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大福出问题了?(求收藏推荐) - 重装帝国 - 醉马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装帝国 >

第46章大福出问题了?(求收藏推荐)

苏恒厂外,仅有的一小块空地上,现在停了六七辆人力三轮车,绿色的车身,低矮的车厢,看起来品质就很低档,但是型号明显不同。

老苏正拿着皮尺,一个一个的测量着这些人力三轮车的数据,这是苏易交代他要做的,尽可能多的购买几台市场上的三轮车,看哪家的销量好,把他的数据记录下来。

然后对这些三轮车进行改装。

之所以要量数据,还要看销量,是为了发现那种规格骑车人更舒服,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或许这些因素跟价格比对销量的影响微不足道,但是经济发展到不在乎这些经济差距的时候,性能舒适度等等因素的影响比重就会被加大。

“这个前面就是辆自行车,从大梁的地方截断,然后后面焊接上的车斗。”

“这个座椅跟后面车斗的距离太近了,如果骑起来的话不舒服。”

“这辆车车座子舒服一点,但是前把的位置不对,短时间不觉得,长时间肯定会很累。”

老苏一边测量,一边在笔记本上写,把每款车的参数,优点和缺点都记下来。

然后合上本子,本子上有苏易教给他的新名词,市场调研和产品设计。

买来的电瓶已经运到,市面上有两种电瓶,普通的汽车用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的铅酸蓄电池,前者价格便宜,后者价格比前者贵了一半。

电机更是早就准备好,是从隔壁厂购买的用于洗衣机上的电机,性能并不是多么出众,但是胜在皮实耐用。

蓄电池的尺寸是固定的,宽一点的三轮车座椅下面正好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电机装上齿轮后,直接夹在了三轮车链条中间。

因为试验安装,老苏直接用2.5的铜线连接好电机和电池的负极,另外一根沿着横梁甩到了右侧车把手上。

“需要开个模,做一个新的把手,里面是滑动变阻器,车闸这儿得装一个断点,一刹闸供电系统就停止供电。”

老苏现在是没有办法开模,所以他直接把变阻器装在了车把上,下面衬着一块用小刀削出来的木板。

这也带来了问题,如果需要加速或者减速,必须直接用手滑动变阻器来调节,不能在握着方向的同时进行。

不过好在经过老苏一个下午的努力,最原始版的电动三轮车被他‘研发’成功,试了试刹闸的情况下能断电之后,老苏同志开始试车。

六十伏十二安的电池为电机供能,相当于后世电动摩托车的供电量了。

老苏只是稍微一调节电阻,三轮车就像箭一样窜了出去,

吓得老苏赶紧刹闸然后断电,因为是用手直接滑动变阻器,稍微一不小心,老苏就滑大了。

“这个控制器真的不行,还是小易说的那种好,装在把上。”

试验完毕,老苏喊着刘亭江也出来试了一下,老刘明显比老苏动作轻柔,电动车缓缓的启动,然后缓缓加速。

“这玩意,能搞。”

老刘骑了一会儿拐回来,开始探讨这辆车的不足,

“一刹车断电,车子停下来,你要再松开车闸,还是刚才的电流,车子一下子加速太快,太危险。”

“嗯,小易跟我提的点子,让我买一些电子件,我还想着自己动手呢,看来不行,必须得买配件啊,什么都自己生产我们来不了。”

老苏叹了一口气,他忙活这一下午,其实完全是想证明一下,他苏润南什么都能做,结果试验的结果很打击人。

这样的车,自己玩还可以,想要当商品,肯定不行。

晚上回家的时候,老苏把这件事儿学给苏易听,苏易长出了一口气,

“老爸,你这幸亏没摔着,要是不小心碰到了,咱家可塌了半边天啊。电动车不是你这么搞的,现在应该有几个生产电动两轮车的厂家了,联系一下他们的配套厂,关键的部件我们必须得买。”

苏易没想到老爸这么急,是自己给老爸的压力太大了么?

“比如说这个电控系统,不是装一个电阻能控制电流就可以的,需要探测剩余电量,过充保护,目前我们没有实力自己做,其实直接做两轮电动车也可以,不过现在两轮电动车的市场不大,一年全国的销售量都不到十万台,主要是两轮车是个人骑的,而三轮车是拉货的,可以看做生产工具,你买个机床觉得贵为什么还要买,因为可以帮你赚钱……”

苏易一条一条的把电动车需要注意的方面给苏润南写出来,从上到下写了整整一张纸,老苏这才知道自己想的简单了。

“当然,我们现在还是可以生产你设计的这种简易版的,只需要加一个电控芯片,一个控速系统就行了。”

最后,苏易终于是安了一下老苏的心。

“真行?不是为了照顾我的面子吧?如果真行,我觉得可以节省成本,彭州自行车厂倒闭三年了,库房里还有几万辆存货,买过来之后,直接把后车架切割。”

老苏有点激动,手舞足蹈的说道,

“而且拆下来的后车轮是可以用的,飞轮是可以直接装在电机上的,车斗这部分我们自己焊接,只要给我配几个小工,我一天能焊三十台车,他们几个来了,我们一天能出一百台没有问题。”

苏易点点头,老爸想的没错,估计彭州自行车厂的库存货只要给的价格比废铁价高一些,他们就会卖吧,听说彭州自行车厂倒闭三年来,连医药费都报销不起,轻工局早就要甩掉这个包袱了。

“其实自行车厂那块地不错,比我们原本的利民机械厂要好,靠近市里,就在国道边上,他们的厂房要是能出租给我们就好了。”

老苏想的比以前更长远了一点,现在的苏恒厂,连摆放几台三轮车都摆不下了,更不要提增加一条纯手工的三轮车生产线。

“老爸,我们现在定位的就是组装企业,等有了销路之后,再想着自己生产,自己发展,到时候,你要是也想生产摩托车,咱就造摩托车,你要是想造手机,我们也可以生产手机,当然,造电池更好。”

苏易脑海里灵光一闪,电池,就要有充电器,一种小巧好造,瞬间遍布全国的产品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这个东西可以说是低成本,大销路。

“老爸,这次你来的朋友里面,有会做模具的么?木模工?”

脑海中的记忆都是零零散散,只有用到一些东西的时候,才能想起这方面的信息,比如模具。

记忆中应该是88年,宝岛的富士槺公司就在大陆的深城建厂,为其他企业做代工。

98年,苹果还没有发布手机,甚至摩托罗的手机也还没有在大陆流行起来,富士槺应该还没有为摩托罗开展手机代工业务,那么只要自己抓紧布局,说不定能从富士槺手里抢那么一点业务。

世界第一大代工厂的业务,抢一点,就足够作为制造加工业的现金流补充了吧。

最不济,作为工厂的品牌,某一款商品能做到只要一看见这种商品,就想到你这家工厂,这个口碑才算是做到极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