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北上救邢
救兵如救火!
苏宽接到急报,立即开始准备。先连夜派遣信使分赴苏、晋。苏国准备粮草辎重,晋国派遣一万骑兵,三日后在苏国温城取齐。
第二日,苏宽亲率骑兵五千,以暴昭为车左、黑夫为御,于凌晨启程,取道苏国。
这次回程,可不是过来时候的慵懒闲散光景了!大军倍道兼程,一路急行。
好在浮桥尚存,一百六十余里,当日酉时黄昏抵达温城郊外。苏公接到急报,已经在城外备好宿营地点。苏宽放下大军交给暴昭照看,自己仅带随身护卫飞驰进城。
到了苏公殿前,苏宽飞身下马,只身进了宫中。
苏公接报,已经等在内门处,接了苏宽,一起进了内殿坐下。
“邢国如今情势若何?”苏宽直接发问。
因为苏宽和白月儿的缘故,邢国早了三年多遭此劫难。
邢国是太行山以东具有征伐权的元侯之国,肩负着阻止戎人东出太行,骚扰周疆的重任,同时可联络齐、鲁、晋、卫,并与北方燕国遥相呼应。
如今苏宽在太行以西拓地千里,邢国对太行西边的防卫刚刚调整,尚未稳固,白狄中山国就绕道从北方发起攻击。
邢国虽然提早三年不守,但是破城的结果和史上是一样的!
“前日夜间,邢侯率众突围奔聂北而去。城破前曾遣使分赴成周、齐国、宋国报急。无奈远水难救近火,未等到救兵,城就告破了!”苏公叹息道。
苏国欲救,却无此能力,何况中间还隔着个卫国呢。
“卫国为何不救?难道卫君朔就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苏宽不甘心地问道。
“卫国与邢国多有龉龃,我温国运送粮械途径卫国多有留难。今年迫于白狄威压,卫君又多于狄人眉来眼去,此番卫国没有趁火打劫,就算他卫君朔廉耻尚存了,如何会去救援?”苏公叹息道,心中颇有兔死狐悲的感觉。
苏宽心中拼命回想这段历史,无奈当初只对和苏国相关的有印象,但是就这点就够了!
历史上,邢国破了,苏国因为周王室动乱,失了方寸,试图交好狄人,结果真被牛人管仲说对了!
《左传·闵公元年》:狄人伐邢。管仲言於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书。”于是齐人救邢。
想到这里,苏宽对苏公道:“不知父亲何以教我?”
“邢、齐国世有姻亲,惜远水不解近渴。吾儿既为周大师,自当救邢!一则职责所在,二来交好齐君,三来为苏国自救。”苏公道,“汝只需静等两日,汇齐晋国一万骑兵,再行北上,则一举三得!”
苏宽闻言点头,心中却又多想了一层。
——若是白狄联军破邢之后,劫掠而归,那么自己自然不妨缓缓而进,以击其惰归。但是保不齐那白漠一鼓作气,破邢复又攻卫啊!
若是卫国再被攻击,猝不及防之下难免不再被攻破!
“嘶!”
那么苏国不就直面狄人的骑兵了吗?狄人骑兵,邢、卫尚且不敌,挟胜之下,以苏国的武力如何能挡?
自己腰悬中山国相印不假,……其实此刻还真是假的!还没生效啊!中山国都没人知道是哪个犄角旮旯的诸侯呢吧?
而且,苏宽知道攻邢的统帅不是白狄本人,以现在的交通和通讯现状,你能保证他不再破卫、再攻温吗?
卫国有自己的姐姐,苏国有自己的根底啊!
苏宽想到这就不敢想了!
此时救邢,是职责、是义举,到苏温被攻,那就成了自救,须知兵败如山倒啊!
卫君朔与狄人眉来眼去,谁知道他是不是一厢情愿?管仲不是说了吗:戎狄豺狼,不可厌也!
于是苏宽打定主意,对苏公道:“父亲在温固守,待晋师抵温,转交苏彤此令,命其火速跟进,兵进朝歌!”
说着快步走到案前,将军令书于木牍,封好,交给苏公。
办完此节,苏宽返回营地,见苏公早已经安排下热饭热汤,军兵们已经用过。
于是传下将令:今夜早歇,明日寅时末拔营启行!
传下将令,苏宽带着暴昭、黑夫开始巡视军营。
“公子,真的要和狄人交战吗?公子不是中山国相吗?”黑夫问了。
“白狄王实有此意,但是其他三国可意图不明啊!黑夫,你忘了咱们归晋途中遭遇截杀的事了?”
暴昭听了突然着了急,问道:“那真的要和白狄交战么?明日就要启程,不如早定方略。”
苏宽心说:“要想做这个中山国相,还就得狠狠地杀上一次!”
口中却道:“暴昭,别担心!咱们的方略很简单——看见白衣狄人就绕,看见红衣狄人咱们就狠狠地杀!我保你能赶上过去新市看着你的儿子出生。”
见苏宽说破了自己的心事,暴昭不好意思地说道:“是啊,算着她们下个月也该生了。”
两人正在想着北方的骨血,冷不防黑夫在旁边开口了:“公子,明日就要启程了,“黑夫见苏宽和暴昭都扭头看着自己,接着说道,”难道今夜公子不观星么?”
“我把你个马夫……!”苏宽气急。
再说邢侯率众突围赶到聂北(邢、齐、宋交界处城邑),见到得信迎来的齐君小白长跪不起。
齐君小白问明情况后,即刻日夜兼程,带兵奔向邢国。
次日苏宽全军三更造饭,五更起兵。全军五千骑兵拔营,斥候前出五十里,大军随后进发。
次日傍晚,苏宽全军抵达安阳。
安阳,牧野之战的战场。近代,这里有个尽人皆知的名字——殷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