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预言
第343章预言
这样一想,顿时连扯皮的心思都没有了。 赶紧签了合约,回过搞建设去。
光叨叨着说要开盛世,有什么用呢?
得有实际行动。
大胤显见着是上下齐心,已动了起来,他们起步就慢了一些儿,只能奋力追赶。
都抱着这样的心思,接下来的谈判果然顺畅许多。
因红薯土豆在大胤尚且没有扩大种植,在贸易中便没有种子这一项,只有收的果实。
三国使团在帝京的这段日子,已经充分见识过这两样食物的花式吃法。
云襄回京之后,又弄出了薯粉与粉条,相比大而重,没经验肯定不能好好储存的红薯,这两样更受青睐。
除此之外,薯条与红薯干也很有市场。
土豆则是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反正味道总不会差。
因此,最后成交的粮食,布匹,绸缎,药物,甚至是最后出的护肤品成交量都相当大。
从三国换回来的则有皮子,药材,马匹,牛羊等等。
按照最初的计划,完成了百分之八十,比预计的结果还要好一些。
签了合约之后,三国使团便提出告辞,皇帝假意挽留了一下,命礼部尚书好生相送。
三国使团出了帝京,马不停蹄地往回赶,仿佛突然下定了什么重大决心。
云襄挑了挑眉,提醒皇帝道:“陛下放了豪言,他们约莫是感觉到了压力,偏又不肯轻易认输,怕是要跟我大胤较劲。”
“较劲便较劲。”皇帝微微一笑,“朕向来,不惧对手强大。就怕,他们让朕失望。”
“陛下英明。”
皇帝看向她,目光平静,口气随意道:“那预言师所述,你看了?”
“是,”云襄点头,“陛下想见一见她吗?”
“不必了。”皇帝摆手,“你一向点子多,朕就将她交给你看管。若有用,就用着。若无用,也不过是养个闲人。”
“遵命。”云襄道。
这事儿在皇帝处过了明路,对袁茵这个穿越者,云襄自是不会客气,当然要好好用。
袁茵这个人的好处还多着呢。
三国使团没在帝京闹出幺蛾子,全头全尾的来,全头全尾地回,这让绷着心神的朝臣们都松了一口气。
皇帝虽面上不显,其实这段日子压力也很大。
这不,人走了,他有空看呈上来的预言。
历史的大致走向,重要事件,参与人士,都写得比较清楚。
但凡做皇帝的,都有着极强的掌控欲,不希望有什么在意料与控制之外。
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帝王,会完全照着一条捷径走。
已知的路上全无风险与刺激,未知的旅途才更刺激。
真正让皇帝赶到意外的是,在未来,他竟册封嫡长女为皇太女,并传位给她,大胤竟出了女帝。
预言师特意为女帝着墨一段。
大胤的第一位女帝,史称孝武帝,行事酷肖其父,作风强硬。
登基之后,并未修改年号,仍用天启。
其继任者也是同样。
天启盛世绵延一百五十年。
皇帝眸光微暗:这么说来,他应是没有嫡子的。
做皇帝不容易,做女帝更难,若他有嫡子,绝不会将江山重担放在女儿纤弱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