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炼丹炉 - 倒斗见闻录 - 快乐掉进梦里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倒斗见闻录 >

第18章炼丹炉

墓室里没有灯,可是在火把的光亮下,竟然有东西在发光!

谢援朝拿着火把扫了一下,看到了墓室里的长明灯,便想着用火把给点燃,看看墓室里的整体样貌。结果发现墓室里的长明灯竟然一点就亮,于是谢援朝用手摸了摸长明灯里面的灯油,发现一股腥味直扑脑门,仔细问了一下,才发现长明灯里面的油原来是用尸油做的,赶紧于是赶紧把手在土里擦了擦,恶心的不轻。

尸油是古代人为了在墓室里点燃长明灯必须用的东西,因为别的油或者说燃料代替不了,因为尸油是人死后很久,从人身上毛孔里面分泌出来的东西,没啥作用,但是古人发现尸油竟然可以燃烧,而且一旦点燃之后,下雨刮风也不会灭掉,但是用到平常生活中,人们肯定接受不了,而且,尸油并不好提取,像这一个长明灯里面的尸油,就需要用几十具尸体才可以提取这么点,所以后来尸油就备用做了墓室里长明灯的燃料。

点燃了长明灯之后,眼前的景象让二人震惊了,整个墓室大概有三四十平米,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瓷器,珠宝之类的。

最重要的还是在最中间立着的代表金朝时期典型的文物:人物故事镜。

大多数的铜镜,多少都会受商周时期影响,纹饰多为乳钉,圣兽等固定图案。完全没有新意,但是从金代,匠人们不泥古,不雷同,不断的创新发展,终于让铜镜拜托了造型的单一化,内容的同质化。

这面人物故事镜,分为上下两个主题。上半部分以山水画为背景,农夫在地里辛勤耕耘,山顶上两位身着长袍的官员站在茂盛的大树下,指着土地在商量着什么。这是官员在参加春耕时的场景,展现了金代统治者对于农耕的高度重视,也暗藏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

铜镜的下方图案,是两条鲤鱼在河里相互嬉戏的场景。缔造金朝的女真人,本来就是在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生,鲤鱼对于他们来说有种特殊重要的意义和情感寄托。因此,鲤鱼图案和农耕图案相结合,即是代表了金朝统治者不忘祖宗,又代表了他们融入农耕文明的决心。

“我操,援朝!!这个人物故事镜可真是太大了,这玩意要是能弄出去卖了,可值不少钱呢!”刘淮文对着面前的人物故事镜说道。

“你是真不怕死,这玩意目前就在黑龙江省出土过,现在还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当着镇馆之宝呢!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有这玩意。你敢拿出去卖,你可真是厉害。我估计你就是捐献给国家,国家也得把你抓起来,你这不是为国家做贡献,国家的问问你,你这是从哪搞来的文物。傻逼......”

谢援朝像看着白痴一样看着刘淮文说道。

刘淮文满脸通红道“我就是打个比方,再说了,这玩意拿出去也不知道好不好卖还是一回事。”

说着便把这面人物故事镜给装进了背包。

谢援朝无奈的看着刘淮文,也拿他没有办法。

谢援朝打量着这个墓室,发现这个墓室应该就是陪葬室,不大也不小,里面的东西不多不少,但是每样东西拿出来放在古玩界,那都是数一数二的珍品,不能说是稀世珍宝,那也算是在古玩界不是谁都能轻易看到的。

“我操,援朝,你看你看!那是啥!”刘淮文兴奋的冲着谢援朝说道。

谢援朝随着刘淮文的手指着的方向,发现了一件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东西,或者说是不应该是这个朝代出现的东西:炼丹炉!!!

“这个地方咋会有炼丹炉呢?女将军不是没有死吗?那这个炼丹炉的作用是什么呢?”

谢援朝不解道。

“会不会是哪位统治者借着这个墓来掩耳盗铃追求长生?”刘淮文说道。

“不可能,各朝各代哪位皇帝练长生不老丹需要掩耳盗铃的?”谢援朝摇头道。

“奇怪,这玩意在这也不合常理啊,就算是在墓里一般这玩意也是在主墓室陪着墓主人,怎么这陪葬室放了个炼丹炉呢?”谢援朝奇怪道。

“哎呀,别想那么多了,快打开看看里面有没有长生不老仙丹。”刘淮文说着就要动手打开丹炉。

“傻逼,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就是有那玩意还能吃吗...我操!你别乱动,小心里面有机关!!!!”谢援朝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刘淮文已经开始把炼丹炉给打开了。

“我操!!援朝快过来!这里面还真有东西!”刘淮文打开了之后,伸着头往里面看去。

谢援朝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

只见丹炉没并没有仙丹,只有一本木质的卷轴,因为时间久远,也被腐蚀的不成样子了。

谢援朝打开卷轴,卷轴上面的字用的是金朝时期典型的使用的篆体。

依稀可以看到上面写的是史册秘闻四个大字。

“援朝,这是个什么玩意?怎么炼丹炉里不放仙丹,放本破书干啥?难道说墓主人飞升去了,留下了制作仙丹的方法?”刘淮文兴奋的问道。

谢援朝看着刘淮文就像是看着白痴一样道:

“让你好好上学,你他妈非要去非洲挖井!这他妈上面写的字你都不认识,就算不认识字的人稍微懂点历史,就不会问出来你这话。秦始皇那么牛逼的人找寻求长生不老药最后都失败了。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长生不老?”

刘淮文老脸一红,看着谢援朝有些不愉快于是就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

“这本卷轴的名字叫做史册秘闻,应该就类似于史记之类的记载类文献。估计是记录了当时的皇帝群臣和百姓的生活状况和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弄不好呀,就有记录这位墓主人的信息。”

谢援朝打开卷轴说道。

“那你快看看,这里面都记录了啥?”刘淮文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