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定计
第223章定计
杨家主在韩家主院喝了茶,商议一回,就带着他的小伙伴去见襄郡王了。 投诚这事儿得赶早,起码要占个三甲的位子,再晚了就不值什么了。
襄郡王正在调整部署——杨家投诚之后,人手上就充裕起来了。
他本是准备干票大的,全面清洗江南的豪族圈子,杨家主意外投诚,让他不得不把摆好的棋盘缩一缩。
万没料到杨家主竟还是个无私的人,他还带小伙伴一起玩儿!
襄郡王觉得这有点儿意思,这个韩家主看来为人不错。
有杨家珠玉在前,韩家便不好再拿谁的把柄,而是直接将摊上大事儿的铁矿给献了出去。
再留着,便是没二心,也要叫人多看两眼,多忌讳一分了。
在更久以前,江南开始缩减对朝廷的上供之时,韩家主就觉得铁矿是个烫手山芋。
当年老祖宗们也不知是如何想的,仗着有功,而高祖心胸宽阔,容得江南放肆一回,便将铁矿据为己有?
至太宗朝就被抽了,也没见着有个什么举措,以至于如今尾大不掉。
很明显,到了这一辈儿,儿孙们已完全没了老祖宗的定力。
这才多长时间,就忘了祖宗们是如何呕心沥血才把北狄逐回草原的。
竟与虎谋皮,连武器都敢倒卖了!
韩家主简直不敢想,若边关战况失礼,江南会是怎样的下场!
韩家主献了铁矿,襄郡王的棋盘又要重新摆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只看当年高祖是如何放心地将铁矿搁在江南豪族的手中,就知道大胤皇室在这方面是如何的厚道。
虽然收拾江南豪族,彻底打掉江南嚣张气焰已迫在眉睫。然而,缴械不杀。
韩杨两家率先投诚,态度端正,积极配合。这样的典型例子不能随意对待,否则岂不是寒了人心?
再者,这韩杨两家相较于其他家族,本就格外本分,该上交的从来不短缺。虽身在江南,却没忘了尊卑,心里头还是有朝廷的。
不然的话,投诚既是个技术活儿,襄郡王也真不缺这点子好处,大不了一网打尽,何必给这个面子呢。
要换了陈家主来,当场就被扣了。
襄郡王出门在外,如今又转到暗处,自是没那么多讲究,却仍是沏了一壶好茶。
看着两位家主优雅地饮茶,心中仍不免有些感慨。
江南风物秀美,人杰地灵,自来不缺聪明人。
像杨家主,身为长子嫡孙,打出生就是第一位的继承人。做了几十年的家主,持身雅正,人品贵重,妻贤子孝,族人敬服。
对危机感应极准,风才一吹,顿时就能想出七八上十个主意来稳住家族。就是怼上带头大哥,也从来不怂,从从容容全身而退。
若有可能,襄郡王倒想跟他做一回对手,这才有意思。
江南如今的领头人陈家主,却是个权欲熏心自负狂妄的野心家。若论对家族的把控,他远不如杨家主,甚至都不如这位韩家主。
话说回来,韩家主也是聪明绝伦,扮猪吃虎的典范,朋友不多,一个就能顶八个。
他与杨家主是一道儿来的,开口的时候不多,却补足了杨家主的缺。
既是投诚,总要做些事才好。
襄郡王与两人深谈一番,定了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