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如来交代后事
如来临终之际,应侍者阿难之请留下遗嘱。问答完毕,佛对在场的五百比丘说:“你们如果对佛法圣众,对教理教义有疑问的话,要抓紧提问,要趁我还在世,还能为你们解说,以免后悔!”
佛连说了两遍,比丘们都默不作声。佛又说:“你们如果不好意思问的话,就请人代问,要尽快,现在不问,可不要后悔!”比丘们依旧保持沉默。
阿难说:“我相信大众对佛法圣众都已经深信不疑,没有哪位比丘怀疑三尊,怀疑教理教义!”佛说:“我也知道在座的僧众,最小的比丘都已证得初果,永远不会堕入恶道了,最多往返人天七个来回,必定解脱生死!”
佛世时,弟子有疑问有分歧时,都知道要去问佛,有问题随时就解决了。乃至佛在临终时三问三默然,再也没有疑问了!
随后,佛为千二百名比丘记莂所得道果。这些人不是建僧初期那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早在佛灭前的若干年,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就已经涅槃了。
授记的形式,大体如佛在迦兰哆竹园,与五百大比丘一起夏坐,七月十五受岁时,佛为比丘们记说所得道果一样。佛说:“在座的五百比丘,有九十比丘得三明达,九十比丘得俱解脱,其余比丘得慧解脱!”
此刻,佛为诸比丘授记完毕,掀开自己的上衣,露出金色的右臂,对比丘们说:“你们要这样看,经过极其漫长的劫数,如来才会偶尔出世一次,如果有幸遇见如来出世,就像看见无花果开花一样稀有难逢,那就不是普通的花,而是灵瑞花。因此,比丘要想即身解脱,就不要放逸。我因为不放逸,所以自觉成佛。无量善法也要由不放逸而成就。一切万物没有永恒存在的。这是我最后要说的话!”
说到这里,佛不再说话,很快进入初禅,从初禅开始进入二三四禅,从四禅开始入空处定乃至灭想定。
阿难问阿那律:“世尊已经涅槃了吗?”阿那律说:“还没有,世尊现在入灭想定。我以前亲耳听佛说过,要在四禅进入涅槃!”
佛从灭想定起,依次转入第一禅,再由第一禅渐次进入第四禅。
公元前486年2月8日中夜将尽时分,伟大的佛教创始人,伟大的佛法教育家,伟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释迦文佛,从脉住息停的第四禅,舍现象界进入无余涅槃,终年八十一周岁岁。
世尊涅槃之时,天鼓轰鸣俨如风雷激荡,大地震动宛似浪颠之船,诸天世人大惊失色,佛光普照超过天光,一切幽冥普见光明。
佛入涅槃后,树神以神力令双树繁茂的花枝四面垂下,礼拜供养佛的遗体。有个比丘见状即说此偈:“善好坚固树,枝条垂礼佛,妙华以供养,大师般涅槃!”与此同时,奇光普照,无数天神徘徊虚空,散花颂叹,表达痛悼之情!
释提桓因颂道:“一切行无常,斯皆生灭法,虽生寻以灭,斯寂灭为乐!”
过了一会,大梵天王在虚空中颂道:“世间一切生,立者皆当舍,如是圣大师,世间无有比,逮得如来力,普为世间眼,终归会磨灭,入无余涅槃!”
阿那律颂道:“佛以无为住,不用出入息,本由寂灭来,灵曜于是没!”
金毗罗神颂道:“世间失覆护,群生永盲瞑,不复睹正觉,人雄释师子!”
密迹力士颂道:“今世与后世,梵世诸天人,更不复睹见,人雄释师子!”
佛母摩耶夫人颂道:“佛生楼毗园,其道广流布,还到本生处,永弃无常身!”
四天王颂道:“如来无上智,常说无常论,解群生苦缚,究竟入寂灭!”
兜率天王颂道:“此是末后身,阴界于此灭,无忧无喜想,无复老死患!”
化自在天王颂道:“佛于今后夜,偃右胁而卧,于此娑罗园,释师子灭度!”
他化自在天王颂道:“世间永衰冥,星王月奄坠,无常之所覆,大智日永翳!”
