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我也要入局
一间别致的酒楼包厢内。
李来、王蕊、王涛夫妇开始用餐。
随着李来和王蕊的关系越来越亲密,ole厂厂长李来,与未来的岳父岳母大人,来往也愈加频繁。
这晚与平时的饭局不同。
因为,ole新品的市场推广计划越来越紧迫。可工厂目前流动资金有限,不足以保障新品的市场推广计划。而随着罗爱才的病倒,原本对ole发展信心十足的银行,再一次对工厂的未来有了怀疑。
李来希望得到未来岳父的支持,从农信社拿到一笔金额足够大的授信,一来可以保障新品的市场计划。二来,也能提振员工与经销商的信心。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为了让王涛理解工厂的处境,李来和王蕊经常会借着请教之名,把工厂的现实情况传递出去。前不久,李来甚至做了一份详细的市场推广计划,交给了王涛。希望未来岳父看过后,对工厂未来能有足够的信心。
这样一来,开口要钱想必就容易一些。
餐桌上,王涛带着笑意,尽聊些王蕊小时候的趣事。完全没有提及计划书的事。
李来忍不住,清了清嗓子,厚着脸皮问:“对了王叔,上次我给您的计划书,不知道您看过没有?您眼光厉害,要是有什么不妥,还请指点一二。”
王涛像突然记了起来,笑着说:“哦,看了看了。没了罗爱才,你们搞的东西也像模像样。还算不错了。”
还算不错?
李来干笑了两声。
这份计划书,是他把市场部的才华差不多挤干,得到的结果。这段时间,市场有两个新人成长很快,不但打开了全局视野,在细节问题上,也有充分的考虑。
这是一份远远超出李来期望的东西。可在王涛眼里,显然还有不少值得改善的地方。
“王叔能不能说具体点?”
王涛想了想,给出了他的个人点评。
“你们选的切入点不错。没有强调产品解腻、醒酒的特性,把重点放在了提神、充能的功能上。”
“这是对的。”
“解腻是种主观感受,市场有太多选择。很难让消费者有统一的认知。想说服他们买单,不太容易。”
“至于醒酒,哪个喝酒的人想主动醒酒?要醒酒,一开始不喝不就得了?这个市场其实是小众的交际应酬市场。但酒桌上,这种饮料形态的东西上不了台面。打不起来。要搞,就搞成高端的保健品。这个可以以后规划。”
“提神充能就不同了。”
“这个功能的场景很多。比如运动、学习上班、或者晚上熬夜看球打牌什么的。需求非常刚性。只要营销到位,消费者应该愿意买单的。”
李来点了点头。
王涛的看法也是他和市场部反复讨论后,得出的最终结论。看到王涛也有类似看法,李来信心更足了。
王涛继续发表他的意见。
“我做过药品市场,药品也有消费品的属性。所以我对消费品市场稍微有点了解。你们的推广计划,应该是中规中矩吧。”
“问题倒不是很大。”
“主要问题是,你们胆子太小了。视野还是不够宽阔。”
李来凝神听了起来。
王涛说:“你们打算前期在餐饮、即饮市场铺货,同时死抓企业团购市场,为春节旺季提前蓄势。到了春节,发动一波全面立体的营销推广,放量收割。对吧?”
“想法是好的。”
“但你们忽略了一块非常有价值、也很容易做的市场。”
王涛笑呵呵的看着李来:“知道是哪块市场吗?”
李来摇了摇头。
王涛敲了敲桌子:“事业机关单位的团购市场。”
见李来不明所以,王涛哈哈笑了起来。
他给李来夹了块肉,笑道:“来来,你啊,还是年轻了。”
王蕊忍不住也给王涛夹了块肉,撒娇道:“老爸,你就别卖关子了嘛。这可是我的生意。”
王涛较真的笑道:“生意就是生意,这个事要是机会不大,就算是你,我也不会投钱进去。”
李来嘴角抽动。
原来自己的图谋,岳父大人早就心中有数。
王涛说:“来来,你视野算不错了。但格局还需要放大。政府机关市场很好做的。知不知道为什么?”
李来摇了摇头。
王涛给出了解释。
“政府现在大力提倡的是什么?扶贫、拉动就业。对吧?你们厂原料主要从哪里采购?西风山。那是竹城、甚至全省最贫穷的区域。”
“你为什么不知道在产业链上做文章?”
“要是你打着扶贫的旗帜,大力扶持西风山的贫困户对原料作物进行规模化的种植,带领他们增收增产。在政府那边,工厂的业务,是不是理所当然能得到大力度的扶持?”
“你背后有谁?张小真。张小真老爸是谁?张和尚。张和尚的人脉为什么不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