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福生离开 - 重生之农门奸妃 - 小小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9章福生离开

只是小夜子,你们猪了野猪都不会收拾完了再扔进来?

一想到待会儿爷会亲自做了东西给杜姑娘和爷自己吃,而他根本就不要想会吃到爷做的,就算爷肯做,他也得敢吃才是。

再有那些躲在暗处的家伙们,虽然看似他跟着爷有吃有睡比较轻松,可这要忙活十几人的晚饭也不是件轻松的事。

明明他们都可以吃自带的干粮,偏偏在山洞时要‘好心’地将他们带的干粮都给了白鼠王它们,看来那时他们就是存着这个心思了呗?

冷啸玉又是叹气,又是哀怨,总之在心里把小夜子他们骂了个狗血淋头,他其实才是那个劳碌命吧。

躲在暗处的小夜子弯了嘴角,从小一起长大,他怎么会不懂冷啸玉那点心思?自然猜得出他心里的怨念,可再怨念又如何?他又不会真放着他们这些人饿着不管就是了。

冷啸玉将野猪收拾出来,肉也分成一块块地装在盆子里,当初搬家时这些东西都没带走,除了落了些灰,倒也方便了不少。

又将灶内的火生上,只等着爷来亲自下厨了。

调料出门时也都带着,当时杜雪巧还当他们会在山上现抓猎物烤着吃呢,不过,有的吃也就不挑在哪里吃了。

当燕福生将一条烤的香喷喷、油滋滋的猪大腿递给杜雪巧时,杜雪巧二话不说拿过来就啃。

燕福生也拿了另一只大腿跟杜雪巧一样地啃了起来,只可怜冷啸玉闻着香喷喷的烤肉味,还要去张罗十几人的伙食。

野猪比家猪要小上很多,大腿也不如家猪的大,不过这样一只猪腿还是让杜雪巧吃的饱的,这还是杜雪巧重生后食量变大的缘故,不然这么大一只猪腿她根本就吃不下。

燕福生只吃了半个就饱了,坐在那里端着一杯茶慢慢地喝,对于杜雪巧的捧场他还是挺开心的,毕竟当初想着学厨艺也是想要做好吃的给杜雪巧吃。

吃过之后,两人回屋子里逗猫,冷啸玉也把一大锅猪肉块炖好,猪肉都切成拳头大小的块,里面加了盐和简单的料,反正就这么做了,爱吃不吃。

等猪肉都熟了之后,冷啸玉用筷子叉了两大块肉回屋子里慢慢吃去了,虽说受累了点,可比起外面藏着的那些,他这样一口猪肉再就着点小酒的日子真是美的要冒泡了。

反正那些人看着也出不了事,冷啸玉就把随身带着的一个小酒葫芦翻了出来,边吃边喝,别提多美了,把悄悄拿了块肉还要躲回暗处偷偷地吃的人都恨的牙根痒。

明明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怎么就他被爷挑了随身跟着?他们这些却要躲在暗处不见天日,只有在没人或需要就近保护的时候才能在爷的跟前露个脸,有什么好吃的他们也只能看着,看他那得瑟劲,等将来回了京城,找机会可得跟他练练才行,嗯,想必哥几个都是这意思吧?

黑暗中,交流下彼此的眼神,再瞧瞧歪在床上,翘着二郎腿,吃的无比惬意的冷啸玉……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吧!

虽然最终燕福生没能如愿地赖在杜雪巧的屋里重温一下当日同床而眠的旧梦,好歹是把杜雪巧哄的高高兴兴,对他也只是娇羞地白了一眼,没拎着衣领给扔出去,这样燕福生就很满足了,大不再接再厉就是了。

原本,燕福生还打算在杜村住几天,之前是打着郊游的旗号将杜雪巧哄出来,虽然最终目的是去看了宝藏,也成功地看到杜雪巧面对宝藏时的惊喜,可到底没有真正郊游过。

燕福生就想着再住几天,带杜雪巧到处走走,虽然这里的山啊水啊,杜雪巧都熟的不能再熟了,可如今跟着她一同游览的人不同,意义也不同,想必她也会高兴吧。

结果,第二日天刚起来,就听冷啸玉来禀报,皇上听了永和府海贼被剿后,对五皇子大加赞赏,厚厚地赏赐了,并命他即日进京受赏。

再有,还带来皇贵妃的话,让他进京时低调些,别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往回带。

听这话,燕福生哪里还不明白是有人将杜雪巧的事给传到他母妃那里了,很可能皇上也听闻此事了。

但他想早晚杜雪巧的事都是要公开的,既然都知道了他也就不藏着掖着,干脆就带回去亮亮相,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把杜雪巧的本事跟母妃说说,想必在得知杜雪巧很会赚钱之后,皇贵妃也不会太为难她了。

