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愿
第246章愿 因云襄被加封为辅国王妃,随端王赴镇北关监军,她有一条专门的通信渠道来传递密折。
端王与她是两口子,不分彼此的,自然共用一条渠道。
不过,端王要出战,很是受累。密折一向是由云襄书写,完了端王看一遍,在落款处加上自己的名字罢了。
老话儿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端王虽磨得太后答应他去边关,却也许诺要三五日就写一封家书。
端王深谙出门在外,报喜不报忧的原则,甚少提及战况,总说自个儿平安。又用小儿子才有特权撒娇地说,镇北关的吃呀穿呀用呀,果然十分艰苦。
身为堂堂七尺男儿,这点子苦还是能吃的。而且,做大将军好生威武,连敌军都知道他不好惹呢。
端王的家书写得颇有感情,太后每每念及,都忍不住泪盈于睫。
皇帝一向心疼端王,想他往常连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死的,竟在边关奋勇杀敌。
战场上刀剑无眼的,有没有伤着。
镇北关条件那般艰苦,有没有饿着冻着。
端王还好些,起码寄信便利,其他的勋贵宗室子弟,都得十来二十天,才能寄一回家书。
对,就是寻常家书,战况之类的,都不约而同地回避了。
“皇兄,我好着呢。”端王笑着道,“真的。”
也不知是他运气逆天,还是武力值太高,又或者是执书执棋拼死保护,他竟没受过重伤。
小伤倒是有过两三回,都是皮肉伤,裹点药,几天就好了。
还有就是去镇北关的路上,因一路骑马,大腿被磨破了皮。
比起上了战场,顷刻战死的同僚,已是好了无数倍。
他在家书中所写的,虽经过了一部分润色,但基本上也是事实。
皇帝还是有些不放心,原是准备叫太医再仔细看看,不过,想到云襄的医术仿佛已隐约超越太医院,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皇兄,我想母后了。”端王轻声道。
这场大战攸关社稷,往镇北关的补给就没断过,端王在军中时不时就能收到太后捎过去的东西。
赫赫一片慈母之心。
“去吧,母后念叨半月了,天天盼着呢。”皇帝笑着道。
皇帝是个孝子,每日都去太后处请安。这个时候,就格外能体察太后的心思,叫她好生看一回小儿子夫妇。
往后啊,便是再有大战,也断不能叫小九儿去了。
别说母后了,他这做兄长的,也是****心焦如焚啊。
这回运气好,没太伤着,全须全尾地回来了。这要是有点儿什么,那是要母后的命,挖我的心呐。
同时,皇帝心中也发了狠,不惜一切代价,定要提升大胤国力。
北狄断粮,缘何对大胤下手?当然是因着大胤不够强!
所以,北狄不敢轻犯西凉,却直冲镇北关,柿子拣软的捏!
要不是有云襄在,真不如结果会如何。
皇帝心潮起伏,工作效率却是出奇的高,很是批了一些儿折子。
慈恩宫中,皇太后喜不自胜,叫着心肝肉儿将端王与云襄都揽在怀中,悬了几个月的心,终于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