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灯
撑灯
奶奶和前夫生的大伯大年初三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爷爷很生气,告诉大伯如果没有时间,就不用来。
因为我们村大年初三是不接客的,只有去年家中有人去世,才会在初三这天披麻戴孝接客,并且所有的亲戚都是统一在初三这天来,俗称“拜大年”,而这种人家过年贴的对联也是绿联。
不过舅舅和阿姨那边的村子都是初四拜大年,我们虽然不接客,但是可以去初四拜大年的亲戚家做客,也只有初三初四是拜大年的日子。
从正月十二开始,村里就开始撑龙灯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俗称“游灯”。
小时候村里的龙灯是用木头做成方形支架箱,四面再糊上纸,里面点燃蜡烛,一节一节连环扣接成一条长的龙灯。由于是木头做的,撑龙灯也是一个体力活,傍晚前,村里的男丁会穿好统一的马甲集合,一个人撑一节龙灯。
从前老居还在时,龙灯都是在祠堂起灯,出发去同宗或迁居出去的同姓村子里游灯,因为有好几个村子,龙灯还要一家一家的进屋去绕一圈,俗称“龙穿屋”。所以前两天都是去的同宗村子,最后回来的时候随时半夜,但都会在祠堂集合,表演一场舞龙才算结束了一天的流程。
元宵节当天晚上起灯后,先去街上游灯,龙灯会进街上的店铺收红包和香烟,最后来自己村里,不管去同宗村还是自己村,龙灯先进谁家屋,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村里会提前列出旧年家中有喜事的人家,例如嫁娶添丁,这类人家都是要给红包和香烟一条;普通人家只需要备瓜子糖果茶水和两包香烟即可,龙穿屋时撑灯的男丁会顺手喝杯茶水或者拿根香烟夹在耳朵后。
而红包和香烟的多少也是根据家庭条件自己给的,有多有少,甚至有钱的人家,会出高价让龙灯先进自己的家中,以求得头灯祈福。
龙灯结束后,收到的香烟和红包也会列出单子张贴出来,香烟是直接给撑龙灯的男丁平分的,红包则有村会员安排分配使用。
有一年,村里游灯收获颇多,便安排一场全村酒席宴,村委买猪买菜,村里的妇女去帮忙洗菜做菜,村里在家的人都去吃席,地点就在我们村水库的大马路上。
上午10来点,我准备和张崎一起去吃席,路上给他发信息问他是否起床,他回复说还没有,我便知道他肯定是赖在被窝里看小说。
到他家后,我直接进去他房间,看着高高隆起的被子,便知道他躬着身子缩在被子里,正好我的手机来信息了,不用看我都知道是他在给我回短信,我站在床前犹豫要不要叫他,最后我还是选择捉弄下他,便回信息说我还在路上。然后一把掀开了他的被子哈哈大笑,他吓了一大跳,看了我一眼赶紧盖好被子,问我来的这么早,不怕外面冷了。
他穿好衣服去洗漱时,我就倒在他的床上,被褥还是热乎的,他进来后,坐在床边戏谴的看着我说道:“你胆子还真是越来越大了”。
跟着张崎走在大马路上,一排排的桌椅板凳已经放好了,还有几个脸熟的已经坐上上了,我不想与他们打招呼,便低着头跟在张崎后面。忽然一道声音响起:“跟在张崎后面的女孩是谁,而后便听到我弟弟惊讶的声音:“啊,那不是我姐吗?你不认识了”……
没多久,村里的人都陆陆续续过来了,大家开始自觉去端菜上桌,摆满一条马路的酒席,好不热闹。
元宵后,张崎说他要去外地亲戚家做学徒了,而我也愁着去哪里工作,这技校前两年属于在校,不需要学费,但这第三年属于正是实习,也就相当于有了收入,这第三年要一次□□2500的学费后才能拿到毕业证。
而我不会再去学校安排的工作,同学们也基本上都是自己找工作,我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因为再过两个月,我也才17岁。
不想窝在家里,便又和要好的同学在外面游荡了一段日子,忘了张崎要去外地打工的事情,我也没有给张崎打过一个电话。很久以后,张崎说他第一次独自一人去外地得时候,没有等到我的电话,在火车上看着愈行愈远的家乡,难过的留下了眼泪。
最终,还是他主动给我打了电话,告诉我一个人在外地一点也不好受,学徒的工资很低,也很累,外面的东西很贵,天冷了,他去了商场,看着一条牛仔裤需要一两百,他没有买,买了一袋零食,说安慰下自己。
后来,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吃零食缓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