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李建东的选择
从门外看,蓝房子是方形的。进了门,就发现屋外见到的只是错觉。所谓房屋,只是一种符号、象征性的东西。
李来进入的,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奇异空间。
空间原本是一篇辽阔的虚无。可在疑惑的刹那,缤纷的影像从虚无中诞生了。无数影像汇聚,最终成为一幅活动的画面。就这样,一面符合视觉需求的光幕,突兀悬挂在虚空般的墙上。
像这样的光幕,有许多片。它们有序排列,以李来站立位置,依次往外延伸。给人一种艺术长廊的错觉。而李来,就正对着第一幅光幕。
从光幕上,李来看到的影像,是一个相貌模糊的女人。女人一身非常居家的装扮,挺着大肚子,在一处过时的街道上,悠闲的散步。
当李来试图理解影像的含义,并觉得有所得时,女人的相貌也变得清晰起来。
“是年轻时的奶奶!”
奶奶对自己疼爱,一幕幕涌上心间。李来从没见过奶奶年轻时的照片,因此当她的影像如同彩色电影般,就在面前生动的呈现时,李来落泪了。
没能见到奶奶最后一面,是李来无法释怀的遗憾。
但李来没有沉溺父亲的记忆,很快,就开始冷静分析眼前观察到的讯息。
“为什么会有这样影像?”
“如果是记忆,难道老爸在奶奶肚子里那会,就开始有了记忆?就算这样,老爸也不可能记得奶奶的模样吧?”
“画面的角度,也很奇怪。这当然不可能是老爸的视觉角度,而是为了方便观看者容易理解,特意挑选的角度。”
“我并不知道奶奶年轻时的模样,没出生之前的老爸,也不知道。老爸出世后,肯定会知道。因此,画面生成的基础资料,是老爸的记忆。为了观看者容易理解,记忆的画面,又是被什么处理过的。”
李来做出了推断:这些悬挂在虚空之上的光幕,是根据老爸记忆,生成了便于自己理解的影像。
这让李来有种熟悉的感觉。
记忆区的使用方式,跟旅行能力的使用方式,一脉相承。就像一个用意念操控的系统。
简易。人性化。
李来将目光挪到第二幅光幕。他本想挪动脚步,寻找更好的观看位置。这时,光幕自动适应了他。
不,准确的说,是整个空间适应了他。结果便是,第二幅光幕移到了李来能够舒适观看的位置。
第二幅光幕的影像,是一个女人怀抱着婴儿的活动画面。女人自然是年轻时的奶奶,婴儿,则是老爸了。
李来又去看第三幅光幕。
这时的婴儿,已经可以独自行走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
李来理解了画面的布局:这是按出生到成长的次序,以某个时间段的间隔,所呈现出的记忆碎片。
看上去,间隔时间很可能是一年。或许,也可以按照我的需求来设定。
李来脑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种想法。
“我要想找到答案,就要找到某个关键时刻,老爸的记忆片段。如果我能准确知道那个时刻,也许,我就能从中发现什么。”
李来注意力快速后移,一片片光幕从他眼前略过,李来仿佛见证了一个生命从无到有、逐渐成长的过程。而这个成长的生命,在现实的生活中,是自己的父亲。当影像中,呈现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影像,李来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这是生命的传承。
李来没有喜悦的情绪,而是皱着眉头,毫无头绪。
他相信,只要知道当年事件发生的确切时刻,就能将光幕进一步分解,形成更细致的画面。否则,想从一个积累了五十年记忆的资料库中,找到某个未知的特定时刻,无异于大海捞针。
“如果这是一个用意念操控的系统,那么,我是不是可以通过某些关键词,寻找一些特定的关联画面?”
李来开始尝试。
他的尝试得到了结果。
当他以老校长的相貌为线索,试着检索老爸的记忆库时。原本的布局发生了变化。老爸从无到有、一路成长的艺术长廊消失了。大量新的画面生成、汇聚、排列。形成一道新的‘活动艺术画廊’。
看起来,所有与老校长有关的记忆,都在这里了。
“我以老人家的容貌为线索,但显示的结果,包含了老人年轻时与老爸发生交集的阶段。”
这结果让李来惊喜不已。
想了想,李来决定先查看老校长和老爸最后一次会面的情况。于是,他的眼前,就呈现出原本陈列在最后的那片光幕。
光幕呈现的,是一个老人,一个男人,在一处空旷的场合,交谈的画面。老人是没那么老的老校长,男人是大约40岁的老爸。交谈的背景未知。
“我想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李来在意念中,闪过某种念头。原本的世界破碎了。虚无古怪的空间,这时有了质感。李来惊奇的发现,不知觉间,自己已置身在某个现实当中。
这个现实,就是老校长和老爸交谈的地方。
置身这现实,李来也就获得了更大的视野。或者说,更庞大、更精细的记忆信息还原。这世界虽然真实,但它只是根据李建东的记忆细节,复原得到的场景。本质上,它已是虚假的现实。
这是某个学校的操场。太阳很大。无风。时间并不确定。一个老人,顶着烈日,独自站立在空旷的操场上。不远处,一个男人正小跑着朝老人的方向赶来。
那是李建东。
李来站立的位置,却是老校长附近。也许,这是由于他用来检索老爸记忆的线索,是老校长的缘故。
看着比现实年轻很多的老爸,小跑着朝自己跑来。李来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时空错乱的穿越。眼睛所见到的一切画面,和真正的现实,并没多大的差异。
“记忆是从老爸见到老校长开始的。我进入后,记忆片段从头开始上演了。所以,谈话还没开始,我也没有错过任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