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南京政府 - 辛亥英雄 - 随遇而安写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辛亥英雄 >

第52章南京政府

“总理,我们的国库现在是空的。一千银元都拿不出来。”

比起张学文这里动作频频,南京这边的工作已经是陷入了瘫痪当中。甚至政府机构的运转都有很大的问题。以至于有些重量级部门的领导,上任几天之后都跟孙中山辞职。

因为实在是干不下去。

胡汉民这些天一直都是忧心忡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胡汉民被任命为秘书长。地位很高,权力也很大。但整个临时政府现在都瘫痪,他这个秘书长更是什么都做不了。

不可能不如此。

虽然想过南京的情况会很艰难,但真正来到南京之后,情况远比想象的更加差。南京这边并没有多少同盟会自己的武装,但军队人数却是多的惊人。

这里面有光复会的江浙联军,有各地赶来的各种部队。还有一大堆的会党武装云集南京,都在等着南京临时政府加官封爵。

孙中山进入南京之后,短时间之内云集在南京的部队超过十万人。

这么多军队每天的后勤就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军饷更是让南京政府想都不敢想的大数目。现在的南京临时政府不要说是给军队发响,就是政府机构的政府人员的薪水都付不起。

张学文用川湘滇黔鄂五省养活十几万部队,现在都是焦头烂额。天天都在考虑怎么挣钱,怎么节约。临时政府现在只管南京一个地方,上哪里弄这么多钱养活这么多部队。

其实说起来,南京不应该这么穷。

张学文攻破武昌之后,都截留了超过四千万的钱。以江苏的富裕,南京应该更有钱才对。就算南京的国库钱少一点,但应该还是不少的。

可是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之后,南京的籓库没有保护好。里面的钱都不知道被谁给拿走了。其他的好地方,也都被人顺手牵羊拿走。等到孙中山接手,南京国库根本就看不到钱。

一个子都见不着。

就如孙中山刚刚成为总统,有人过来找孙中山批示。孙中山顺手就批示,说拨款十万。可是那个人拿着孙中山的条子要钱,才发现孙中山不要说十万,连一千都没有。

这就是南京的现状。南京临时政府到现在都没有倒台,还是因为张静江这些同盟会给孙中山筹集了一些资金,才让政府机构继续运转。

可是那些商人捐的钱,那才几个钱。没钱什么都干不了。

总统?

看起来挺威风。但军队管你要钱,政府工作人员管你要钱。你要是发不出钱,政府工作人员顶多就是骂你两句,顶多就是不干了。

但是军队没钱,那就问题很大。

这里面可有不少都是会党武装。而且不要认为只有会党武装的军纪不好,那些新军、巡防营改编的军队,军纪也未必就好。

没钱,他们就自己弄钱。一旦让军队自己弄钱,那么就真的大坏。军队如果有本事自己弄钱,那么这些部队就会成为军阀。如果没办法自己弄钱,他们就会变成土匪,开始抢钱。

不管是那种结果,军队没钱后果很严重。

因此孙中山真是急的头发都白了。

“展堂,和日本人谈的如何?”

“他们想要汉治萍公司。”

“这……”

孙中山皱眉。

汉治萍公司,这可是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整个满清百分之九十的钢铁都是汉治萍公司提供。是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成立的。

不过这个公司因为缺钱,借了很多钱,特别是日本商人的钱。日本商人借钱太多,野心也是越来越大。他们想要拿到汉治萍公司。

只不过前些年袁世凯权势巅峰的时候,正计划把汉治萍公司收归国有,让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没有成功。现在孙中山缺钱,准备从日本借款千万。

日本人提出的条件就是拿走汉治萍公司。

孙中山为难。

因为孙中山知道,汉治萍这样的公司是不能随意的卖给外国。特别是目前的汉治萍公司,大都是张学文的控制之下。张学文的代表谭人凤和孙中山谈过。

张学文和袁世凯一样,都是准备把汉治萍公司收归国有,至于欠日本人的钱,张学文愿意慢慢的还。因为那笔钱太庞大,欠款大约两千万。这笔钱张学文现在可是拿不出来。

可就算是拿不出来,张学文也已经准备把汉治萍公司收归国有。

明白张学文的打算,可是现在的孙中山完全是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

他需要钱。

不管干什么都需要钱。现在川湘滇黔鄂五省的报纸,还有川湘滇黔鄂五省革命党人在上海这些地方举办的报纸,都对于孙中山寄予厚望。

都高度评价孙中山。

都指望孙中山能够带领南方各省北伐,彻底推翻北洋军。把孙中山捧到了很高的位置,让孙中山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南京内部,妥协的气氛很浓。

都希望跟袁世凯谈判。

孙中山倒是希望能够和袁世凯一战,然后在谈合作的事情。但想要打仗,就需要钱。所以孙中山只能是和日本谈判。除了日本没有其他任何国家愿意借给孙中山钱。但日本人的条件就是汉治萍公司。

“展堂,你去和日本人继续谈。我找谭兄谈谈。”

“总理,你真的要让出汉治萍公司?我们就算说服了张学文,说服了湖北同志。但一旦事情爆出去,舆论一定会抨击我们。你可要三思。”

胡汉民有些着急。

胡汉民是真的为孙中山考虑。

辛亥革命,其实是民族主义抬头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革命党很多都非常年轻,加入革命党的都是一群学生。他们激进,他们有很强的民族感。

这是一个很敏感的时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