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099绝处逢生 - 农女要买夫 - 静沫人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农女要买夫 >

第93章099绝处逢生

第93章099绝处逢生

“那将军有何对策?”如痕再道。“还能如何?”莫璃大将军瞟了李诗语一眼,“又能如何?”

“将军的意思是?”如痕看着莫璃大将军讳莫如深的眼睛,当即就明白了。

随后再不愿意问起。

而李诗语也恰好在七八天,成功抵达余杭灾区。这一路上,最开始的时候,还好,后来越濒临灾区,便越是雨水淋漓。虽然六人已经换乘了马车,但还是经常陷在淤泥里,寸步难行。此刻,六人已经狼狈不堪地来到了余杭一带灾区。

临州。

此刻城里的百姓全都穿着草鞋,披着雨蓑。尽管有婢女兰姨给李诗语撑伞,但李诗语额畔的头发也还是一缕又一缕地淋湿了的。那些湿润的乌发贴在脸庞上,便将雪白的肌肤映衬地更加靓丽。远远看上去,只道这个卿羽将军越发妩媚动人、楚楚可怜。

李诗语已经无数次将自己的裙摆上的水挤了又挤。但好像还是百无一用,她那衣裙上除了水以外,还带上了因为赶路而沾着的泥巴。那些泥巴晕渍贴在自己的衣裙上,十分沉重难看。

也可以说,她有些狼狈。

“将军,这会儿雨水很大,我们必须得赶快找个落脚的地方才行啊!”路总管提议道。

李诗语望了望四周,残垣断壁的凄凉。时不时能够瞥见被吹得横七竖八的布帆,甚至于各种饭店酒楼的招牌。

“放眼望去,哪里还有歇脚的酒楼?”李诗语闷闷道,“恐怕这几日我们在这余杭一带的日子不好过了?”思考了一瞬,专注地看着她,“这里就没有人么?衙门里呢?”

路总管抱手回道:“属下还没前去通报!”

“反正这里是不能呆了!”李诗语呐呐道,“我们先去衙门里瞧瞧吧,说不准儿还能先找个地方换身儿衣服。”瞟了身旁几个同样狼狈不已的同伴,“如果不能及早将这些湿漉漉的衣服换下来,恐怕会……”想着要说感冒二字,他们几个定然听不懂。所以李诗语大多也开始学着入乡随俗,“伤……伤寒?”

路宸点头。

六人奔向这里最近的衙门,寻找临州刺史孙清伟。刚到得衙门,想要寻人。却只看到凄清的大门,耳旁清凉的冷风。

悬挂在衙门口的灯笼也在风雨中晃了又晃。

“怎么一个人也没有?”李诗语闷闷不乐地多瞧了几眼,“竟然一个捕快都没看见?”

青鸟怀疑道:“会不会这孙刺史从王都得到了消息,知道你要来,所以才卷着东西跑了。”

兰姨也道:“将军,青鸟说地不无道理啊。”

“还是先寻一下吧!”李诗语没有如此快速地否定官员。只是吩咐六人再好好找找。

路总管也走到大街上,向住在这里不远的村民打探。前行在雨中的街民被此人拉住,得知身份以后,神情激动,仿佛看到了就星:“姑娘,您不会是朝廷派来的人吧,是来搭救我们临州百姓的么。”

李诗语点了点头,随即笑笑:“是,老伯,我们是朝廷派来赈灾的,你可知这衙门里的人去哪儿了?”她握住戴着草帽的老伯的手,暗暗询问,“怎么一个人都没有呢?”

“大人哪,我们孙刺史正在胡家村救人呢!”老伯唉声叹气地往膝盖上一拍,躬着身向李诗语指了一个方向。

“胡家村?老伯,从这儿一直走,还有……”后面还没把话说完,就看着眼前的老伯快速地说了句老头子还要赶回去的话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李诗语看着那人的背影,很快消失在雨雾蒙蒙中。

得了大致方向的六人便倚靠着那唯一的线路寻过去,加上中途又遇到了本地人,所以一来二去,那胡家村的方向便找到了。

“这路可真是够滑的?”李诗语一颤一颤地踩着入到胡家村的每一步。那些满是泥巴的道路让她原本的一双鞋因拖泥带水变地很重。

“将军,您慢点儿?”青鸟力气大,伸手把站在泥坑里的李诗语往前拉了拉,十分焦灼地说,“将军,您这样走会很危险的。鞋子上全都是泥,容易摔跤!”

