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夜雨话江湖(一) - 神武破印 - 超级大雕哥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神武破印 >

第104章夜雨话江湖(一)

李天成道“人走过的路才是道。一条道会有许多人走过,但每个人在这条道上目的、目标都不同。这就是道”

徐亮张了张嘴道“先生确实厉害。先生可以教我了”

徐文长道“你大伯让你随先生如上京。”

徐亮一楞。李天成见状说道“你没有出行过天下,所以无道。要想有道,就出去走走,看看这天下”

徐亮思索一阵说道“先生说的有道理,我就与先生入上京”。徐鸿名道“我也去,老师给我一天时间。我收拾下东西”

李天成脑袋上一阵黑线,说道“你家中人?”

徐鸿名道“我家中就我一人。无牵无挂。老师等我一天”

李天成也罢说道“也好,明天来这里找我”

第二天,几人正在屋里,见徐鸿名哭桑着脸进来。看门的老头也过来。老头对徐文长说道“老爷,外面有许多学子要见李先生”

李天成一楞。徐鸿名道“我昨天回去把遇到先生您,并要追随先生入上京的事与几位好友说了。不知怎么今天传遍的登县。这些学子们是来拜访先生的。”

李天成揉揉额头,怪不得申元说“尽量低掉,不要出名”。但也没办法,只能出去见一面。

李天成与郑雪出了徐家大门,见门外围着几百名学子。见他们出来,学子中有人喊道“李先生出来了。”“那位就是红5袖添香夜读书的郑雪小姐”。

李天成脑门上一阵黑线:原来不是看我的

前面几位学子道“先生既然来到登县。请先生为我登县学子讲讲儒学经义”。后面也有学子随着喊道“请先生为我等学子上一课”

李天成看看众人道“也好,明天早上在城墙下,我与大家一起交流心得。”

第二天一早,李天成收拾好东西。他决定交流完后就离开。否则得被登县学子纠缠上,不知什么时候能走。

徐亮和徐鸿名也准备好行装。也随李天成入上京。徐文长也知道挽留不住,也没劝阻。众人来到城墙下,见那里已经人山人海。除了一千多学子外,还有一些登县民众也来到这里。大儒讲课毕竟难得。

李天成上前道“登县父老的厚爱,学生愧领了。”

前面几人说道“老师谦虚了”

李天成道“学生不敢为师,只是多看了些书,多走了些路。学生今天在这里与登线学子互相交流,印证心中所学。”

前面的一些学子示意后面的人安静下来。很快现场鸦雀无声。李天成缓缓道来他的儒学观点,其主要的内容是结合申元的做人、修身、修心。并结合自己的领悟和一些典章的语句。同时也说出了他对太子一脉的希望,为太子一脉拉拉人气。

在做听讲的多是寒门弟子。寒门弟子中对洛阳王的天下布文行动并不是十分认可,这些人还是看不到书、看不起书。反而对太子和申元的印刷版普及教育书籍很感激。所以对太子一脉还是很支持的。

李天成隐晦的把太子一脉比做正统,鼓励学子象太子一脉靠近。随着讲解的进行,上空中开始汇集了白色云气,然后越来越浓,越来越厚。有几个学子感到儒家气运旺盛,偶然望向天空。看到白色云气后惊的目瞪口呆。然后很多人仰望天空,有人不自觉的说道“这是大儒之气啊”在看看李天成,这才多年轻就成就大儒。

李天成讲完后有学子问道“先生对麻衣公子的天下布文怎么看?”

李天成道“麻衣公子的天下布文确实是一件大功德,也是对我儒家兴旺起到大作用。但这不是我心中的天下布文。”说完他掏出怀中的启蒙小册子道“我心中的天下布文是这天下所有人都能读得到书,读得起书”

登县城外不远,青衣公子与???句向这里走来。青衣公子望向登县天空道“那里有大儒在讲道,我俩去看看”

张句道“公子,后面跟随的那几个人用不用处理掉”

青衣公子道“不用管他们,他们愿意跟就跟着”

李天成讲完自己的心得后,起身对大家躬身一礼说道“天成在此谢过大家的厚爱。我今天入上京,与众位先生就此别过。”

前头的几名学子对李天成行了一礼道“今天谢先生为我们登县学子解惑,大家今天听先生讲课收益非浅。”

又有一名学子道“先生别忘了刚才所说,为我们天下寒门子弟多想想。”

李天成挥手告别,正欲出城门。却感到城门下一股阴寒的气息传了过来。大儒的气息自动浮出体外。李天成向城门看去,见一名青衣公子站在那里,身后跟着一名扛着大剑的汉子。

这青衣公子面容白净。一副文静的样子。但李天成总觉得那里有些怪异。这寒气就是在他身上传出来的,让人感觉特别不舒服。而抗剑人双眼眼底发黑,身上肌肉迸起。显得??些妖异。

李天成不觉多看两眼。然后出城门,与送行的学子父老告别。走了一段距离,再回头,见青衣公子已经消失在人群里。李天成猛然明白为什么感到怪异了。这青衣公子脸上没有血色,是惨白的妖异。

青衣公子进了登县,张句跟在后面道“公子刚才有杀了那人的意思”

青衣公子道“这人身上有大儒的气息,这天上汇聚的气运想必就是这人形成。刚才是有这想法,但后来看这里人多,有些人修为不错。二是这人族大儒太多。单一个个杀是杀不完的。三是这人已经感觉我的气息,儒家的气息已经透体,那时即使杀了他也是受气息反噬。得不尝失”

两人都不清楚,刚才两人擦肩而过已经被秦家的探子记录。很快将信息传到西北秦家。秦家家主等人看完后说道,“这青衣人看来不是郑家的人。但从郑家出来的事情也要调查清楚。”一位长老说道“已经派弟子入郑家,不日就到。已命他与郑家仔细追查青衣人的底细”

李天成等人走了十多天,已经出了徐郡地域进入甘郡。在往东北方向插过甘郡地界就到了上京范围。

这一带地界多山水。山不是很高,但连绵起伏。很象郑家的西南郡。几人前面有一条江,徐鸿名站在江边的渡口等待船只。

很久,一条船靠了过来。徐鸿名问道“船家,栽人不?”

“你们到那里”船家问道。这船家头带斗笠,身穿布衣,赤着双足。

李天成道“我等准备到上京去。在这里搭船过江”

船家道“如果到上京则顺江直下,大约三天就道宁县地界。过了宁县就是上京了”

“哦”李天成道“船家可否送我等。价格好商量”

船家道“三天路程300文,同意就上来”。大周多年丰收,300文买米面可可以够一户人家吃上两个月的。几人没有犹豫,上了船后李天成递给船家一枚金币道“这当路费了”

船家哈哈一笑也不客气。说道“我今天碰上金主了。”

船家在船头操舵,船头还挂这几件衰衣和渔网。船尾有个泥炉,应该是船家做饭的地方。船仓并不大,中间摆了一个小桌子。里面勉强能座下六、七人。李天成见桌子上摆放几本书籍,有申元弄的启蒙读物,也有两本手抄本。

李天成对船家道“想不到船家也是读书之人”

船家哈哈一笑说道“随便读读。想我这寒门子弟,能有什么书可读。”

几人在路上聊了起来。这船家名陈宇,是这甘郡人。三十五岁。幼年与家人来这里定居,由于这里土地少,后摆渡为生。家中父母去世后就留下这条渡船,因自己家境不好,也没有娶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