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母子生隙
第472章母子生隙
太夫人做为嫡母,并没有为难她庶出的儿媳妇们。 当然,对隔了一层的孙女儿们也不太在意。
可她的亲儿子开阳侯膝下还有几个女儿,尤其是二姑娘云箴还是嫡出。
云箴如今也十二了,再过两年也要相看,名声当然很是要紧。
开阳侯在镇北关之战中立了功,又是端王妃的亲爹,皇帝对他还是蛮看重的,早已调了岗位,不再做先前那个繁琐的闲职了。
婚姻是结两姓之好,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开阳侯继夫人对外宣称是为了给过世的老侯爷祈福才去了家庙,可这中间的弯弯道道,也瞒不住人。
真要祈福,也不必当家太太去不是?
且,莲花寺香火鼎盛,代办祈福这项业务一向红火。
人高僧可是专业的,绝对靠谱。
侯夫人此去家庙,恐怕是犯了什么错儿。否则的话,加上去岁除夕,她已两年不曾在侯府主事了。
前年因战事与雪灾,宗室勋贵也好,寻常百姓也罢,年都过得低调,倒没人可以把目光放在开阳侯出征,主母竟也不在上。
可去年就不同了,风调雨顺,临近过年了,襄郡王还给陛下添了一桩喜事儿。
皇帝高兴了,下头的人自然就松了口气,也跟着过了个好年。
春节时走亲访友十分热闹。
开阳侯继夫人仍在家庙祈福,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倒也没人特意打听,但高门大族那点子事儿,谁不知道呀?
开阳侯原是打算叫郑氏在家庙三年,就去云襄跟前说说,让她出来——云箴的婚事还是交给亲娘掌掌眼,他才放心。
至于太夫人,还是好生歇着吧。
他可以帮扶朱家,他云家的女儿却不必去朱家扶贫。
那朱大姑娘打从来了侯府,就住在太夫人的喜福堂,对外称是太夫人在教养着。
如今,她同端王闹出这么一段儿绯闻,被端王毫不留情地打了脸。
朱大姑娘固然名声有损,是绝不能留在开阳侯府,也不能嫁在帝京了。
就是云家女儿的家教,都要受到质疑。
开阳侯这个人,其实是有些薄情的。
他深爱发妻清阳郡主,娶她为妻是他这一生最欢喜的事儿。她在时,他只要她一个,哪怕膝下只有一女也无所谓。
清阳郡主过世,女儿被岳父带走抚养,他也没有二话。因他知道,他母亲对先襄王妃有心结,甚至算计过清阳,女儿仍在府中,未必能过得好。
继室是美是丑,他也不在意,只要家宅安宁便好。
可郑氏对云襄下手,直接就突破了他的底线——既嫁做继室,又知道原配有女,如今再来怨愤,那就太可笑了。
再者,他虽对云襄格外亲厚些,也没冷落旁的儿女。人活着,贪心是不会快乐的。
开阳侯不过问后宅事,并不意味着,他不懂。
太夫人做祖母的,对自己的亲孙女不疼爱,倒是顾着一个隔了两层的侄孙女,这就叫开阳侯有意见了。
太夫人也是头回见着开阳侯冷厉的模样,一时之间有点儿懵。
且,他骂朱大姑娘是无耻贱婢,那同样留着朱家血的她又算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