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且看新术冒新芽
“科研者的一生,特别是后半辈子,思维反应能力都下降了,如果能拿几十年的命,去换一个未知世界的真像,哪只有一个字,值!”说完这番话,沈教授拿起大茶杯,狠狠的喝了一口。这不仅是一段描述,更像是一场宣言,一场向自己,向未知发起战斗的檄文。
沈教授的这番话,彻彻底底把苏唐震撼到了。石油之父,水稻之父,疫苗之父,两弹元勋……一个个高大的背影在苏唐的眼前划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苏唐缓缓的念着这段明言,今天才算是真的有了点体会。
沈教授缓缓点头,“不错不错,自己这就能有体会,也还真算是难能可贵。不过也应当放心,墨青都奈何不了你,至少现在,我们所探索到的科研领域你还是大可去得的。”
“不过但凡这世间奇人异事太多,师父也不能尽知所有,自己小心才能无大错。你看强如师爷,也……”沈教授又补充了一句。
“师祖爷爷,他没事吧?”苏唐今天终于能抓住机会关心一句。
“唉……”沈教授摆摆手,不愿多说。
这屋里气氛一时尴尬起来,还好工作人员敲门,送来了第一手的患者病情资料。
沈教授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哦,阿瑞斯小公主的病情,果然出现了转机了吗?”
这份材料上写道,阿瑞斯小公主,今天起床后,意外的多吃了一碗粥,对母亲多问候了一个单词。在这种贵宾级别严格的病例记录中,衣食住行的记录,都是严格甚至是苛求到一定精度的。今天吃的什么,吃了多少,饮食用水的颜色数量,这些基础数据采集后都会一一记录在案。
不要小看这一碗粥,相对于小公主这几乎固定不变不食人间烟火的食量来说,哪就是质的飞跃。饭量好,说明了精气神都有好转。
再有就是居然能和母亲多说一个单词,这就简直稀奇了。苏唐和沈教授离开这几日,每日看到自己的母亲,阿瑞斯小公主也不过就点个头问个你好而已。今天居然多说了一个单词,“母亲,你好”。
字不多,可真的是一种显眼的变化。特别是王妃本人,有多少时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问候了。虽然只多了一个字,但,这字里行间的温度,只有自己感觉得到。
苏唐喜滋滋的和沈教授看着材料,突然想起在梦境中了解到阿瑞斯其实还是有仰慕者的,其中一个还进入了阿瑞斯的战队。
这样的战队组合,这样的战队选拔,在现实世界中,到底和小公主的认知,有何映射关系?如果只是小公主凭空瞎想,哪当然毫无意义;但如果是现实世界在梦境中的某种反应呢,是不是就可以通过调整现实世界,干预阿瑞斯的梦境世界。
或者说,是不是可以通过干预小公主的梦境世界,来调整她的现实世界。
这样的想法,一旦发了芽,就如同野草般滋长。苏唐幻想着有一个上帝视角,能把梦境世界和阿瑞斯的现实世界一一对应。如果能将这样的角色看成棋子,哪自己只需要拨动其中的一颗或者是几颗,就能极大的改善小公主的情绪和性格发展,从而打下治愈病情的坚实基础。
苏唐描述了自己的想法,连沈月沈教授也着了迷。是的,在神经学科的领域里,从来只想过如何干涉患者的病理特征,却很少有人能想到要去调整患者的生活映射关系。更不用说于外于内的双向调节。
以前也许有大能想到过,但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于内的干预,谈何容易。现在苏唐却正是能想到,能做到,真是正当其时。要想全面观察和治疗,当然要去小公主阿瑞斯的现实世界里,仔细体验揣摩。
“有点意思,看来应该给你们安排一次欧洲之行了。”沈教授突然就冒出这一句。
“啊,”苏唐怔怔的看着沈教授,我这,也不过是要求再多了解点病人的现实世界资料而已,不用这么大阵仗吧。
“不用多说,你提出的治疗方案,还真的挺有意思。”沈月点了点头,“既然决定要做,当然要做得仔细,周全。不去细细观察,难道还任由你想象不成。再何况小公主这病治好治坏,某种意义上还关系着我丁午医院哪半山联排别墅的前途呢。”
沈教授难得开了个玩笑,“这事我找孙院长商量一下,顺便也看看还有多少妖魔鬼怪,要在我们这里兴风作浪的。”
显然最近几番事端,让沈教授心里也有点窝火。借着这个由头,一石几鸟,倒是个很好的计划。
“师父,我现在这样的状态,跟进其他的患者,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想到对小包子,阿瑞斯以及诸葛荀等等的梦境,如何应对,还是希望师父能给点具体的方向和指导。
“上次我就说过嘛,问题不大,但凡有什么想法,自己做主。”沈教授又叮嘱了几句,让苏唐但做无妨。
苏唐走后,沈教授这才换上了一脸的凝重。这阿瑞斯的境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得出奇啊。还好一没觉醒,二是视苏唐和小包子为朋友。一石几鸟,说得容易,做起来还真有难度。自己最近这几十年潜心科研,这战术上的事情,还是交给孙老头去烧脑好了。
敬业的苏唐从沈教授这里出来,还是准备去跟进一下自己的老朋友,诸葛荀大神。几天不见,也不知道这个特殊的病号,又有什么奇怪的发展。
身为pp公司的cto,老不去上班,倒是引起了公司内部小小的争议。不过一来这是网络时代,诸葛荀的工作大部分可以通过网络协作来完成,二来毕竟是确有重病,如果不养好的话,将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是就诸葛荀本人而言,现在倒有些大彻大悟的感觉。奋斗了这么多年,毕竟自己也不算是一个年轻人了。在丁午医院修养的这些日子,自己仿佛又找到了些年轻时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和节奏,可能才是自己需要的。
更不要说,在自己脑子里,还有一个自己养成的心魔。日积月累的高强度工作,是否让身体已经不堪负荷?对自己而言,心魔的本身,是提醒,是警告还是顽疾。许多其他行业要退休的人才会出现的问题,已经提前出现在自己身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