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跟皇室联姻
皇上喝了口茶,说道:“肖投茗,你满腹才华、谦恭有礼,面对西域公主阿伊吐露说话不吭不卑,朕相信你能驾驭住她。西域能不能安安生生的,还要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身份好好替朕看着。这么大的重任,是朕信任你。”
“感谢皇上厚爱!”肖投茗跪下,恭恭敬敬地回答:“西域公主的心情和婚姻幸福大而化之就是外交事件了。臣入朝资历尚浅,还很稚嫩,要多历练学习。微臣只有把全部精力献给国家才能报效皇恩,没有精力顾及家室了。西域公主跟着臣,只怕会受委屈。微臣难当此任,请皇上三思。。”
皇帝默然。
天底下,胆敢对皇帝说不的人不多。肖投茗在下面跪着,老实说,心里十分没底。他这么说,就是很委婉的拒绝皇上。
静默片刻,打破沉默的是皇上的笑声:“肖爱卿心系国家和朝廷,是忠臣良相。那我就给你机会,你可要努力为国效力,不要辜负我的厚爱啊。”
肖投茗恭谨地叩谢。
皇上又问道:“说起来,朕听闻,你住在小王爷府的别院?不知你和小王爷是什么关系呢?”
肖投茗老老实实地答道:“微臣是在赶考路上遇到小王爷的。微臣在乡下长大,有眼不识泰山,只当搭了位陌生公子一程。没想到居然是帮了小王爷。后来在京城遇到,小王爷见微臣穷困潦倒,就将微臣收留在府上别院。”
皇上点点头:“这么说来,有缘,凡儿他对你有知遇之恩,那你一定十分感激小王爷吧?”
肖投茗愣了一下,答道:“小王爷对我是宅心仁厚的收留,我对他感激不已。至于知遇之恩,若说知遇,最感激的应当是御批我为状元的圣上。可圣上爱民如子厚德载物,又何须我来感谢。所以,又绕回自身来了。我读书是为我自己所读,功名是为自己所考。唯有谨守本分和本心,为国效力,施展抱负,才是对一切造化的报答。”
皇上点头笑道:“好!你是个懂事的人,唯有记住自己是谁的官,才能把官做长做大。”
肖投茗从皇宫出来,搭着马车回到听荷小居。
夜色深沉,一路上静悄悄的,只有马车车轮驶过青石板发出的辘轳声。肖投茗轻轻掀开车帘,与白天车水马龙一派喧哗的场面形成剧烈对比。此时大街上空无一人,只有夜的萧索,沿街千百栋房屋,所有的窗口都是黑的。
马车缓缓停下,肖投茗知是到了,缓步下车。他只当锦鲤已经睡了,打算静悄悄地回房。
他摸黑找到门环,“吱呀”一声轻轻地推开院门,眼前出现一片暖黄色的灯光。
肖投茗眯起眼睛。他的眼睛习惯了黑暗,猛然遇到光亮,一时不能适应。
一个红色的身影蹿出来,笑嘻嘻地拖着肖投茗进院来。
院中的石桌上摆着两个小碟子和一壶茶。小碟子里的点心已经少了一半,显然方才锦鲤就坐在桌边等候。
侍女小蓉安静地从小厨房出来,手里捧着一碗茶汤。
肖投茗端起茶汤轻抿一口,觉得茶香纯纯,又带着些甘苦。茶水暖暖的,滑入腹中,熨帖得胃部十分舒适。他不由问道:“这是什么茶?”
锦鲤夸张地合掌行了一礼:“回状元郎,这是小蓉帮你煮的醒酒茶。”
小蓉抿嘴一笑:“小锦姑娘一定要候着肖公子回来,说是要及时向您道喜。我就给她备了糕点。见小锦姑娘担心你喝醉不适,我就顺便给您备了醒酒的茶汤。”
“不过看样子,状元郎酒量了得,佩服佩服!”锦鲤故意文绉绉地说。
肖投茗被她唱戏一般夸张的语调逗得好笑,忍不住拍了拍她的头:“谢谢你。”
锦鲤喜气洋洋地笑道:“小透明,你可真行啊。我就知道,你一定会中状元的!”
