗!”

朱元璋听了朱橚的介绍,双眼流露出浓浓的杀意。

“他们当然想反抗,可全民都是教徒的情况下,反抗无异于丢失民心。”

“更不用说,现在的西方是类似春秋初期的周朝。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就像是周天子,其下有大大小小的诸侯数百个。”

“国王下面有公爵,伯爵,子爵,男爵,每一个在自己的领地都像是皇帝一般。”

“三大运动的兴起,背后也有也有这些人的支持,随着三大运动之后,西方的封建制度被打破,贵族逐渐失去了领地和权利。”

“若是咱们现在不先行一步,用不了三百年,西方改革完成,天朝优势不再,以后再想追赶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对于天主教的情况,朱橚也不是特别了解,只能简单的说一下。

“原来如此,可你为什么要让你六弟研究科学?”

朱元璋带你了点头,随即又问道。

“因为他的身份,他是藩王,又是楚王,不像二哥、三哥、四哥那般,以后要防卫边塞。身为王爷,就藩之后,就会无所事事。”

“根据儿臣梦中后世的记忆,六弟就藩之后开始研究道教,儿臣这是痴迷于医学,其他众人也各有兴趣。”

“与其让他研究什么长生不老,还不如让他研究这些。他有兴趣,可以找一些同好者一起研究,如此一来我大明的科学研究就可以起步了。”

朱橚将自己的真实打算说了出来。

“你老是说科学如何厉害,时至今日,反倒是燧发枪、手雷有些作用,能不能再搞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朱元璋总觉的朱橚说的过于空洞,他想看看有用的东西。

“这当然可以,父皇找几个能工巧匠给儿臣,儿臣给父皇造出一个好东西来。”

朱橚笑着说道。

“什么好东西?”

朱元璋连忙问道。

“一个可以节省大量人力,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好东西。”

朱橚继续卖关子。

“说人话!”

对于他的卖弄,朱元璋有些不满的呵斥道。

“蒸汽机,此物不用人力驱动,不用牲畜,便开始自己干活。可以应用在纺织机、海船、拉磨,甚至是马车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