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犹未学(四)
以苏唐这粗浅的历史水平,也只是知道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曾经多次带兵阻击公子小白,还亲自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其中一箭正中公子小白,还好小白大难不死,装死逃脱。
到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向桓公举荐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业。苏唐绞尽脑汁,回忆得起来得也就这么多。
但是眼下不是演电影,而是出题。这台上台下,大家说着说着,说不定这考题马上就来了。
这种考题,真有意思,自己身临其境,现场感受。就是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何种题目,哪答得正确与否,会不会有奖励惩罚。
“主上不急,在下于鲁国安排了一位细作,此人对于管仲,非常了解。不妨问他一问,看他如何回答。”鲍叔牙说道。
“哦,先生还有此等安排,真是深谋远虑。”白衣人惊讶道,“传。”
“苏唐。”鲍叔牙在上面喊道,“赶紧上来答话。”
苏唐正在思考是何考题,这边的传唤就来了,苏唐一惊,赶紧哆哆嗦嗦的就走上前去。
走到众人之前,苏唐站也不是,跪也不是,还好电视剧看得倒多。还是规规矩矩跪下,三拜九叩,认真回答道,“见过齐王。”
在他想来,这就是第一题了。听了这么多提示,如果此人是齐王都不知道,那么后面的问题,也别回答了。
“你就是苏唐?”齐王问道。
“在下正是。”苏唐道。
“我且问你,你在鲁国,居住了多少年。”齐王问道。
什么?居住了多少年?苏唐心道,这怎么一来,就是一道超纲题呢。这如果不是对历史了如指掌,这多少年,答来就是错的。
“小的,小的……”苏唐有些语塞。
“嗯……”齐王一怒。
春秋首霸,王者之威。苏唐近距离一接触,这才感觉到,一股杀气扑面而来。苏唐几乎忘了这是考试,连脖子后面的毛都竖起来了。战战兢兢道,“三,三五年还是有的”
“三五年?三五年的时间,也不短了,哪曲阜城中,兵力配置,派系之争,可知道一二?”齐王问道。
“不知。”苏唐一个普通准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哪里知道这些,只能老老实实答道。
“这也不知,哪也不知,留你何用?”齐王怒道,“来人,拉出去斩了!”
“慢,”鲍叔上前一步,“军事机密,并非是我派他去的主要目的。”
苏唐这才醒悟过来,考试,考试而已,关键时刻,应该是不会砍头的。心中立即轻松起来,答题嘛,胡编乱造只是当代天策星大学生的基本功而已。
“说,你到底知道些什么?”齐王把剑一指。
“别的小人不知,但是管仲此人,却是万万留他不得。”苏唐回答道。
“哦~”齐王反而楞了一下。
“据坊间传言,鲁王,欲拜管仲先生为相。”苏唐道,“管仲旅居鲁国多年,和鲁国王族之人,以及士大夫们多有交好。小人判断,此传言绝非空穴来风。若是有机会拿住管仲,必须当场格杀,以绝后患,先前小人也有密信报告鲍叔先生。”
“哦,竟有此事。”齐王沉吟道,转头看向鲍叔牙。鲍叔牙欠身道,“确传有此事,密报并非从一处传来。”
“再说。”齐王道。
“鲁国之人,都知道管仲先生,是当世高才。无论市井之间,酒肆之中,若是从内府传出来七八个故事,倒有三四条,都是关于管仲先生的。”苏唐道。
“传管仲与曹将军校场演武,管仲用三百之人,力据曹将军千人围攻而不退半步。”见谁也没提出半个不字,苏唐这编故事开了头,越编越是顺溜。
“又传靠近齐国之地灾荒爆发,灾民暴动,几次派兵镇压都铩羽而归。鲁王在朝上问道,谁能赈灾平暴。朝中立即有人举荐道,臣下保举一人,客居我国的管仲先生,定能马到成功。”
“哦……”齐王微哼了一声。
“管仲先生不带一兵一卒,只带了四个随从,不足月余,便平定了此次暴动,还收编了一支精锐部队回来。”苏唐说道,“这出城回城之日,我们全城上下,无论老幼,都是亲眼所见。”
“鲁国之外,本还有宋徐卫等诸国环视。哪边境接壤之处,多有骚扰。据传出鲁王欲拜管仲为相之后,这些小国便纷纷前来进贡,愿以属国之礼相待。说是鲁国文有管仲,武有曹公,雄霸天下也是指日可待。”
“所以小人想来想去,管仲此人,必须要杀,他既是鲁国的大才,对于我国,便是大祸。万万留他不得。”苏唐接着说道。
“你这哪啥……苏……你这人还有几分见识。”齐王脸色稍微一缓,“你既然是鲍公安排的细作,具体是在哪位的府上做事,可有品阶?”
“在下都是府中的杂役。先前在曹公府中后厨里打杂,因为饭菜做得好,又被赏赐给管仲先生府内。每日伺候各位大人吃饭做事,探听的消息倒也有些真凭实据。”苏唐回答道。
“先生的安排,当真滴水不漏。”齐王这一句话,却是转头表扬鲍叔牙的。
“此乃臣分内之事。”鲍叔牙道。
齐王心情缓和,便又多问了几句,什么管仲每天吃多少饭菜,最喜欢吃什么,有没有做有诗文……这一番问题,可又比刚才难上加难。
刚才的问题还有点脉络可寻,这些问题,只能说是连信口开河,都不知道怎么编了。
还好苏唐现在,瞎话是张口就来,一一答了过去。
“不错,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来人啊,带他下去。”齐王道,“换身衣服,拾掇拾掇,以后就在鲍公手下做事,也争取落个一官半职。”
“谢王上。”苏唐心道,这一,应该是蒙混过关了。
这下来一个小吏,带着苏唐,自去洗漱更衣。二人来到一个小房间中,这小吏道,“苏公子请坐,案几上还有一篇草案,烦公子写上一写。”
苏唐盘膝一坐,朝着这案几上一看。
“刚才这一段情景剧中,哪些文字礼仪,和具体的历史不符?请详细叙述,如有出处的请注明出处,如有争议的请说明来源。”
苏唐噗的一声,一口老痰喷出,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