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回街坊邻居议论声
王玉龙等人来到华山脚下之后,向欢送门人弟子的万峰死了别,然后便踏马行车而去。
由于牵引马车的马匹,速度比不上王玉龙他们那三匹宝马。纵使马车快马行进,王玉龙他们所骑的那三匹马,也是悠哉悠哉缓慢而行。
他们离开华山时,还是午时过半,可当他们到达大兴府时,都已经是一更二点过一刻了。
当他们彻底到达朱雀镇的黄府玉宅时,就已经过了二更天,而且也都已经是二更一刻了。
而他们刚走进朱雀镇,王玉凤便俯身下马,牵马步行。
见王玉凤下马,王玉龙和王玉会兄妹二人也纷纷下马。
王玉会忍不住开口道:“这终于是要到了。”
坐在马车中的四人,听到王玉会的声音,纷纷掀开轿帘,探头而出。便见到,那兄妹三人牵着马匹,朝着马车前方走去。
卫嫣心中忽感疑惑,便开口询问道:“凤妹妹?你为何下马?难道是快到了?”
“还没有?”王玉凤摇了摇头,继续道:“这再往前走几步,便是主街道。我下马是为了方便与那些街坊邻居和街上的往来之人打招呼!”
卫嫣问道:“在街上之人你都认识?”
王玉凤回答:“只要不是新的外来客商和新的外来人口,基本上我都认识,而且大多都是长辈。我要是在马上与他们打招呼,那是极为不敬!”
三人三马,一起一起走到了两辆马车的最前面,三人三马,一字排开,并肩前行,走在宽敞的大道上,也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就这样,所有人都一起进入了朱雀县主街。
今天是腊月廿七,年关将近,即使是在朱雀县的这些街道上,也是热闹非凡,众人齐欢。尤其是到了晚上,虽说并没有人购置年货,可是大街小巷,杂耍卖艺的,客舍茶馆,说书唱戏的,以及走南闯北,商旅行脚的,也都是不计其数,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各种小吃与小摊,还都未曾收摊,继续做着买卖。
刚一走进街道,王玉凤便向街边的众人打个招呼。
“张伯张婶,都这么晚了,你们还不收摊呢?”
“原来是凤姑娘呀?之前就听说你回来过,可后来又听人说,你又跟京城中的几位贵人离开了。你这是去了哪里呀?”
“我随着义兄和义妹出了一趟远门?李叔李婶,这么晚了你们还在街上买东西呢?”
“是呀,凤女子!这不眼看着要过年了吗?晚上吵得也热闹,反正在家里也是无事可干,睡又睡不着,还不如出来逛逛,打发打发时间了!”
“那你们也不要逛的太晚了,这晚上也是挺冷的!”
“女子放心,我们逛不了多久就回去了!”
“唐奶奶,这么晚了,你还出来呀?你腿脚多有不便,都是大晚上的,小心点儿!”
“啊?原来是凤儿呀?放心吧,有我孙女莲儿搀扶着,不会有事儿的。这将近年关,我听说晚上的街道甚是热闹,便让莲儿带我出来瞧瞧。我都这把年纪了,看一年少一年。”
“唐奶奶,这是说的哪里话?您可要长命百岁呀?莲儿!照看好奶奶!”
“凤姐姐放心,没事的,有劳姐姐挂怀了。”
“这两日我都会待在家中,还是和以前一样,有事记得来找我。”
“谢谢姐姐,我一定会的!”
……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傅彦和章靖听到后面跟人打招呼的声音,便让那两名马夫放慢了赶马的速度,并掀开车帘,欣赏着这条街道上那美妙的夜景。看着来往的人群,瞧着略显繁华的街道,又体会着这极为质朴的风土人情,心中既是感慨万千,又充满了无限憧憬。
他们在向马车后方瞧去,见王玉凤很是热情地跟街上众人打着招呼,而那些人也都是兴高采烈地回应着。
身为陛下的近升将军,早已看惯了世间的喧嚣繁华,也早已习惯了官场的虚伪与逢场作戏,也更是尝遍了世间人情冷暖。现在不食人间烟火之处,却是如此质朴自然,这里的人看上去也是那般热情周到,好像是从不与人结怨。
看到这一切,他们都不尽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而且还在继续默默地体会着,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一行人就这样走走停停,一路前行,原本只需要一盏茶时间,就能够到达黄府玉宅,可他们硬是走了半个多时辰。
在前行的路上,王玉凤还在继续打着招呼,接受着众人由衷地夸赞。
“张伯!都这么晚了,您怎么还不回去休息,还在折腾人呀?”
“原来是凤丫头回来了呀?我之前就听说你回来过,我去找你也未曾见到。并且见到你家房屋正在装修,我起初还以为你转卖了,后来我才得知,是有贵人帮你修缮。”
兄妹三人牵着马,一起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修缮我家房屋的,是我父母的结义兄妹,也是我的义父义母,更是我未来的婆家。”
“丫头,你许婆家了?”
“是啊,张伯。我们两家小时候就有婚约,是我父亲母亲在归隐之前就已经许下了。现在我们都已长大成人,如今我亲生父母都不在了,而我又对未来夫君极为有意。我那婆家怜悯我丧期未过,便暂时认我做了义女,让我能以合适的身份存活于世。”
王玉凤望向王玉龙。
“张伯,这便是我未来夫君,也是我现在的义兄。”
陈玉凤在说这话时,更是掷地有声,周遭之人自然也是听得一清二楚,也都纷纷围了上来。
“我说凤丫头,你们可真行呀,你既然从小就有婚约在身,还把我们这些人给忙得死死的。”
王玉凤回道:“之前我们只是有婚约,但是从未见过,我也不是满意这份婚约。直到几个月前,我亲生父母在京城遭害,信得我未来夫君兄妹相救,方才逃过一劫。后来经过长时间接触,你觉得他是个值得托付终身之人,便打算咽下这份婚约,与他携手白首!”
这俗话说得好,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既然人家是早有婚约在身,又是郎有情妾有意,他们虽是街坊邻居,可毕竟只是外人,又怎能横加阻拦呢?
于是,众人也都到来纷纷祝贺之声。
“那就提前恭喜你了,凤丫头!祝你们百年好合!”
“是啊,凤丫头!祝你们永结同心,恩爱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