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开办三鑫公司,做大烟土生意
自从结婚后,杜月笙可谓是万事皆顺,但不久后,为黄公馆带来大量钱财的抢土生意却遇上了麻烦,作为抢土生意的骨干人物,杜月笙自然又要为解决这个难题绞尽脑汁了。
给黄公馆的抢土生意带来麻烦的是一个叫沈杏山的人。
沈杏山是英租界的大亨,他手里有一支能干的抢土队伍,叫做“大八股党”。本来,沈杏山与黄金荣,一个在英租界,一个在法租界,各人抢各人的,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
但随着沈杏山荣升为英租界的探长,他的野心越来越大,妄图独霸上海滩的烟土生意,而把其他的抢土队伍排挤出去。
沈杏山也算是个聪明人,要想独霸上海滩的烟土生意,他当然不会采取火拼这种最原始的方式,他采用的是黑白勾结的新方式。
沈杏山靠着自己英租界探长的身份,再加上大量的贿赂,山下疏通,竟然把自己“大八股党”里德兄弟安插进了专门负责缉私的两个机构:水警营和缉私营,并捞得了两营营长的肥差。
有了这两个营的保护,沈杏山干脆摇身一变,从抢土的流氓变成了护土的官方力量,当然,他从护土的过程中分得的好处,比他抢土还要大得多。
当时,经过优胜劣汰,烟土商们大都变得财大气粗,不再采用以前那样的小规模走私,而是出大钱租用远洋货轮,直接把烟土运送至上海最大的港口——吴淞口,然后就交到沈杏山的手里,在他们的押运下,安全抵达烟土行。
如此一来,黄公馆的抢土生意几乎被堵死了。
更过分的是,沈杏山得意忘形,居然还派人来向黄金荣打招呼,令他们停止抢烟土的活动,以免双方发生冲突,军警手中的枪不长眼,闹出人命来,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这简直要把黄金荣气炸了肺,连一向冷静的杜月笙也一拍桌子,大怒道:“他沈杏山不仅断我们的财路,还敢派人来叫板,这是在我们头顶上拉屎!老板,这口气不能就这么咽下去。”
此时的黄金荣已冷静了下来,他说道:“这个道理我懂得,但是现在的沈杏山钱多人广,势力大得很,我们哪有实力跟他硬碰硬啊。”
杜月笙皱了皱眉头,说道:“从吴淞口到英租界,这么长的路线,就算是押送烟土的军警再多,也一定会有漏洞,我们只要组建一个不怕死的抢土队伍,就一定可以和他沈杏山斗一斗。”
听完杜月笙的话,一直默不作声的桂生姐说道:“我看月笙说的有道理。”
黄金荣略微考虑了一下,问杜月笙:“但你说的不怕死的队伍,上哪儿找?”
杜月笙答道:“老板放心,组建队伍的事儿我来办,保证给你找来一帮响当当的好汉。”
“好。”黄金荣大喜,“月笙,我算是没看走眼,关键时候,还是得靠你。”
杜月笙笑笑,没说话。
其实,杜月笙心里早有了心仪的人选。
果然,杜月笙说到做到,没过多久,他就组建起了一支精干的抢土队伍,除他之外,一共八个人,人称“小八股党”。日后,这支队伍成了杜月笙手里的王牌,为他的霸业鞍前马后,出生入死,算得上是杜月笙的生死之交。
“小八股党”里最有名的一个,就是杜月笙在十六铺时结交的好兄弟顾嘉棠,人称“花园阿根”。另外七人分别是高鑫宝、芮庆荣、叶焯山、杨启棠、黄家丰、侯泉根、姚志生。
这八个人,都是身怀绝技、胆色超人的干将,其中芮庆荣膀大腰圆、臂力过人,叶焯山弹无虚发,是上海滩出名的神枪手,而高鑫宝眼疾手快、反应敏捷,是这八人中头脑最灵活的。这三人,再加上上面提到的顾嘉棠,被单独称为杜月笙的“四大金刚”,是杜月笙心腹中的心腹。
杜月笙与这八人义结金兰,成为拜把子兄弟。杜月笙向来有肝胆、会做人,所以很得这八人的敬仰,他们一心跟定杜月笙,可以为他上刀下油锅,万死不辞。
有了这样的一帮兄弟,还愁什么事情干不成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这支队伍已经具备了惊人的战斗力。杜月笙看到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就位,那接下来就是猛虎下山,一展雄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