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双赢
“陈先生,实在是太感谢。”
陈嘉庚。
他自从回到南洋之后,一直帮助张学文介绍人才。现在长沙大学的不少老师,都是陈嘉庚介绍而来的。那些人可能不是饱读诗书的人,但都是现代学校培养的人。
可能里面没有教授专家级别的,但是在目前中国如此缺乏现代技术的国家当中,当一个大学老师还是绰绰有余。给这些知识能力一般的人开出很高的薪水,张学文是心疼的。
但没有办法。
谁让我们在这方面落后。现在张学文最缺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
不仅仅是如此。
这一次带来南洋商团,张学文相信陈嘉庚的功劳很大。不然中国这么大的地方,这些南洋商团就算挣钱想要回报国家,也会选择自己的家乡。
这些南洋富商,大部分都是广东和福建出去的。基本上找不到从西南五省走出去的。
能够来西南,肯定是陈嘉庚做了工作。
“没有。他们都是商人,就算是来到这里,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投钱。他们是因为看到了西南的发展,看到了这里有商机。不然我再怎么说,他们也不会投入这么多钱。”
巨资。
真的是巨资。
这些南洋富商,有钱的真的很富裕。就如陆佑。
当听闻西南准备要大力发展电力,准备未来五年当中,让几个大城市都能够发电,但是发电机都是要引进。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西南政府准备投资建立一家发电机厂,专门研究发电机,生产发电机。只不过现在缺钱、缺人,所以只能是从小厂开始做起。
陆佑听完之后,当场就拍板,自己投入百万,合资建立西南发电机厂。
而且他只要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弄得张学文都吓着了。现在的所谓西南发电机厂,只是一个小房间。张学文弄了几个学技术的,加上一些工人,组成了几十人的团队而已。给他们一些书籍,让他们研究发电机技术。
发电机这种东西,对于目前的中国还是太高端。
张学文只是想慢慢的发展自己的发电机厂。但是陆佑的意思是,张学文的想法太保守。应该是投入巨资,从南洋那边找几个懂发电机技术的人,给他们高新来到这里。
然后买机器,可以不停地试验。然后生产自己的发电机。
豪气。
陆佑是看上了中国未来的发电厂,看上了未来中国会需要多少发电机。因此才敢于这样投资。看到陆佑如此,其他不少人也是跟风要投资。
以至于短时间之内,竟然有超过两百万的钱,要投入发电机厂。他们的意思都非常简单,他们不希望张学文插手太多。把这个发电机厂交给他们经营。
陆佑甚至表示,只需要一年时间,发电机厂就能够生产第一个发电机。而且他还顺带着要成立一个电灯公司。陆佑准备成为西南电力大亨。
因此张学文当然是同意。
张学文不知道陆佑是如何能够在一年之内就生产第一个发电机,但张学文是非常好奇。因此最后协商的结果是,陆佑和南洋商团合作投入两百万,拿到公司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而西南政府这边拿到百分之三十。提供厂房和土地。
也让张学文明白南洋富豪的资金实力。
“不管如何,陈先生的帮助,子清铭记在心。”
“严重了。”
“陈先生,你既然帮了我们西南这么大忙。我也不好意思让你空手回去。我这里有一个消息,我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但我相信你们做生意的人,应该是需要这样的消息。所以我就跟你说一说。”
如陈嘉庚这样的爱国商人,张学文希望他的财富越来越多。
反正陈嘉庚又不是爱财的人。他的财富越多,他就会拿出更多的财富回馈给国家。因此张学文愿意提点他一下,让他可以挣更多的钱。
“巡阅使,请讲。”
陈嘉庚很认真。
因为陈嘉庚相信,张学文既然是如此郑重其事,那么肯定是很重要的消息。对于商人来说,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消息。你的消息比别人快半步,那么你就可以比别人更加从容的布置。
“欧洲,最近欧洲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对抗也是越来越激烈。我想你应该知道。”
“恩。”
欧洲局势紧张,已经不是一年两年。其实已经有很多年时间。只不过最近两年欧洲那边的对抗是越来越明显而已。张学文很肯定的道:“最近两年英吉利、德国、法国、俄罗斯这些国家都在整军备战。据我们的消息和分析,欧洲大战两年之内一定会打起来。这一点我们有确凿的消息渠道,还有完整的分析。”
“打仗?”
陈嘉庚很惊讶。
“是。两年,西历1914年的时候,一定会打起来的。而且据我们的研究,一旦这一次的战争打起来,很有可能短时间之内无法结束。因为这些国家现在都是工业国,和以前的战争有很多不同。以前的战争,国家的动员能力有限,因此一两场惨败就会投降。但是工业国的动员能力很强。这几个国家都能够轻松动员几百万人的部队。因此我们估计这场战争打的时间不会很短。半年,一年,或许是两年。都有可能。”
“陈先生,如果你相信我。那么你就按照1914年会打起来为前提,布置你的生意吧。”
战争,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灾难。
但是对于不少做生意的人来说,战争是一次难得的发财机会。而且战争很容易出现暴富的机会。聪明的商人一旦判断出战争,判断出战争的走势,到时候就会一夜暴富。
不管是投资金融市场,还是投资其他实业,都有可能暴富。就如一战的时候,美国的很多财团暴富。靠着一战一个个都成为了亿万富豪。
张学文已经把最大的信息透漏给了陈嘉庚。
对于陈嘉庚这样出色的生意人来说,他们可以轻易的判断,一旦战争开始到时候什么东西价格会暴涨,什么东西会受到影响。
只要他在未来两年进行针对性的布置,那么利用一战的机会,成为世界大富豪都不是大问题。
看到陈嘉庚一直沉默,张学文笑着道:“陈先生,今天的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走出这个房间之后,我是绝对不会承认我说过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