兰姨也劝:“是啊,将军,这事儿就让奴婢们去办吧!”

“那怎么成?”李诗语倔强地翘了翘嘴唇,“皇上派的是我,让来赈灾的也是我,我怎么可以偷懒,什么都让你们做呢?”看着面目全非的鞋子,李诗语伸手一拽,将肮脏的鞋子扔了老远,“算了,我先光脚进村!”

路总管担忧:“将军不可!”

李诗语笑笑:“没事儿,我小的时候经常脱鞋走路的。你们要是不放心就帮我看着点儿,别让我踩着牛粪就行?”

虽然几位手下都隐隐担忧,但因为自己低贱的身份,所以都不敢违抗命令。

李诗语就这么一扭一扬地进去了。

在一间破烂的农舍旁边,李诗语看到院子里正站着一个干瘪瘦弱的老头。他的裤子扁到了膝盖处,脑袋上戴着个草帽。正立在院子里分发粮食。

“那老头在做什么?”李诗语再次确认道。

路宸远远地盯了一眼,随口道:“将军,是粮食。”

“不是救灾物品都没了么,怎么还会有粮食?”李诗语心下好奇,就走进去,凑到村民中看。

“那老头是谁啊?”

此话一出,隔壁好心的大婶就笑眯眯地看着李诗语:“姑娘,你是外地来的吧。他……他可是我们临州刺史孙清杨孙大人啊?”看着前方的老头,李诗语一点儿不敢相信,所谓的临州刺史竟然长这个样子。

然而自己还在思虑,跟前的大娘就轻轻地抽泣起来,甚至紧紧地握着李诗语的手,感恩戴德地说道:“这些日子,如果不是孙大人,我们早就被饿死了!”

李诗语疑惑道:“是……是么,这孙刺史的心这么好?”

大娘看着李诗语一脸怀疑的模样,面上忧心忡忡:“孙大人可是我们这临州的活菩萨啊,我们胡家村遭遇的水灾十分严重。挨家挨户的米都在水里泡涨了。呜呜……”她哭了一会儿,又拿袖子去擦眼泪,“这孙大人为了让我们能够好好地活着,宁肯自己不吃,也要把自家的米全部发给我们。但是……”大娘环顾了四周,“我们胡家村的村民这么多,哪里能够全部都拿到粮食呢,到时候孙大人和自己的家人没了活路不说,我们这些村民还是救不过来啊!”

李诗语哽咽:“难道皇上没送救灾物资多来么?”

“皇上,呵呵,皇……上……”大娘满目疮痍,神情凄楚,“天高皇帝远,他哪里有闲心来管我们的死活?”

“可大娘,我们就是朝廷派下来赈灾的啊!”李诗语连忙解释,“救灾金和救灾物资什么都没送到这里来么?”李诗语不以为然地自言自语,“不可能啊,若是发生水灾,上面不会无动于衷、置之不理的。会不会是孙刺史他……”

“你以为我们孙大人是那种自己拿了东西不管我们百姓死活的人么?!”大娘恶狠狠地瞪了李诗语一眼,“朝廷中,奸臣当道。就算皇上仁慈,派人给我们送了银子过来,但是能保证银子能够不差分毫地给到我们手上么?”

李诗语懊恼:“我不知道,但是……”

“姑娘,如果你真的是上边派来管这事儿的人,那就替我们这里的百姓带个口信吧!”大娘仰天长叹一声,忽然转身,扑通一声跪在李诗语的面前,“不止我们胡家村,还有很多很多的遭了灾的村民啊,呜呜……”她又不受控制地泪水泛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