比丘们颂道:“是身如泡沫,危脆谁当乐,佛得金刚身,犹为无常坏,诸佛金刚体,皆亦归无常,速灭如少雪,其余复何异!”
其他天神也都吟诗作偈,叹颂如来。
佛涅槃以后,比丘们悲痛欲绝,有的以头抢地,有的宛转号啕,有的如泣如诉,不知如何是好。长老阿那律告诫比丘们:“停下来停下来,不要悲伤,天神都在上面呢,倘若被诸天责怪就不好了!”众人问:“来了多少天神?”
阿那律说:“充满虚空,哪里算得过来,都在空中徘徊骚动,有的悲号仆地,有的垂泪跺脚,都在为世尊这么快就灭度了而惋惜难过!”
这一夜,比丘们通宵达旦地讨论有关佛法问题。天明时,阿那律对阿难说:“你可以进城,去向末罗人通报一下,佛已经灭度了,要做什么应该及时去做!”
阿难起身顶礼佛足,带着一位比丘涕泣入城。五百末罗人牵挂世尊,彻夜未眠,正在等着消息,看见阿难天不亮就来了,急忙起身迎接,顶礼后纷纷询问:“怎么来得这么早,世尊怎么样了?”
阿难说:“我来就是为了利益你们,通知你们,如来中夜已经灭度了,你们想要做什么,就及时去做吧!”末罗人听了顿时悲痛啼泣,纷纷落泪,说佛这么快就涅槃了,世间之眼灭度了!
阿难安慰说:“各位长者不要悲伤,要想使有为法永恒不变是不可能的,佛早就说过‘生者有死,合会有离,一切恩爱无常存者!’”
四众弟子最担心的是,佛法也会随着佛灭而消亡,认为是佛法为世人打开了智慧之眼,佛灭法灭则世间眼目也就灭了,所谓“若佛世尊不出世者,我等便为无目而死”,所以无不悲痛万分。
听了阿难的劝慰,众人缓过劲儿来,商议说:“咱们应该先回各家,置办香花礼乐,然后尽快赶到双树间,用一整日供养佛,再将遗体放在灵床上,安排末罗青年沐浴更衣,举床四角,手持幡盖,烧香散花,礼乐供养,从东门进城,穿过街巷,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供养佛,最后出西城门,到高广敞亮的地方进行火化!”
众人商议妥当就去准备,然后来到双树间,供养佛的遗体,如此经过了一昼夜。当末罗人沐浴更衣,正要起灵时,却无法抬动灵床。阿那律说:“你们先停下来,不要白费力气了,现在诸天要来抬床!”末罗人问为什么?
阿那律说:“你们先前打算供养一日,然后从东门进西门出,再行火葬。可是诸天想要留下佛身舍利供养七天,再让末罗青年举床四角,从东门进城,然后出北门,渡过希连禅河,到天冠寺去火化。上天和你们的意思不尽相同,所以使你们抬不动灵床!”
末罗人都说:“行,我们都按照天意去做,先回城里平整道路,扫洒烧香,再回到这里来,供养七天舍利!”
天意实际上也是佛意。佛说过,对于入灭的圣者如法入殓后,要经过七日七夜的花香乃至妓乐供养,过了七日,再盛殓入棺,举火烧身,捡取舍利后,再经七日七夜供养,然后在十字街头起建塔寺,加以供养。
另据《摩奴法典》:“首陀罗尸体从南门抬出城外,而再生族的尸体则按照种姓髙下,从西门、北门和东门抬出!”婆罗门西,刹帝利北,吠舍东。
佛是刹帝利种姓,出身王族,所以出北门。从圣典有关“世尊入拘尸城,向本生处末罗双树间”的记述上看,佛从东方来,应是入东门、出北门,直插河西岸娑罗树园。天意大体上重复了佛的活动轨迹。
2月15日下午,众人将佛的遗体举起并置于头上,末罗青年捧举四角,幡盖、香花、礼乐前导后从,从双树间安详起灵。忉利诸天以各种鲜花香粉撒在佛身上,一时间满街飘香,诸天作乐,鬼神歌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