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趁热打铁
第215章趁热打铁
大胤宣传局挂在礼部,又从刑部挑了两个顾问,确保宣传方向的正确性,宣传内容的合法合理。 自边关战起,宣传局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战况相关经过润色,十分热血激昂。
无数书生想要弃笔投戎,以薄躯报国,却因身体素质不过关而被无情地刷了下来。
倒没引起反弹。
不过,据五成兵马司来报,每日天刚蒙蒙亮,就有不少人开始绕城跑步。
可见报国之心不死。
信阳侯有几日早起往西山大营去,也曾亲眼见过。
他是嫡出长子,生来就是当世子培养的,从小就受到极其严苛的训练。
这些个书生的行为,在他看来,是有些幼稚可笑的。
打仗从不是容易的事情,你的身体条件能直接限制你的野心与抱负。
这样一时三刻的锻炼,只能稍微增强体质,比不上得名师指点的名门子弟练三天。
不过,书生羸弱,到底不是好事。能有点儿心思,也是不错了。
因宣传局不遗余力的搞宣传,北狄兵力几何,武器配备如何,战损多少,都不是秘密。
虽稍微美化了一下己方,但大致情况基本符合事实。
薛简与信阳侯乃是武官中的巅峰人物,又怎会不知呢?
不过,皇帝在这时候特意提出来,就显得格外的意味深长。
信阳侯却懒得绕弯子,直接道:“大胤有人叛国?”
“没错。”皇帝就欣赏信阳侯的直接,转头命安公公道,“将证据拿给薛尚书与信阳侯看看。”
“是。”安公公将江南与北狄的交易记录递给薛简与信阳侯。
薛简脸色很不好看。
江南这些年很不知好歹。
朝廷待江南原比其他地域要优厚,可江南是如何回报的?
牢牢地盐铁握在手中,赋税上极尽敷衍。
如今,更是叫人侧目了,竟忘了百年前,江南是如何在北狄的铁蹄下哀鸣了。
也不知北狄是存了什么心思,过往的记录清清楚楚,竟是有十好几年了。
而这些年头里,江南呈交朝廷的,不过寥寥之数。
信阳侯也有点儿心寒。
大胤当然不惧北狄来犯,可真到了打仗的时候,武器上的优势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这次镇北关保卫战,有云襄那些无伤大雅的点子,才勉强扳回一城。
若真硬碰硬——
在开战之初,信阳侯就做好了驰援的准备了。
并非是堕自己威风,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陛下,”信阳侯是一个真正的军人,为国出战是他的职责,他从不避讳这个,看向皇帝,沉静地道,“可是已有决断?”
“新盐已出,成本又低,收回盐业的管理权是迟早的事。”皇帝淡淡道,“可朕不想等了。”
“铁矿也绝不能继续掌握在江南豪族手中了。”皇帝目光清冷,“朕,得给殉国的,伤残的士兵们一个交代!”
“臣,听凭差遣。”信阳侯爽快地道。
薛简也道:“兵部待命。”
皇帝微微颔首:“有爱卿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既如此,”信阳侯道,“不如趁热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