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回久别重逢去故地
用过早膳之后,王婷和万诚二人分别歇下,王天与王婉便是去了军营各处视察,继续安抚各处军民百姓。
带到王婷和万诚的二人休息好醒来之后,已是三日后的正午。
而最先醒来的,当是王婷。
而且王婷还来到了王天和王婉的营房。
王天和王婉二人见到王婷进账,也甚是欣喜。
王婉不由兴奋道:“你可算是醒了,你可知你睡了多长时间吗?”
王婉回道:“这都已经三日三夜了!”
王婷闻言顿感惊讶道:“啊?我竟睡了这么长时间?那师兄呢?他可曾醒来?他又睡了多长时间?”
王婉假装疑惑,故作不解,然后随口问道:“师兄?你说的是哪位师兄?可是跟你回来的那位?”
王婷立即显露出一副嗔怪地神情道:“二姐姐!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在这儿除了我管他叫师兄,还能有谁?你何时见过我叫你们为师兄师姐的?”
王婉随后忍不住笑道:“幸亏你俩是分开歇息,否则我们也定会以为,你俩会发生些什么?”
王婷随后又忍不住质问道:“你说我跟他?这怎么可能呢?我告诉你二姐姐,那师兄就是个混蛋,我跟他这一辈子都不可能!”
王婉很是意味深长地说道:“我说三妹,话可不要说的这样满?未来之事,谁也不好说。”
王婉又是转念一想,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不对!不对不对不对。你俩是不是真发生什么了?是他强迫于你?还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王婉这话说的意义未明,也是意味深长,然而王婷却是深知其意,声明其理。
随后,王婷便立时怼道:“二姐姐,你胡说什么呢?你说我跟他?会发生那事儿,那就更不可能了!反正本小姐对他,没有任何兴趣,也不会产生任何兴趣。反正……反正就是普通的师兄妹关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王婉闻言望了一眼王天,这二人彼此相视一笑,也没再多言。
然而就在这时,却听到万诚一声大叫。
“父亲母亲!”
听到万诚大喊,王天、王婉和王婷兄妹三人,立即来到了万诚歇息的营房。
走进房门,三人便见到,万诚穿着一身乳白色的睡衣睡裤,直直地端坐于木床中央。
王婷见状忍不住气愤道:“我说万诚师兄,没事儿,你鬼叫什么呀?”
王天也忍不住上前询问道:“师弟!你这满头大汗的,这是怎么了?可是做噩梦呢?”
万诚语气轻缓道:“也算不上什么噩梦,只是梦见了我的恩父恩母,还有恩姐,心中深感忧伤而已。”
王婉开口问道:“那他们现在何处?可要我们帮你寻回?”
万诚顿时心怀愧疚道:“只因我幼时无知,得知自己是被其拾捡而来,就决意离家出走,去寻亲生父母。可不料半途遇到劫匪人贩,受尽折磨,后来心得师父出手相救,这才何其有幸,习得一身本事。”
王天闻之,虽知这是别人的伤心事,不该继续提起,可是他也想助其一臂之力,尽力帮忙,已报对王婷这几年的照拂之恩。
于是,王天就开口问道:“不知令尊令堂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可有画像?”
万诚回道:“不瞒师兄,师弟五岁时便已出走,而且当时年幼,原本就记忆模糊。如今又是二十来年过去,所有一切,都已不复记得,只是在意识当中有他们的存在而已。”
王婉随后言道:“这可就有些难寻了。不曾想,师弟跟我那失踪多年的弟弟一样,也是一位可怜之人。你先不急,慢慢想,无论何时能够想起来,都请务必要告诉我们。只要我们都能够帮得上忙,也一定会尽力而为。”
万诚随即心怀感激道:“那师弟现在辞旧,先行感激各位了!”
王婉言道:“师弟说这话就客气了。一来,师弟,照顾我家三妹多年,出于感激之情,我们也定当尽力。这二来,你我师出同门,同气连枝,也理应互帮互助,相互携扶。所以师弟不必跟我们客气,不管你有任何要求,需要我们帮忙满足的,都尽管提来,我们也定当尽力而为之。”
万诚点头应道:“好!我就听你们的,以后不管我有任何需求,都会毫不客气地跟你们说,你们都请放心。”
王婉随后叮嘱道:“你们俩都睡了三日三夜了,师弟,你还是赶紧起床吧,待会儿一块儿用午膳。”
万诚随口应道:“好的,师姐!”
待到王婉和王婷二人离开之后,王天确实留了下来。
王天转念开口问道:“对于家人之事,你真的是一点儿也想不起来?”
万诚一边患者衣物,一边细细沉思。
“我刚刚想起来,只记得,在我家左右,有一处饭庄,有一处书院。至于其他,由于年代久远,当时又很年幼,需得慢慢细想。”
王天言道:“这个不急,反正是来日方长,你慢慢细想也是无妨,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你能够想起来,都烦请随时告诉我们,我还是那句话,只要能够帮得上忙,我们一定尽力而为。”
万诚点头不语,随即二人就一起去了军膳堂。
午膳间,王婉突然开口提议道:“夫君!如今正好三妹回来了,不如我们一起回黄府玉宅去小住一段时日,我想缅怀一下过去。而且这次攻打京城,也算得上是九死一生,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倘若我真的回不来,去看一下,也算是做一个最后的诀别。”
王天却是忍不住责怪道:“夫人这是说的什么话?我们大家都会安然无恙,平安无事的。”
王婷也附和着道:“是啊,二姐姐!该死的!应当是东方怀名才对,而非我们这些正义之士。”
王婉随即忧思长叹道:“可这世事难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王天随即应道:“那行,明日我们兄妹三人就一起出发,前往黄府玉宅。”
然而就在这时,却从门外传进来一个声音。
“你们在此用膳,怎就不叫上我?”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