肖投茗听到她这一句,脸上露出百感交集的神色。今天一天,他一直都表现得很沉稳。此刻,他终于流露出年轻人的激动和兴奋,他的嘴角洋溢着笑容,眼圈却不由红了,喃喃道:“小锦,小锦!我终于走到今天了!”
锦鲤拍拍他的背:“我知道。你的愿望实现了,你考上了状元,而且是靠你自己的实力。你的家人会为你感到欣慰的。”
肖投茗抬起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轻声说:“我苦读十年,终于如愿中举。可是我要走的路才走了一半……”
锦鲤知道他要为家族平反替爷爷报仇的宏愿。她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肖投茗的苦大仇深,但她却莫名心疼。
肖投茗还穿着状元郎的吉服。
三鼎甲游街的时候锦鲤也在人群中偷看。那时马上的肖投茗鲜衣怒马,精神抖擞。状元的光环让他的脸庞显得有些陌生。
相比,此时的肖投茗更加接近锦鲤熟悉的那个落寞的小透明书生。白日里鲜艳的状元红衣衫在月光下如同退了色般暗淡,修身的剪裁勾勒出读书人纤瘦的身形。
锦鲤望着他单薄的肩膀,不由问道:“你这样总是背负那么多东西,会不会觉得累?”
肖投茗沉浸在思绪中,似乎没有听到她的话。
沉默良久,他轻声问道:“小锦,不知接下来你有何打算?现在我也算有了一些自己的作为,你若想留在京城玩耍,我供你玩耍,你若什么时候玩倦了想回家,我自当安排人护送你回去。”
他总是反复替锦鲤打算,这番啰啰嗦嗦的话锦鲤早已听得烦了。她挥了挥手:“谢状元郎的好意。现下我还没吃够玩够,还望肖大状元多多照拂,日后若是想家了,我会跟你提的。”
肖投茗知道,自己为锦鲤计较的长远她还不懂。他也不再说什么,点头道:“时候不早了,谢谢你等我这么久。早点休息吧。”
两人各自回房。
第二日一早,肖投茗早早起来去宫中应卯。
金銮殿中,皇上威武地坐在圣座上,大厅里站满了文武百官。肖投茗作为新科状元,率领前三甲新进士站在左侧官员队伍的最前面。
一位宫人笔直地站在御案前,手捧金色的诏书,替皇上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封新科状元肖投茗,榜眼陈庆明在方书处供职,位从六品。探花朱碧石、二甲进士郑武、二甲进士黄才华在礼部当执笔,位从六品……”其余进士都各有分配,皆按下不表。
肖投茗等进士纷纷谢恩。
处理完新科进士的官职,礼部分管内务府的大臣王牟启奏:“皇上,按例,今年到了纳秀女的时候了。请皇上为社稷着想,充实后宫。”
皇上想了想,点头道:“朕膝下子嗣单薄,确实需要收纳一些聪慧优秀的妃子,绵延子嗣。”
王大人听闻,立即将抄录好的名录呈上。
皇上展开大略扫视一番,微微点头:“不错,列举的都是贵族、官员、书香旺户的女儿。不知各位爱卿都是何意啊。”
台下百官相互望望,女儿在适龄年龄的几位面上不敢流露出什么态度,急忙恭恭敬敬地齐声说:“这是臣等的荣幸。”
皇上微笑点头,又望向王牟:“朕的内务事情就交给你办。朕看来,年纪太小的就不要了,虽年龄达到例制,然年纪太小心性不成熟。朕想选些温柔稳重,才德兼备的为妃,年纪大一点倒是没什么,这样的人才好做皇子的母亲。”
听到这话,一些女儿刚刚成年的官员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王牟笑道:“臣明白。皇上这样说,倒是有一位极合适的人选。模样性格都符合皇上的要求,还是名动京城的才女,只是恰好超龄一年,不在本次选秀之列。不知要不要将她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