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朝廷招安 - 三国枭雄志 - 靑天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枭雄志 >

第69章朝廷招安

皇城,汉帝寝宫。

一名士兵形色匆匆经过通报,快步走进大殿:“报,紧急军情!”

“陛下,今日未时,三十里外一部人马与贼军对峙伊水河畔!”

“哦!”汉帝闻言身形大震:“可是朕的勤王大军到了?”

“多少人马?何人领军?”

“若破贼军朕定赏爵封侯,世袭罔替。”

汉帝面露喜色,这些时日他茶饭不香,夜里辗转反侧担惊受怕不能入眠,生怕一觉醒来被贼军攻入城中,被砍了头颅。

如今勤王大军到来,刘宏一颗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了下来。

“这!”侍卫闻言,呐呐不敢言语。

“说,朕赦你无罪,”

汉帝看着吞吞吐吐的传讯兵,以为有难言之隐。

“陛下,那领军之人乃黄巾渠帅张曼成,隶属黄巾.........”

“砰!”皇帝瞬间暴怒,直接将手边玉盏打翻,他忍着胸中恶气道:“来人,拖下去!”

宫中外侍候的禁卫闻令,直接上前将地上的倒霉蛋拖了出去。

“绕命啊.......”

“陛下.....饶命........”

听着渐行渐远的余音,刘宏心情烦躁:“难道真的是天亡大汉?”

“四百年国乍,要亡于朕手?”

诏令下达,勤王军队不见踪影,反而等来了黄巾贼帅。

一个匪首李唐,就逼的朝中文武无策疲于应对,在加个岂不是更难对付。

“让父,朕心累啊!”

汉帝此时只能向最亲近之人,寻求安慰:“朕这皇帝,当的为何这么苦....”

“陛下勿忧!”

伺候在侧的常侍张让看出了汉帝忧虑,他低声道:“贼军与黄巾剑拔弩张,说明李唐贼子非黄巾反贼一心!”

“如此以来,陛下大可转忧为喜,不必顾虑。”

“何解?”刘宏心中一惊。

“陛下!”张让整理了一下心中思绪,接着道:“洛阳困局关键在于李贼,如今却与黄巾兵戎相见,可见其中龌龊!”

“陛下可派使者前往贼营探一探口风,若贼首非铁心造反,可行招安之策,以解当前危局。”

“此前大将军已经有所试探,却被贼军断然拒绝,那贼首怎能......”

“陛下,此非彼时!”

“贼军与黄巾交恶,又兼天下大军起兵勤王,以老奴之见若贼首足够聪明,必然愿受招安!”

顿了顿,张让目露明光:“即使不成左右不过一使性命尔,能为大汉尽忠也算是死得其所!”

“若成,则大汉危机可解矣。”

“善!”闻言,刘宏面露喜色:“大善!”

“常侍真乃朕之父也!”

这一刻汉帝是真的喜怒显于形色,张让的一席话,让他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左右不过是一介使者的性命而已,皇宫大内有的是使者,不差哪一个。

若真换区一个破敌的机会,别说是一个使者,就算是一百个汉帝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毕竟能为大汉尽忠,有机会为大汉尽忠,也算是那些奴才的福分了,所得上是死得其所了。

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若是真能将贼匪招安,到时不但解了洛都之围,还能把这些悍匪招安拉拢过来,编制在朝廷之下收为己用,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大义这东西,是有保质期的,若是真等到贼军攻破洛都之时在用,那时候谁管你什么皇帝天子,不被暴民摘了脑袋就已经是幸运的了。

趁着大汉还在,趁着朝廷还在,趁着帝都完好无损,趁着天家还有些威严,行招安之事,还是有些可行的。

.....................

洛城外,二十万大军日夜筑城,轮流不息。

此时土墙已筑入河中,想来不出几日,便可对洛城汉军,形成压迫性的优势。

筑城这段时间,贼军也没有闲着,深渠放水,挖掘暗道,投石问路各种手段齐出!

不过因为护城河勾连洛水,城墙地基根深石坚,城内守军更是严加防范,所以收效甚微。

但是贼军却乐此不疲,干的起劲。

后方,贾诩在数百名贼军保护下,巡视贼军各部及皇城洛阳。

他站在一截高高的土城上,望着洛都守军,都能看清城内宽阔街道,以及中央处威严恢宏的皇城宫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