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帝 - 青山有思 - 诺宝00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青山有思 >

仁帝

仁帝

百里鸿渊回到公主府,大步流星的往正堂走去,掀开厚重的帘子,室内温暖馨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母亲坐在上首,陪在一旁的不是公主府的面首,而是一脸乖巧的小女子。

“花胶响螺汤有清心安神、养血美颜之效,我还知道几个好方子,以后换着给您做。”

长公主一脸“慈祥”的点头,道:“我喝着甚好,托你的福,有口福了。我这几日有些想吃甜的,你可会做甜汤?”

百里鸿渊眉头一蹙,道:“府里没厨子了吗?还要她大老远的做好了送来,母亲若想喝,拿了方子让厨房的人天天做都行。”

长公主很少见儿子心疼人的样子,一时倒觉得新奇,故意说道:“桑姑娘亲手给我做,是她的一片孝心,你拦着是什么道理?且不说眼下,以后她孝敬我的地方多的去了。”

听母亲竟然是一副要拿新媳妇立规矩的语气,百里鸿渊立刻道:“等开春郡王府修缮好,我就搬出去了。”

意思是纵然成婚,婆媳并不住一起。

长公主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良心的。”

说罢,拍拍秦有思的手,说:“天色不早,晚了恐有雪,让鸿渊早些送你回去吧。”

秦有思乖巧道:“谢谢长公主。”

百里鸿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长公主根本没事找他,分明是秦有思见不着他,便借长公主的手。

两人都没说什么,一前一后的离开正厅。

待出了院子,秦有思软声道:“昨晚的事我不是故意瞒你,我已经打算去找你商量了,却被毕小姐当街拦了下来,这才耽搁了。”

提到毕家的事,百里鸿渊到底有些理亏,便停下脚步说:“你从扬城回来一个多月,若真想与我商议,早与我说了。”

秦有思不想狡辩,软声道:“那我以后早点问你的主意!”

百里鸿渊才不信她,他都被她哄骗很多次了。

“你先把这次的事说清楚,你和九宗到底要在京城谋划什么?”

事关皇帝,百里鸿渊不得不强势一些,他实在是怕秦有思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秦有思左右看看,这庭院并不是说话的地方,百里鸿渊便带她去自己暂住的院子。

坐定后,秦有思将自己与夏猎云说的话都告诉给他。

百里鸿渊一听,就知道秦有思的话中真假各半。

夏荣云与秦家的事是真,孩子的下落却是假的。

百里鸿渊便问:“你哪里去找个出身和年纪都合适的假太监来帮你演戏?”

秦有思看着百里鸿渊不好意思开口,百里鸿渊却读懂了她的眼神。

难怪这会儿要找他商量,原来是要他来安排小太监的事。

她事先都不问他,便相信他能办好,百里鸿渊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不得不说,秦有思借九宗的手挑起毒杀案,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他们俩都能藏于幕后不被牵连,唯一怕的就是九宗反水,反咬她一口。

想拿捏九宗,关键之处就是要让夏猎云非常坚定的相信秦有思能决定他侄儿的生死。

百里鸿渊思索了一会儿,心里有了章程,说:“这个人我来安排,但后面的事你需事无巨细的与我商量,不然太后中毒案一发,细查下来,恐出纰漏。”

秦有思连连点头:“这是当然!”

百里鸿渊商量正事的时候不会待情绪,待商量完了,他又绕回昨晚的事:“那我们再说说赌坊的事。如果那些莽夫对你动手脚,你打算如何自救?”

秦有思眼见是糊弄不过去,只得低头道:“是我思虑不周,我真的知错了,以后绝不再犯,殿下就饶了我这一次吧,好不好嘛……”

百里鸿渊对她的示弱毫无抵抗之力,终是伸手将她拉到身边,擡起她的下巴,迫她与自己对视,一字一句认真说道:“你可想过昨夜我收到天鹰消息,我是如何心焦如焚?我只恨自己不能时时保护你,恨不得将你装进口袋,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不让你遭受任何危险!我不敢想,若是再次失去你,我该怎么办?可你又是个有主意的人,我如何能束住你的拳脚?我辗转反侧一夜,竟不知该拿你怎么办才好……”

秦有思瞳孔闪动,没有想到百里鸿渊如此没有安全感,全是她的缘故。

秦有思看着他愁绪万千的神情,心中忽然下定了决心,决然擡头说道:“要不,我们成亲吧!”

百里鸿渊愣在了当场。

这种话怎么让她一小女子抢了先?

他不是没想过求娶秦有思的事,但他们大仇未报、朝廷内外什么都没有安置好,一切条件都不满足,所以他不敢轻易开口。

听到这句话,百里鸿渊既震惊,又羞愧,只得将秦有思抱进怀里,颤声问道:“真的?不是一时安抚我的话?”

秦有思笑了,她问道:“我何时在你心里,变成个女无赖了,说什么都不算数?”

百里鸿渊高兴道:“算数!算数!我立刻着手去安排,绝不让你久等。”

秦有思有点脸红,倒像是她恨嫁一般。

结婚的日子她倒不急,主要是想叫百里鸿渊知道她的态度——她不会撇下他一个人,会好好珍视两人的性命和未来。

百里鸿渊做事雷厉风行,他趁着过年前的宗亲宫宴,求见盛帝。

近来朝政上正在热议重开边贸的事。

其实盛帝不是第一次收到吏部关于边贸的献策,但以往内阁都会揣摩他的意思将此事按下,但这一次,吏部的建议竟得到了内阁和宋帝师等大员的一致支持,倒让盛帝不好直接驳回。

眼见着要过年了,里里外外花银子的地方多了,内阁便又提了国库需要开源的事,暗暗催促他批准重开边贸一事。

盛帝之所以不同意开边贸,主要是因他手中没有擅商贸的要员,若匆忙之间开了边贸,必有人中饱私囊,他可不想喂出几个害群之马。

百里鸿渊求见盛帝,就是自荐想要领这份差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