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打击走私1 - 辛亥英雄 - 随遇而安写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辛亥英雄 >

第74章打击走私1

“李总理。”

“林司令。”

林葆怿,此时的中国海军分两个舰队,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林葆怿就是第一舰队的司令,只不过自从张学文开始大力整顿海军军纪之后,接连缩编了海军很多编制。

不少军舰,都已经送进了海军大学。

为了打破马尾船政学堂的垄断情况,张学文加强对于其他海军学校的支持力度。把广东黄埔海军学校和南京水师学堂合并为南京海军大学,烟台海军学校和天津水师学堂合并为天津海军大学。

马尾船政学堂改编为福建海军大学。

这样就打造目前中国三所最好的海军大学。其他一些小规模的海军学校,都已经撤编。那些学校都开始成为一些普通的中学。

而且中国海军,正式改名为中国海警。林葆怿从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员,变成了中国海警第一舰队司令员。

“来,坐。”

海军。

放在英国、日本这样的国家,海军的比重很重,海军的实力很强,因此有足够的发言权,甚至和陆军争夺军队的控制权,政策的控制权。但是在中国来说,海军是弱势的。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海军的军官很多都是留过学,都是接受过新的教育。但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革命、所谓的理想都是非常奢侈的。因为中国海军,那就是需要陆地的支持。

不给你钱,你屁都不是。

因为海军为了生存,只能是跟吕布一样。只要谁给钱,他们就给谁卖命。说起来这不是他们的错误,这是现实情况。中国一直是陆权国家,对于海军本来就不是很重视。因此林葆怿目前是海军少将,领导海军一半人马。

但相比起陆军的将军们赫赫有名,手握大权,可以说是非常窘迫。

林葆怿今年已经是五十二岁。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还在英国留学过。可是现在只能是维持海军目前的局面,不让海军彻底解散。

“李总理,你找我有事情?”

“有,而且是很重要的事情。”

李燮和说这话的时候,脸色非常难看。然后让林葆怿过来,拿出了地图道:“林司令,你可能也明白。目前欧战正酣,欧洲强国必须要从我们国家进口很多战争必要的东西。这些东西是目前支撑我国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正是因为有这部分的收入,才能够把这些钱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

出口物资的出口关税,都是被国家收上去。

但就算没有出口关税,上海作为贸易中转点收入也非常高。这么多物资进出,驻留上海,上海这边光是收管理费,还有给上海创造无数的工作机会,对于上海经济的发展就不是一星半点。而且这些出口物质,上海是可以收他们的营业税的。

因此上海的财政收入也是节节攀高。

“嗯。”

林葆怿点点头。

但心中却是冷笑。是,随着一战开始,中国这边是挣钱。林葆怿带着第一舰队南下,看着从天津港口出来的一批又一批的货船,就明白现在的生意有多好。

煤炭。

张学文自从收回来开滦煤矿和井陉煤矿,然后开通了大同到察哈尔的铁路之后,这三个地方的煤矿真是没日没夜的在开采。

产量天天都是突破历史记录。

可是煤炭依旧是供不应求。现在那么多轮船、货船来往,目前来说烧油的还是少数,大部分还是在烧煤炭。对于煤炭的要求是越来越多。

还有日本人利用一战的机会,大力发展他们的工业。

现在的工业依旧是需要煤炭,在石油大规模开采之前,煤炭是目前工业必须的。看看日本的钢产业就知道,辛亥革命的时候他们的钢产量也不过是25万吨左右,但是到了今年钢产量预计能够达到45万吨左右。

炼钢最需要的就是煤炭。

但是日本人自己没有煤炭,因此只能是从中国一批一批的买煤炭。

日本人是如此,中国的钢铁企业更是如此。

目前中国有两个很大的钢铁厂。一个是西南钢铁集团,下辖的就是武钢和湘钢。另外一个是太原成立的太原钢铁厂。他们的钢产量随着中国对于钢铁的需求越来越大,也是从辛亥革命时候的十万吨,已经是突破了二十万吨。

这也是需要大量的煤矿。

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很多人都在考虑什么环境,什么雾霾。但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根本就没有时间考虑那些。生存和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辛亥革命的时候,开滦煤矿的产量就达到了170万吨,到了今年煤炭产量就更高,都已经是突破了三百万吨,达到了三百七十万吨。开滦煤矿、井陉煤矿、大同煤矿、西南煤矿集团下辖的湘潭煤矿,衡阳煤矿,以及萍乡煤矿(安源煤矿),这些煤矿目前的产量加起来已经是达到1400万吨以上。

而且在这些煤矿工作的人,已经是达到了十万人。也就是说目前中国有十万煤矿工人。

当然这些只是国家控制的煤矿,那些私人煤矿没有统计在内。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但还是有很多私人煤矿偷偷的开采。也有一些是早些年卖给他们的采矿权,国家还没有收回来。这部分估计也有上百万吨。

但还是不够。

张学文未来五年的计划,到了1920年的时候,中国煤矿产量应该是超过四千万吨。这是最低的目标。张学文希望十年之内,中国的煤炭产量超过一亿吨。

毕竟还有很多地方的煤炭还没有开始开采。

一个是大同,这里的煤炭储备非常多。只不过目前才刚刚整合大同煤矿,产量不高。还有东北,张学文已经开始准备在鞍山地区成立一个东北煤矿集团公司。

东北的煤矿质量在后世是有目共睹的。

只要布局成功,中国的煤矿产量超过亿吨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能够成为几亿吨,都不是不可能。

开滦煤矿在一战之前,一顿的价格还是九两上下。但是随着一战开始之后,价格已经是攀升到十四两,快要翻一倍。在国内用人民币,那都是三十块一顿。

现在是煤炭工业的辉煌期。

利润很高,给政府带来了数不清楚的利润。而且这中间带来一大堆的其他行业共同发展。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能够从中拿到巨额的税收,巨额的利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