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解决问题后在考虑革命 - 民国公子 - 天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民国公子 >

第21章解决问题后在考虑革命

革命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而且民国已经建立,在这一片形式大好之下,宋教仁有些心灰意冷了。

倒不是受外面那些顽固保守而聚众闹事的百姓影响,而是自己身边的这些个革命的同志们让他看不到未来。

虽说党内是有好人的,好人也是多的,和自己有共同志向的人也是占不少部分的,但这又能怎样,一个党内的话语都不能统一,你还能指望自己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特别是党内的第一大佬,整天就想着怎么样在党内维护自己的权威,在民众面前维护自己的声誉,从来就没有过脚踏实地的去干一件事。

从建党至今,若说真的有去干一件事的话,那也仅有暗杀。

但是,革命不能是无休止的的暗杀,暗杀是手段,但并不是主要手段,完成革命的任务,还是得靠带领国民一起完善这个国家,让国家强大起来,让国民富裕起来。

不然,国民凭什么要跟革命党人站在一起,凭什么毁家纾难的支持革命党人支持革命事业,凭什么为了那换汤不换药的把戏将自己一家老小都赔上。

越想越不得劲,越想越是失落。

“渔父”

“宋先生”

“钝初,你这是怎么了?”

众人发现了宋教仁的不正常,都纷纷的开口询问关心着。

虽说这些人在革命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什么高见,可能连最起码的低见都不见得有,但对于“自己人”的关心,那可是相当用心的,若是认同你,就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若是不认同,则反之,要你的姓名也是理所应当。

总之,这些家伙完全不将生命当一回事。

就好比方才洵雨的那一番言辞,众人虽然没有附和他说什么,但意思却很明确,等此间事了,定是要去寻那一老一小的算账,完全不去顾及中天商行如今的地位和声势。

面对同志们的投来的关心眼神,宋教仁那原本冷却下去的心,再次了火热了起来,有种越烧越旺的迹象。

总之,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再次的恢复如初,继续着饱满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去迎接革命中会出现的任何问题。

众人见宋教仁既然正常了,那事情自然而然的就交给他来处理了。

要知道宋教仁在党内的地位是很高的,这个高倒不是他把戏高,喜欢攀附总理和元老之类的事,而是人家有实打实的本领,让你不得不为之所折服。

宋教仁出马,虽然能一个顶两,但也得有时间让他捋一捋这中间的前因后果和一些突发的情况。

因,很显然,这件事是那个臭小子给惹起来的,但也不能全是,非要追究其根源那可得往上刨个多少代去。

果,自己这些人所干的事情触到了一些人不愿去想,不愿去改变的痛点上了,故而,才有这一幕自己等人被围困的局面。

突发,若说北方顽固的保守势力大,但也不能大到大街小巷尽是,毕竟这天津也是通商关口之一,百姓们这些年来也没少接受外来风气,要说现在这场景里没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打死宋教仁,他也是不信。

事情是捋顺了,可是关键点还没找到。

到底是什么人或团体这么厉害,因为一句话就能挑起这么大的暴动。

已经恢复战力的宋教仁,此时两眼散发着光芒,他那战斗欲望被挑起来了,他自打投身革命以来,从来就没怕过这些阴谋诡计,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小道尔,他不削,只要推翻腐朽落败的帝制独裁,革命能取胜,,民族复兴,国家强大,国民富裕,其他的都无所谓。

人们的耐心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宝贵的时间去留给宋教仁让他细细推敲。

“彭”

有人闯进来了,那镂空的木门已经倒下,沦为众人脚下的铺路板。

“打死这些叛逆,恭迎皇帝复位。”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

听到有同伴这般喊道,接着便有人将这句话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传递着,说话时,还声色并茂,握拳挥打着。

原本比较乱杂的声音,不一刻便统一了起来。

统一后的叫喊,那声音震震如雷,就连已经离开很远地方的林中天都能听到这声音。

事情眼看着就向那不可挽救的方向倾斜而去,可众人还是没能想出好的脱困法子来。

此时,宋教仁等人已经退守到了酒楼的后厨房,这里是比较安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里有个地窖,存菜用的。

地窖口比较小,一旦上面的人封死住口子,下面的人也就甭想着出来了,就等着下面氧气耗尽,慢慢的窒息死去吧。

当然了,上面的人想下去,那也是不肯能的,不知道这家酒楼的东家当时建这个地窖是存的什么心,那窖盖子竟然是铁的,好家伙,除非用炸药炸,不然,就别想将这窖盖敲开。

“他娘的,这掌柜的也不是个好东西,有这窖子也不早点说出来,让咱们吓担心了那么久。”

洵雨的话音刚落下,便有人出言反驳他。

“行了吧,这窖子又不是待人的,事到如今掌柜的还能收留我们,这份大情,我们革命人说什么也不能忘记。”

“嗯,我们革命人不是那种恩将仇报的人,若不然,谁还敢支持我们革命,革命又岂来胜利之日。”

“对的,李兄和王兄的话说的甚是,咱们革命人嘛,首要要有的精神那就是敢作敢当,不管什么事,什么人,对咱们有恩的,咱们报恩,对咱们有仇的,咱们是报仇还是宽恕,那得看事情……”

洵雨压根就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进而引来这么多言论,他有些恼羞了,怒道:“诸公真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们干革命的,哪一个不是将自身性命抛在脑后,若是没有我们革命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民国又怎么能建立,那小皇帝又怎么会退位。难道就靠诸位所说的那些人革命就能成事了?”

一阵喝声下来,见众人都被自己说的闭上了嘴,洵雨很满意自己的表现,接着又开始了自己的煌煌之语。

“大总统先生,自甲午年投身革命以来,从未屈服过任何胆敢在革命一途上以此要挟的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功劳,不管他有多大的本事,都不可以,国家有国家的律法,我们革命党人有革命党人的章程,若是不然,我们革命党岂不是和旧时的社党成一丘之貉了,那革命还有什么意思,大家伙还不如各自解散,回家娶妻生子算了……”

还别说,看着粗犷的洵雨,说起大道理来,还真一套一套的。

能不会说嘛,要不然他凭什么能得到党内头号大佬的重视,还予以重任。

虽说宋教仁几人都不喜欢这个文不成武不就,尽喜欢满嘴跑火车的洵雨,但你还别说,他还是有些用处的。

在这阴暗又狭小的窖子里,他的说辞在一定程度上给几人带来了希望,进而减缓了众人因为环境的问题而产生悲观的情绪。

宋教仁自打进到这窖子里就没开过口,一直是眉心紧皱,在思索着问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