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柔庆
乌萨的神情平静如水,依然远眺着窗外的风景。
良久,他终于出言道:“乌尔,给我们的人族盟友传个话,这次合作他们弄出的漏子太多了,我族大将乌刹战死的事情还没给个说法,现在计划又搞砸了,我想,他们是应该考虑一下赔偿的事情了!”
说到这里,乌萨沉吟了一会,然后接着问道:“乌亚和罗氏郡主的婚事进行的怎样了?”
乌尔身体一颤,头垂得更低了,涩声道:“不太顺利…………还在谈……”
关于这件两个家族最优秀的后裔联婚的事情,乌氏一族已经动作了很久了,但罗氏那边一直在拖延,已经拖了许久,因此,这个回答自然不会让乌萨满意。
“罗氏最近看不清形势了,嘿,为了对付混沌,罗睺议会正在加紧动作,等我们的那位无上的存在从沉眠中醒来,罗氏自然会毫不犹豫的把那位郡主献上的。”
乌萨对此同样也没有生气,而只是挥了挥手让乌尔退下,毫不在意的说道。
无上的存在!能让族长用这样的尊称,乌尔不禁想到了某个存在,然后悚然一惊,马上将心中的想法压下,极为恭敬的退出门去。
乌萨的目光注视到天穹之上的,喃喃自语道:“东方锐,你们的帝后花这么大代价要杀掉你,不惜与我们合作,不知你知道后会是什么表情?”
……
东州西域,昆仑城。
此时,正是深夜时分,夜风中透出丝丝的寒意。
孙阀府中的锦春宫的一座暖阁里却温暖如春,阁中地下布置的法阵正源源不断地提供调节着气温与元力浓度,让此阁里每一个角落都让人感到舒适。
孙阀阀主,定国公孙承泽的夫人,圣朝的柔庆公主,此刻正慵懒的斜卧在软榻之上。
尽管阁内十分温暖舒适,但她的手里还是抱了个符文手炉,手炉不仅精美,而且还炼制有一个能发出高热的符阵,用以暖手。
柔庆公主脸色显得有些不正常的苍白,她玉手捂在暧炉上,但手指仍然感到冰冷。
这是她体内的旧疾,求医问药都不管用。
一名老太监站在榻旁,俯下身体,向着她禀报着关于造化园中的事情。
柔庆公主听到三公对李眩的评价后,秀眉一挑,微微动容,然后若有所思。
她淡淡的出声道:“李眩此子有这等天赋,倒也是值得招揽,时超的眼光可是一向很准的。”
老太监脸上略一迟疑道:“不过紫英小姐好像是看上此子了,听闻两人来往密切,时超少爷让出我房的一个造化池名额,会不会反而给人做了嫁衣?”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而且,亦柔小姐好像对此子也有了兴趣?竟然让紫英小姐不许和他住在一起,在外人看来想是要抢夺似的,这不合她的性子啊。”
柔庆公主从容一笑道:“亦柔是我生的,她什么性子我当然知道,要说她对李眩感兴趣我看不然,更多的想和孙紫英作对罢了。”
沉吟了半晌,她目光闪动了一下,又道:“不过,亦柔也大了,如果她真的对男人感兴趣也是好事,这些年来可是苦了她了,嗯,李眩此子潜力这般大,倒也可以配得上亦柔的。”
老太监微微楞了一下,然后迟疑的道:“只是这个李眩只是南州修士,而且出身寒门,配不上亦柔小姐吧?而且还不知亦柔小姐是真对此人感兴趣还是故意和紫英小姐作对呢。”
柔庆公主毫不在意的道:“对我们高门大阀来说,能门当户对自然最好,不过,亦柔身份特殊,而且寿命恐怕……总之,如果她真的喜欢,身份地位什么也不算问题。”
老太监眼中露出了同情之色:“老奴是看着亦柔小姐长大的,小姐受无生花的拖累,难像寻常人那样健康和自由,真是太可怜了。”
柔庆公主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所以,如果她真的对那李眩感兴趣,那就顺着她的心意吧,如果不是,那就算了,不过李眩此等人才,家里肯定是要花大力气招揽的。”
老太监想了想又道:“时超少爷事先就想将此人招揽至门下的,只是当时老爷尚未决定,现在他表现得如此出众,那招揽自然不会有人反对,唯一可虑的是,他会不会投入佑奉两位公爷的那边。”
柔庆公主轻蹙着眉头:“这倒是不无可能啊,紫英那妮子让李眩入住她院子,说不定真动心了,要是李眩也有这方面的想法的话,那可有点不妙。”
老太监低声的提议道:“依老奴之见,公主不妨施点恩惠与他,如果能将他收到您自己的手下就更好了。”
柔庆公主乍然一听,秀目中闪动起了光芒,她听明白了老太监的意思,是想在李眩加入孙阀后,暗自再招揽为她柔庆自己的门下。
她仔细思索了半晌,看着老太监缓缓的说道:“想将其收至我手下,恐怕不容易啊,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
老太监躬了躬身道:“公主何不考虑一下,认此人为义子?”
“认他为义子?”柔庆怔了怔。
“正是,以公主的身份,收的养子怎么都比一般小世家的子弟尊贵得多,更不要说只要李眩积累战功到一定程度,请封一个爵位绝无问题,这样可是完美的晋身之阶,想必聪明人都不会拒绝的。”
老太监详细的解释道:“这样,他必定对公主感激在心,另外,如果亦柔小姐真的喜欢上他,那他身份上的缺憾也可以由此来弥补啊。”
“此事关系重大,须得询问一下附马的意见……”
柔庆公主凝思了半晌道:“附马不是要帮他提升一下他的剑么?我的私库里还有些元一幽晶,送一束到天工府去,给他加到那把重剑当中,可直接提升一个品阶。”
“是,老奴这就去办。”
老太监附身答应了一声:“如果公主没别的事,那老奴告退了。”
“你去吧,亦柔那里你也多留意一点,有什么情况马上来报。”
柔庆公主再交待了一句,然后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老太监退出去后,阁中的只剩下一个孤清而安静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