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没时间解释了,快抱我 - 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 - 崔璀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24章没时间解释了,快抱我

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也说不出具体怎么了,感觉跟大刘可能要崩。”兔子在微信上说。

我还在加班,跟对方谈一份协议,噼里啪啦敲键盘,恨不得是对方的脑袋。

“你可能是饿了。”我见缝插针,没头没脑地回她一句。看了一眼屏幕上的时间——20:22,该吃晚饭了。

“唉……”她叹了一口长长的气。

兔子是我18年的朋友——当我们已经开始拥有十几年的朋友时,没错,我们都已经为人妇和为人母了。

兔子和大刘在一起差不多有8年了。最开始的一两年,我每次出差路过青岛,跟他们俩吃顿饭才算回过老家,辣炒蛤蜊、炭烤鱿鱼,还有一提啤酒。大刘比兔子大4岁,我们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是公司最年轻的高管了,饭钱、酒钱都是他掏,我们一众小女生毫不介意当电灯泡,眼里只有烤鱿鱼。

他干干净净、斯文和气,活生生就是亦舒笔下的“家明”,最重要的是,他特别有“大局观”。

兔子嘴快脾气直,初入职场常常好心办坏事,落得一肚子委屈,噼里啪啦地吐槽。家明,哦不,大刘总是静静听着,喝口水(对,他很少喝酒)。

“这事儿你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吗?我们愤怒是因为自己无能。如果你对自己更有信心一点,掌控力强一点,根本不会有情绪。”

“她根本不当责,没有做该做的工作。你们这样不行,会出问题的。”

“早跟你说过,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跟人赌气,而是把事情做好。”

……

那时的兔子很吃这一套,每次都会从刚开始的义愤填膺中冷静下来,眼巴巴地望着大刘,最后怯生生地开口:“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啊?”

我们都渐渐长大,在职场中一路冲杀。年轻是很好的,恨不得一天之内学会十八般手艺。有时候猛然一抬头,一晃已经过去一年。时间带来很多道理和经验,它们坚硬如铠甲,可以让我们在江湖上站稳脚跟;时间也会淹没很多感受,它们太柔软,不适合“丛林法则”。可是你知道,那些柔软的,是海风的咸味,你想去闻,永远都能闻得到。

上一次通电话,他们的孩子已经2岁了。兔子从一线员工一路升到了高管,通电话的时间对我们来说都越来越宝贵。他们是标准的新中产阶级家庭,条件富足,各自前途光明,只是兔子的声音有时会让人有点儿心疼。

“我现在承受的,比以前多太多了。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做管理是那么辛苦的事。上百人的团队,每个人都有点事情,外企的规矩又多。孩子那么小,周末想好好陪她一天都很难得。常常觉得,自己竟然能扛得下那么多事情啊,怎么还没有崩溃啊。”她还是跟以前一样,倒起苦水来噼里啪啦的。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大刘呢,他怎么说?”

“大刘……”兔子说,她的语气有点儿困惑,“他肯定还是那些话。”

有些念头在我脑袋里动了动,也许兔子需要的从来不是那些道理?

“还记得我以前念叨的那些事儿吗?跟现在比起来,那哪是事儿啊。现在呢,我也没什么事情想问大刘了。有时候,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话。”

“你跟大刘怎么了?”

“倒也没怎么,就是觉得不对劲,但是也不知道到底该反驳什么,人家明明讲得句句在理。”兔子说,“我只是觉得,怎么说呢,我们有点儿远。”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写道:“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我是在越南岘港的海边翻到这句话的,那里的海风跟青岛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一吸鼻子就能区别出来。

想起了很多年前,兔子听大刘讲道理时眼巴巴的表情。

跟兔子的谈话没头没尾地结束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那天处理完协议,回家太晚了,核桃困得四仰八叉,迷迷糊糊跟我说:“妈妈,我们玩一玩吧。”我亲亲他的额头,嘴唇还没离开,他已经掉进了梦里。

早上炒了酱瓜鸡蛋,他吃得摇头晃脑,很满足。我看着他咂巴小嘴,心里就已经饱了。吃完早饭,我赶着换衣服出门,他眼巴巴地跟在后面:“你要走了吗?我们玩一玩,你再走吧?”想了想,又说,“我跟你去公司玩一玩吧。”

姥姥刚好来接他,听到这个,忍不住担心:“今天变天了,如果你跟去妈妈公司,待会儿姥爷接你回来,路上很冷哎。”

我也有点儿焦虑。一整天的事情已经排满了,肯定没时间顾及他。怎么办?我想跟他商量商量:“妈妈今天真的很忙,没时间照顾你。你跟姥爷、姥姥玩吧。爸爸妈妈晚上再回来陪你,大人白天都是要上班的。”

他只是仰着头看我,眼珠明亮,像一只小鹿。

忽然之间,想明白了一些事。我蹲下来抱他:“妈妈知道了,你想去妈妈公司,因为昨天妈妈没有好好陪你,你想跟妈妈多待一会儿。”

他撇了撇嘴。真是委屈啊!我心想。

“那我们多玩1分钟吧!”听到这一句,他又高兴起来,用力点头。

姥姥还是有一点担心:“你上班要迟到了吧。你走吧,他没关系的。”

“核桃是太爱妈妈了,才会这样对不对?”我摸了摸核桃的脑袋,“你在家玩的时候,一定很想很想妈妈,妈妈回来得又那么晚。”

核桃立刻点了点头,高兴起来。

“妈妈爱你。”走的时候,我们拥抱了一下。他软乎乎的。

时间里藏着一个秘密,从我们孩童时候起,就没有变过。那就是感受。

小朋友摔疼了,身边的人忙不迭地念叨:“早就告诉你,别跑那么快。”

可是,疼得眼泪汪汪的孩子哪里需要这些道理呢,你只要抱抱他:“你肯定好疼,宝贝。”

也许兔子和大刘的问题也出在这里吧?我想。

当对方说起自己的情绪和苦恼时,我们常有的第一反应是分析原因、讲道理。也许我们是要帮助对方,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我们正借用道理把对方的情绪拒之门外,“我不想处理你的情绪,这和我无关”。所以我的道理还是我的,你的情绪还是你的,我没有走向你,也没有真正帮助到你。

也许兔子最想跟大刘说的那句话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的道理和我的感受。”

或许我最想跟大刘说的那句话是:“来不及解释了,快抱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