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当选议长,却主动辞职
经过吴绍澍的欺师灭祖和戴笠去世两件事的打击,杜月笙好像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再加上哮喘病不时发作带来的折磨,有一段时间,杜月笙有点心灰意懒了。他甚至想效仿黄金荣,来个全面退休,不再过问外间事,在家安享天年。
但杜门弟子成千上万,杜月笙是他们可供乘凉的大树,如果这棵大树倒了,那他们就成了无树可依的猕猴。因此,他们想方设法给杜月笙打气,想把杜月笙隐退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之中。
有了这群弟子的忠心效力,再加上他慢慢从之前的打击中缓了过来,于是,隐退的想法昙花一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后,杜月笙又是蠢蠢欲动,时刻准备着东山再起,重振雄风。
1946年,上海市临时参议会要升级为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和参议长要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早在1945年年底,上海市长钱大钧就委派上海市政府民政处长张晓崧筹划实施地方自治。于是,张晓崧将上海全市划分为31个行政区,各区分别设立自己的区公所。由于杜月笙提前做了部署,结果,经过投票选举,杜系的人马在31个区长中占了一大半。由此可见杜月笙在民众中的号召力。
1946年3月,首先举行参议员的选举,结果,杜月笙以最高票数当选,另外,当选的杜系人马达30多人,万墨林等人都位列其中。这样一来,杜月笙坐在市参议会里,都有亲信心腹相随。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选举参议长。
就在不久前,杜月笙刚刚当选为全国棉纺织业公会理事长。这次当选,让他的信心大增,于是,尽管参议长并没有什么实权,他还是决定参与议长一职的角逐。
此时,上海市长钱大钧已被吴国桢取而代之,而吴国桢与杜月笙关系非常好。有了这层关系,再加上杜系人马在参议会中的势力,杜月笙觉得,自己当选参议长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于是,杜门的弟子们开始全体出动,奔走宣传、联络拉票,忙得热火朝天,专等着杜月笙当选,自己跟着分享荣光。
但就在选举大会召开之前,又是蒋介石给杜月笙泼了一盆冷水。他公开表示,支持潘公展当选上海参议长。
杜月笙的心彻底凉了。
但此时,宣传的声势已经造了起来,全上海人都知道杜月笙想当参议长。如果最终不能当选,那杜月笙的台就塌大了。
可没了蒋介石的支持,他当上这个参议长又有什么用呢?
最终,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必须当选,但当选后再以身体不佳为由主动辞职。这样一来,既保全了自己的脸面,又不会得罪蒋介石。
听到这个消息,杜系人马都替杜月笙鸣不平:明明说是公平选举,为什么蒋委员长却横加干涉?他们甚至在报纸上大造舆论,声称杜月笙当选是众望所归。
杜月笙知道,这一切都于事无补,因此,他坚持自己的做法。
弟子们看到杜月笙此意已决,只好作罢。但他们并没有停止拉票,他们想让杜月笙全票当选,风光一把,然后再辞职。
不过,杜月笙的弟子们担心,这个美好的计划可能会被一个人破坏,他就是之前曾让杜月笙十分难堪的吴绍澍。
此时的吴绍澍虽然已不是副市长和社会部部长,但仍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主任委员和三青团上海支团部主任,还保留着一定的势力。尽管他控制的选票数不可能左右大局,但却完全可以破坏杜月笙全票当选的愿望。
为了消除吴绍澍这个隐患,杜月笙的弟子王先青决定前去游说。
王先青是杜门弟子中与吴绍澍关系最亲近的,他曾帮过吴绍澍的大忙。就仗着这一点,王先青觉得,吴绍澍应该会给他这个面子。
见到吴绍澍,王先青开门见山地问道:“市参议会就要选议长了,你打算把票投给谁?”
吴绍澍早就猜到王先青是来替杜月笙做说客的,因此假意答道:“我看这个议长的位子非杜先生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