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汉宫廷再生冤情诸国事糊涂混沌
第二天一早,举行例行朝会。
大臣们一到齐,就看见皇帝脸色阴晦,闷闷不乐,暗思不妙。
果然,刚刚宣布朝会开始,皇帝就迫不及待地怒气冲冲地询问大臣们说道:
“诸位爱卿,诸位将军:
如果朝中有一位大臣,背叛自己的主子,违背朝廷的有关规定,将自己的亲启密奏,四处传播,以彰显主子的过失,炫耀自己的才干。你们对这位大臣的所作所为,究竟有什么看法呢?
诸君细细说来,让朕听听!”
诸位将军和宫廷官员,已经听到了大司空师丹泄露奏章内容的传闻。
一看刘欣咄咄逼人的声势,大臣们就知道皇帝大声斥责的大臣究竟是谁了。
于是,大臣将军们察言观色,一个个见机行事,纷纷转向,异口同声地附和丁、傅两家子弟,对大司空师丹的弹劾和指控。
黄门郎董贤,抢先出列,回答刘欣说道:
“陛下:
忠臣不会泄露自己对君王的劝谏,显示自己的聪明。大臣奏事的内容,不应该轻易泄漏,这也是历朝历代流下的规矩。
大司空师丹,为了显示自己的贤明,故意将上书皇帝的奏章泄露,暴露陛下的过失,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臣私下以为,应该立即将大司空师丹马上免职,交付廷尉,严肃治罪。”
刘欣听了董贤所奏,大喜,立即批准黄门郎董贤的建议说道:
“董大人言之有理。治理国家,应该公正公平,不因私废公。
大司空大人虽然是朕的师傅,朕也不能够因为私人情义,而徇情枉法,乱了朝廷规矩,伤害社稷大计。
就按董大人所奏,着即将大司空师丹,交付廷尉审理,追究泄露宫廷机密的罪责。
好了,既然诸君没有异议,今天的朝会,就暂时讨论到此,散朝。”
刘欣见大臣沉默不语,害怕有人为师丹说情,再生波折,急忙吩咐散朝。
大臣们都知道师丹被贬,实际上是触怒了皇帝和傅氏、丁氏家族权贵。
大臣们皆事不关己,个个明哲保身,没有人为师丹说情。
见皇帝亲自发下圣旨,处理大司空师丹,廷尉当然不敢客气。
于是廷尉进行审判,弹劾大司空师丹,犯了大不敬之罪,上报皇帝,建议皇帝严厉处置。
2
弹劾大司空师丹的事情,正在君臣的商讨之中,刘欣还未做最后裁决。
就在此时,刘欣担心的说情出现了。
给事中博士申咸、炔钦,为人正直,讲究实事求是,敢于仗义执言。
给事中博士申咸与博士炔钦交谈说道:
“给事中大人,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大司空大人实际上是冤枉的。
大司空大人之所以被冤枉,实际上是因为筹划土地改制国策,禁止买卖奴婢,触犯了权贵利益。
皇帝陛下勃然大怒,不过是是借题发挥,欲制造冤案,惩罚大司空大人的不顺从,加强皇帝的权利罢了。”
博士炔钦赞同说道:
“申大人言之有理。如今,朝廷积弊很深,大司空大人一心为国,励精图治,希望革新弊政,对国事有所裨益,有什么过错呢?
我们一向被人称为正直君子,又身为给事中一职,负有谏阻皇帝的权利。
我们怎么能够看见陛下犯错,而不指正呢?这岂是一个君子所为呢?”
于是,给事中博士申咸、炔钦商议妥当,决定上书皇帝,为大司空师丹辩护。
给事中博士申咸,首先向皇帝提出建议说道:
“陛下:
臣私下以为,罢黜大司空似乎不太合适。
在朝廷大臣中,大司空大人的经学和品行,还没有人能够赶得上。
自近世以来,大臣们明哲保身,蝇营狗苟,能象师丹那样,一心精忠报国,对皇帝忠心耿耿,一心为民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
臣私下猜测,大司空师丹书写奏章时,可能当时心中愤懑,来不及深思熟虑,只想尽快地呈递密奏给皇帝,所以命主簿张傲,帮助他誊写奏章,以致最后把奏章的内容,泄露了出去,并不是有意泄露秘密。
臣等认为,泄露密奏的过错,应该是在主簿张傲的身上,并不应该把罪行加大司空师丹本人的头上失。
臣私下担心,如果皇帝陛下用这个小小的犯错理由,就把大司空师丹贬黜免职,恐怕不能令臣民心服口服。”
给事中博士炔钦也建议刘欣道:
“陛下:
大司空实在冤枉,他犯下的过失轻,而受到的惩罚重,恐怕不能够显示陛下的公正。
臣私下担心,臣民因此,而质疑陛下,认为陛下是非不分,纵容外戚,而将触怒外戚的大司空罢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