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改制福地成
众多的人口在原有三城已经比较密集了。
因此,在文明历81年由原九大聚居地首领带领围绕三城又筑起了九城,将盘古界开发了2.6万平方公里。
余下的1万平方公里被盘刀划为2块作为猛兽生存地供盘古界少年试练用。
庞大的人口,数以百计的超凡级强者,使得盘古族的气运提高百倍。
受气运巨增的影响,天道分身对盘古界的掌控也更加顺畅灵巧。
现在随着盘古族对盘古界的开发,盘古族气运已经渗透了3万平方公里土地。
异族进入气运之地就会触动气运厌恶,天道分身就可以讯速自动的感知到入侵者。
但宠大的人口数量也使得很多问题日见尖锐,从气运上就可感知到,已经有不少盘古族人对现状的不满。
长久的和平安宁早就使得他们忘了自己生存在一个施行森林法则的大环境中。
这些,从逐年递减的灵谷产量就可看出,偷工减料、偷奸耍滑已成为普遍现象。
是时候进入私有制了,只有私有制才能调动人们最大积极性。
文明历105年3月,经过4个多月的商讨、争议,私有制正式实施。
各家各户按人口分给土地(土地不得买卖)、工具、牲口,允许族人以三十户为标准自行组建村庄。
族人的生产产出可以卖给新组建的商会换取修练用的碎灵石。
碎灵石是开采灵石挖出的衍生矿,具有微弱灵石,适合凡境修行。100碎灵石与1下品灵石相当。
为保证儿童的教育,由新组建的民政安排在每个村庄建立学堂对3至7岁的幼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每一百个村庄组建一个镇级交易市集,方便族人兑换物资,设学校教育、指导8至12岁少年学习修练。
在九城设立学府,集中教导每城管属区域内13至17岁的青年。
三大核心城设立学院,选拔资质优异的具有开脉潜力的18岁以上成年族人重点培养。
这些学生在校生活、修练均由族群调集充足的物资免费供给。
除了12座城由原来的开脉强者担任,其余各镇均指派一名开脉境初期镇守。
另设立文明殿将武者排位、武技研究队、功法推演队纳入管理,使其正规化,同时还负责民政各级机构的监督、奖励、处罚。
暂时商会会长由盘灵担任,盘山、盘鸣分别担任民政和文明殿殿主。
方案一实施,在盘古族中立即引起了广泛热议,接着是近呼百分百的响应。
于是,经过三个月的各级选址,民众自愿筹备。
收割完最后一批灵谷的盘古族人又一次进行大迁徙。
在新的地点开启他们新的篇章,为更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
迁徙很快,毕竟妇幼都有千斤之力,不足一月就全部到位了。
之后就是建房、领取田地、建设村庄、修筑学堂。
但是,这些都不用迁徙者担心,一切都由不愿迁徙的家庭出人出力,包括路道铺设、田地灌溉渠道。
他们只需要在自己的田地里准备耕种就行了。
闲下帮助修筑民政还管饭发工钱。因而,迁徙者们最先拥有了私人财富,引起大量的族人不满。
但肖衍不为所动,反而更加加大迁徙者的奖励,引得部分不原迁徙的也迁了出去。
初步稳定后,就是各级民政、文明殿的服务人员选拔聘用,所有学堂、学校、学府都选用那些上了年纪的老战士,特别是起家初的那2000多武者。
虽说百年过去了,但他们都在天露之雾的帮助下成为炼神武者,寿命达到300,还能活100多年。
只是潜力耗尽没有晋入开脉境的可能了,而以后的争战都是超凡级的争斗,他们大多都退了下来耕田种地了。
现在以他们作骨架组织一批表现良好的武者教导孩子,可以将前辈的创业艰辛历史和奋斗精神传承给孩子。
肖衍一直坚信,只有不屈不饶有深厚历史底蕴传承的民族、族群才能够屹立在灵性海洋,不被淘汰。
教育是重中之重,孩子才是族群的未来。各地民政考核中孩子的成长占一半比重之多。
文明殿选用人则是以原五大军团士兵为主组建,他们接受了最多的军伍训练,能够保证命令的执行度。
商会变化不大,依然是原后勤保障的那一批人,只是现在纳入文明殿的监督之中,保证不出现贪腐现象。
同时,针对私有制可能出现的问题,一部规范盘古族公民的法典《盘古公民民法》一并推出。
通过气运变化可以知道,在刚开始迁徙时盘古族抵触是比较大的。
特别是不迁徙的要给迁徙的准备好一切,而自己在城内的住房还得以的按年出钱购买,民怨很大。
但随着两年后一切安定下来,盘古族气运如吹气的气球般的涨大。
尤其是《盘古公民民法》的颁布,象征着盘古族进入了法治篇章,完善了文明的进程。
待气运稳定下来,盘古族气运已经将盘古界完全渗透并以盘古界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蔓延。
在盘古族气运渗透盘古界那一刻,肖衍心里灵光一闪, 这就是福地了。
从这一刻起,肖衍可以在盘古界外调用气运作战,也可以借气运为通道将自身力量降临到族人身上,帮助族人打击敌人。
在盘古界成为福地那一刻,天道分身晋级,撒下无数精纯至极的灵气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