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一计
第144章第一计 “哦?”皇帝精神一震,笑道,“还不到午膳的时辰,咱们坐下来,慢慢谈。”
皇帝赐了座,又令安公公上了茶,一副促膝长谈的模样。
“谢陛下。”云襄略欠身道。
皇帝端坐在御案后,手执狼毫,打算亲自来记录。
“皇兄,还是让我来吧。”端王有些心酸,他病了多年,什么忙也帮不上。以前只知亲哥公务繁忙,却没料到情况这么糟糕。
满朝上下,遍地人精,竟没一个得用的,给亲哥出点儿好主意。
“你好好听着,往后要用到你的时候还多着。”皇帝摆摆手,小九儿身子才好些,可不能叫他累着。
云襄几不可闻地轻叹一声:皇帝这样的性子,倒是百姓之福,就是太容易心累了。
“说说,怎么个开源节流法?”皇帝有些急切。
五十万石的粮草缺口只是初步估算,可是才开战就有这样的缺口,皇帝心中很不得劲。
北狄兵强马壮,悍然犯边,很显然不是奔着速战速决来的。
大胤拖不了太久。
若是拖不住,就是亡国之兆。
云襄听了,虽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有些哭笑不得。
她两辈子没缺过钱,如今倒要教别人如何赚钱了。
“臣妇愚见,陛下姑且一听。”云襄先谦虚了一下,“陛下想必已察觉到了,大胤的资产结构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自高宗朝后期,内库越攒越多,国库却一直空虚。年景好些的时候,百姓手里能有点余钱,安生度日。可若是遇上灾害,则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容易动荡。商户倒是比庄户富裕些,可地位微贱,只能利益为上。”
“如今,大胤超过五成的资产掌握在那些根深叶茂的高门大户手中。他们几乎掌握了大胤的经济命脉,除了自家培养掌柜,更招揽了许多商户挂靠,实力很是雄厚。”
“反观朝廷,虽厚黑学人人皆会,可官不得与民争利是高祖定下的铁律,下旨了户部调控的手段,反而便宜了那些高门大户。”
“这是非常危险的。”云襄声音清冷,“一旦他们生了异心,经济崩溃,则大胤不攻自破,改朝换代也不远了。”
“卿卿。”端王偷偷看一眼皇帝的脸色,悄悄扯了扯云襄的袖子。
虽然卿卿所说很有道理,可是也太敢说了。
皇帝脸色一沉,目光冷峻:“王妃好见识。”
那些累世望族纵横联姻,结成坚不可摧的利益网,牢牢缚住他,使他无法大展拳脚。
这个困局,是高祖开国就已经存在了的,这么多年了,仍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
他看向云襄,眼中带着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希冀:“那王妃觉得,应如何打破这个局面?”
“办法是有,可时机未到。”云襄淡淡道。
皇帝眼睛一亮:“什么办法?”
“很简单,重定门阀姓氏序列,确立皇室不可逾越的崇高地位,同时削减高门特权,提拔寒门,掌握经济命脉。”云襄道。
“经济命脉?”皇帝喃喃重复。
“就目前而言,盐与铁必须收归朝廷。”云襄看向皇帝,“晒盐方我已献给陛下,那方子晒出来的细盐比如今市面上的那些要好得多,且无需成本,价格低廉,很快就能占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