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抱紧老板娘的大腿
虽然杜月笙决心要进入黄公馆的核心圈子,但此时他还只是个最底层的小伙计,距离核心圈子还有十万八千里。
他知道此事急不得,只能好好表现,耐心地寻找机会,博得老板的赏识,以求上位。
不久,杜月笙敏锐的发现,黄公馆的主人虽是黄金荣,但有一个人却是黄金荣最信任的智囊兼助手,黄金荣对她几乎是言听计从,甚至还有点惧怕。
这个人就是黄金荣的夫人——林桂生,人称桂生姐。
来黄公馆之前,杜月笙就听黄振亿提起过林桂生,知道她不是个平凡女人。如今通过自己的观察,杜月笙更认定眼光犀利、作风好爽的林桂生乃女中豪杰。
杜月笙觉得,只要抱住桂生姐的大腿,讨得她的欢心,获得她的信任,就一定有出头之日。不过,照黄公馆里的规矩:她平时很少在小伙计跟前露面,杜月笙也就几乎找不到见着桂生姐的机会。
但是,也许上天注定杜月笙不是一个凡胎俗物,所以一次次的给他提供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聪明的杜月笙也从来不辜负上天的眷顾,一次次的紧紧抓住了机会。这次,依然如此。
话说林桂生得了一场大病,而当时流行一种迷信说法:如果在病人床边派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守护,靠着他们头上的三把火——也就是所谓的阳气足,可以镇邪驱魔,有助人病人康复。
于是,杜月笙作为小伙子中的其中一员,就被安排到桂生姐病房里值班。但他与别人有所不同,别人只是把这当成一个额外的任务,而他却把这当成一个上天赐予的机会。所以,别人仅仅是人在,但心不在,而杜月笙则不但牢牢守在床边,而且全神贯注,耳到、眼到、手到、脚到、心到——但凡桂生姐一声呻吟,或者一个眼神,他都心领神会,立刻奉上桂生姐想吃的、想喝的、想要的,但凡老板娘有什么差遣或需要,他总是竭尽全力、漂漂亮亮地去替她办好。
这一切,林桂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半个月后,林桂生的病渐渐痊愈,她把这归于杜月笙的守护有功,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时常夸上两句说:“莫看杜月笙是个孤小人,无依无靠,他的额骨头倒是蛮高,运道邪气好。”
当时,人们的迷信观念还很深厚,不论是江湖上的朋友,或是捕房里的人物,对于某一个人的运道好不好,一向极为重视。某人运道好了,吉星高照,他出马建功的机会自然比较多,否则的话,如若印堂发黯,满脸晦气,老板或上司极可能将他冷藏一段时期,请他休息休息,以免他的坏运道连累了大家。
杜月笙既然被认为吉星高照,又深得老板娘的欢心,那在黄公馆的地位必然是扶摇直上。但即便如此,还是没能进入那个负责运送烟土的核心圈子。因为运送烟土关系到黄公馆的核心利益,半点都马虎不得。参与此事的人,个个都是精兵强将,需要胆识过人、行事机智,杜月笙虽然符合行事机智的要求,但还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证明他胆识过人。
正在这个时候,机遇再一次垂青杜月笙——黄公馆的一个惊险事件,为杜月笙证明了一切。
一天半夜,桂生姐紧急把黄公馆的所有男角色都召集到大厅,一脸严肃地告诉大家,有一票烟土的买卖,一只大麻袋已经得手,交给一人雇黄包车拖到黄公馆。可负责断后的人都回来了,而运货的那人却迟迟不到,恐怕是出了什么意外,需要赶紧派人去查找。而这天恰巧黄金荣带着一帮得力干将在外办事,所以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看呆在黄公馆的男角色中,有没有人敢承接此事。
桂生姐说完之后,大家面面相觑,没人敢担当此事。
看着眼前这帮脓包,桂生姐急得团团转,时间不等人啊,时辰一过,麻袋运送出城,那黄老板的台就塌定了。试想,黄老板自己就是法租界巡捕房的总探长,如果连他的货色都被劫,那传出去岂不砸了黄老板的招牌?
其实杜月笙早就拿定了主意:这可是个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但他并没有亟不可待,而是稍微拖了一会儿。这样做,一是为了避免给人急于立功表现自己的印象,二来也能让桂生姐认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
片刻之后,他才上前一步,沉稳地对桂生姐说:“老板娘,我去跑一趟吧。”
这让林桂生吃了一惊。她万万没想到,黄公馆里那么多虎背熊腰的伙计,但最紧要关头,站出来的却是这个瘦小的杜月笙。
桂生姐的眼里充满了赏识的意味,但同时还夹杂着一点怀疑。在这无兵可派的当口,也只能让杜月笙去试试了。
“那就派你去,要不要人帮忙?”桂生姐问道。
“不用。”杜月笙说得斩钉截铁。
他早就拿定了主意:既然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那是成是败都由自己一人承担,不想跟人分享。只有这样,一旦事成,才能证明自己的分量。
问明白运送货物的路线,杜月笙向老板娘借了一支手枪,自己又带上一把锐利的匕首,大踏步迈出黄公馆,跳上一部黄包车,也不说让车夫拉到哪,只是命他向前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