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人缘真差劲 - 盛唐之刺遍江湖 - 青藤木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61章人缘真差劲

郭乐率领一只“钩枪兵”,径直奔向吴元济的将军府。

钩枪兵,这是罗家军里“精锐的精锐”,士兵们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棒小伙子。

钩枪兵是两人一组,一个使钩索,一个使长枪,战斗的时候互相配合。

如今在没膝的积雪中前进,他们也采取“两人配合”的方式,互相扶持,互相鼓励,一个人摔倒了,另一个人赶紧拽起来。行军速度,比别的部队都要快。

对于沿路的小股淮西兵,或是发生的其它战斗,他们一概不理,径直奔向将军府,任务是明确的:活捉吴元济。

……

拐过一条宽阔的大街,郭乐发现前面有一个人。

这人身材矮小,站在积雪里,正艰难的向前迈步,浑身滚得象个雪猴儿一样,前头的士兵一眼就认了出来,向郭乐报告:“郭将军,那是无阳子道长。”

郭乐走到前面一看,果然是无阳子,他不禁哈哈一笑,“这种天气,可苦了老道了。”

无阳子气喘吁吁地奔过来,几个身强体壮的士兵赶紧过去扶住他。

“道长,辛苦了。”

“郭乐……快,吴元济还在府里,快……”

“太好了。”

“郭乐,前天吴元济在将军府的东北角开了个小侧门,注意别让他从侧门跑了。”

“哦……好的。”郭乐把手一挥,下达命令:“立刻包围将军府,注意东北角的小侧门。”

士兵们迅速分成两路,直朝着将军府包抄过去……

……

且说吴元济的将军府,建造得非常宽阔,就象一座小城一般,院墙高达两丈,上面可以通行人马,四角都有敌楼,大门高一丈,厚一尺,用圆木之类的重器都撞不开。

当城内战斗打响之后,将军府里并不知道。

因为吴元济怕部下叛乱,所以把将军府修得高墙深垒,防守严密,但这也有个缺点,就是隔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再加上今天夜里风雪呼啸,因此,直到罗家军都包围了府衙,府里的防守士兵这才惊觉。

呀……敢情敌兵打进蔡州了。

赶紧报告吴将军……

……

吴元济听到士兵报告说,官军打进到府衙门口了,他开始并未相信,后来听到外面呐喊之声,这才吓出了一身冷汗。

我艹……怎么这么快?

应该说,这些日子以来,吴元济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老巢蔡州被拿下,李光颜的十万大军,节节进逼,最近又拿下了偃城,打通了直达蔡州的通道,让他寝食难安。

因此,他一边调兵包抄李光颜,一边做着防守蔡州的准备,还把府衙东北角开了个小侧门,以备情况紧急时逃命之需。

但是,这一场暴风雪,让他放了心。

风雪严寒,是不能打仗的,而且雪后道路冻结,更没办法进兵,李光颜就算是再厉害,也得暂时休兵了。

等到来年春暖花开,那时形势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吴某人就可以再招兵买马,东山再起了。

……

谁知道,美梦一朝破灭。

就在这个“不能用兵,不能打仗”的风雪夜,官兵竟然……打入城里了。

老天啊……坏了菜了。

吴元济心惊肉跳,匆匆穿起皮裘,跟着亲兵出了卧房,他听到,满城已经全是呐喊冲杀声了。

整个蔡州,就象一个淹没在滔天巨浪里的破船,风雪飘摇……

吴元济和李锜不同,他本身也是一员战将,自己也会武功,当年跟着父亲、伯父也曾打过仗,因此熟知兵法战策,此刻,他却是闹不明白,如此大的风雪,官军是怎么行军打仗的?

难道他们都是铁人吗?

他亲自提了一杆大刀,登上府衙的围墙。往外一看……

我艹……

眼前的场景,让吴元济差点从墙上跌下去。

漫天漫地的白色积雪里,到处都是官军士兵,他们披着白色的斗蓬,象蚂蚁一般,把自己的府衙围了个风雨不透,水泄不通。

无数的士兵,正匆匆忙忙,朝着府衙周围堆柴禾。

……

为什么堆柴禾呢?

原来郭乐上前察看一番,发现府衙围墙高而厚,很难攻打,城里无法临时制作梯子,拆墙又太慢,因此立刻下令:“堆柴,放火。”

风雪天放火,这也算是“迎难而上”了。

但是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别的好办法。

围墙上,防守府衙的淮西兵,已经开始往外放箭了,一片箭雨,朝着外面的罗家军射过来,罗家军士兵们一面隐蔽,一面朝着围墙上反击,羽箭在墙上墙下,往来穿梭。

柴禾,一捆捆地朝着墙外、门口堆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