反正他才十二岁,就算要选皇子妃也还要等两年,趁这两年他再想想办法,反正不能委屈了他的雪巧姐就是了。

这两年先把杜雪巧带在身边,让她多学学规矩,学学怎么讨好母妃,就算不能成为他的正妃,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也没人敢给她小鞋穿。

可当他把要回京的事跟杜雪巧一说,杜雪巧却摇头,“我先不跟你回京城了。”

燕福生一听急了,他把他和杜雪巧的未来都勾画好了,可她这里却不买账,让他犹如一记重拳击在棉花上,想气都觉得无力,又怕好不容易才对他敞开心怀的杜雪巧再跟他翻脸,还不敢说重话,只能小心地问杜雪巧的意思。

杜雪巧当然不会说她是想要等彭大将军回来再去京城,免得这只煮熟的鸭子再飞了,只说她这里还没准备好,而且再过几个月就是她爹娘的忌日,她想要祭拜了爹娘再进京。

燕福生也没活好说,杜雪巧的爹娘过世不到一年,按说是要守孝三年,他也说不出让杜雪巧做个不孝女的话,只能扮委屈、装可怜,偏偏杜雪巧是硬下心肠,说什么也不肯松口。

回到永和府时已是下午,收整行装的事都由手下准备,燕福生只是跟着杜雪巧身后软磨硬泡,杜雪巧却根本鸟都不鸟他,闹的燕福生好不丧气,最后恨恨地扔下一句:“你就是没把爷放心上。”

之后,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带人出了永和府。

杜雪巧张张嘴,还是没说出挽留的话,人家皇上想儿子了,她可不敢说舍不得让燕福生回去的话。

何况,燕福生离京日久,那个不安分的三皇子在京里还指不定给他制造了多少麻烦,也是他该回去收拾收拾他的时候了。

反正不过几个月了,只要彭大将军回来,彭夫人一家就会搬到京城去了,她这些日子再加把劲,到时彭夫人一定会邀她一同进京,到时还不见面了?

之后的日子,杜雪巧也没闲着,冷啸玉一家还是留下来了,冷婶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着她和杜春的饮食起居,细心的不得了。

杜雪巧每日除了去彭夫人家里跟干娘拉拉近乎,大多时候也就待在家里做衣裳,等他们进京时天就冷了,现在开始做,等到京城时刚好可以让燕福生穿上她做的新衣,还有杜春也要穿的体面,不能让他觉得到京城就低人一等。

至于和杜木田合作染布的事她也没去管,反正有燕福生派人去安排她也没什么可担忧的,永和府总是要离开,这里就算置下再多产业也带不走,还不如等到了京城再谋算吧。

还有就是偶尔跟着冷婶学学厨艺,虽然不擅长,可也不能总做的让人食不下咽才是,想想燕福生那学了没多久,却像模像样的好手艺,杜雪巧深感内疚,看把人家五皇子给逼的,为了一口吃的容易吗?

转眼到了重阳节,这一天永和府由知府牵头,办了一个赏菊诗会,请的都是当地有名的学子,还有一些乡绅,由当地的几位官员和才高德重的乡绅们做为评判。

杜春也收到一张请柬,回来后就皱眉不展,看的杜雪巧跟着也直皱眉。

“不想去就不去了,看把你愁的跟个小老头子似的。”

为杜春把打结的眉头展平,杜雪巧才满意地点头,她的弟弟就适合没心没肺地乐呵,这愁眉苦脸的表情还是不做的好。

杜春不皱眉了,改叹气,“姐,你不知道,我们书院被请去的学子都是才学出众的学兄,请我去也多半是看福生哥的面子,我若不去了,岂不是给福生哥丢脸?”

杜雪巧才不管丢不丢燕福生的脸,只要丢的不是春儿的脸就行,她又不指望杜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当初送她进学的初衷也不过是想让他多读书,懂得是非曲直,别再如前世那般成了纨绔就好。

可看杜春这意思,还非去不可了,想想不过才九岁的娃,既然请他去的人是看在燕福生的面子,应该不会难为他才是。

这样一想,就给杜春收拾打扮一番,准时让冷啸玉送他过去参加赏菊诗会。

杜雪巧闲着无事又拿了做了一半的新衣到后院去缝。

自从大猫来了家后,鼠小弟成天都喜滋滋地跟在大猫身后转,大猫敢怒不敢言,若是被鼠小弟缠的紧了就轻轻一巴掌把鼠小弟给扇边上,再爬起来的鼠小弟也不恼,再跟着大猫身后如胶似漆地,看的杜雪巧直乐呵,不管鼠小弟最终美不美满,至少努力过了也没什么遗憾,而她能做的就是给鼠小弟制造机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