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截胡 - 回到过去种田 - 第九片树叶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回到过去种田 >

第295章,截胡

钱晓峰,江东制造总厂电线分厂的厂长,这次送到到h市,没有想到,回来的路上,居然遇到这种好事情。

猪肉,免费送上门了。

钱晓峰打量在那里东张西望的周大毅,决定了,管他有枣没枣,打两杆子再说,现在,各个单位,为了粮食,为了肉,脸皮都不顾了,自己就算截胡,也是理直气壮啊。

再说,n城第二制造厂,地方的小单位,哪能和自己单位相比呢,就算别人知道,那又怎么样呢?

自己的胳膊比较粗呢,优先保证重要的单位的正常供应么,这是上面的政策,自己也是合理利用政策啊。。

对,官面上,就是这么对外交代;私底下么,用俗话说,送到嘴边的肉,老子不吃,那老子不是傻子了。

钱晓峰马上吩咐的说道:“劳队长,今天直接回总厂吧,明天再送这个小兄弟去机械厂。”

开车的是制造总厂车队队长劳振辉,一直侧着耳朵听着钱晓峰和周大毅的对话,要是钱晓峰没有动作的话,劳振辉也打算抢先下手再说。

“好的,我知道了。”劳振辉马上心领神会的说道。

“啊,不用了,谢谢领导。到了城里,我自己去,反正又不远?”周大毅不好意思的问道。

“那个距离可不近,我们在南城区,他们在北城区,你走过去的话,他们都下班了。”钱晓峰忽悠的说道:“你放心,我们有招待所,免费给你住一个晚上。”

“不用,不用,我有钱。”周大毅解释说道:“我没有粮票,不过,我带了大豆和山芋干?”

钱晓峰看着周大毅手里的口袋,好奇的打开一看,惊讶的说道:“哎呀,好重的分量,有10多斤吧?”

“是啊。”周大毅无奈的说道:“我没有粮票,只能带着干粮了,炒好的黄豆,请你们吃黄豆?”

“我尝尝。”钱晓峰不客气,抓了一把黄豆在自己手里,惊讶的问道:“哎呀,这么大的黄豆啊?”

“嗯,味道不错,抗饿啊。”钱晓峰塞了几个黄豆在嘴里,非常满意的说道。

是啊,粮食不够的年代,黄豆绝对的好东西,豆制品,都是植物蛋白,好吸收,对肠胃特别好。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啊?”钱晓峰笑呵呵的问道。

“周大毅。”周大毅老实说道。

“你乡下还有多余的粮食吗?”钱晓峰关心的问道,要是乡下老乡有多余的粮食,他们肯定厚着脸皮买一部分。

什么指标,什么程序,什么组织纪律,这个时候,统统管不了了。

今年,江东制造总厂的销量粮食指标,一直没有兑现,单位的很多重劳力工种的粮食补贴,一直都没有兑现,厂领导,为了粮食的问题,要疯了。

只要有粮食,抢到手再说,手续后来再补。

只要能搞到粮食,再多的不合理,你也不用担心,总厂的领导,会帮你搞定所有手续,再多的不合理,在粮食面前,都会变成合理。

城里工人的口粮指标,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城市户口的定量,这个定量,每人每月都是24斤,城市统一标准。

只要你的户口落实之后,粮食关系转过城市,你的城市户口的口粮定量,每月就是24斤。

很多工人的口粮,30斤,或者35斤,这些数量是怎么来的呢?

举个例子吧,你招工了,到了县里的建筑公司,县里户口的粮食关系,口粮定量每月是24斤,这部分粮食,是县里提供的,属于县里粮食局统筹的计划指标。

可是,你在建筑公司工作,按照上面劳力工种规定,对重体力工种,每月补贴口粮为10斤,那你每月可以领到的口粮就是34斤。

工种补贴的粮食,是建筑公司的销售粮食指标,每个单位,每年都有一定销售粮指标,用来解决工作补贴,或者同志出差,或者聘请临时工,或者领导下来检查,这些事情,都要粮食指标。

很多工人,都是把粮食关系放在单位,因为在单位食堂吃饭,有销售粮指标补贴,所以,吃饭的分量,比较足。

可是,今年,各个单位的销售粮指标,都没有得到落实,所以,各个单位的粮食,都显得特别紧张。

特别的矿山,机械,还有重工单位,那些都是超强度体力劳动,粮食跟不上,工人怎么吃得消呢?

“没有多余的粮食。”周大毅摇头说道:“很多老乡,都断粮了。”

“断粮?”钱晓峰不敢相信的问道:“你们不是有田地吗,怎么可能断粮呢?”

周大毅没有说话,钱晓峰问的这个话,说明他是外行人,如果他是种田的老乡出身,肯定明白怎么回事。

“断粮了?那你怎么养猪呢?”钱晓峰看到周大毅不搭理自己,也明白了,自己问到不该问的话题呢。

“所以啊,要一块地方啊,比较大的地方,最好是山头,山头不但可以养猪,还有放羊呢?”周大毅下眼药的说道:“那么多山头,荒着也是荒着,太浪费了。”

山头?

那就是不占用良田了?

嗯,要是这样的话,那更加可以考虑了。

目前全国的重要指标就是粮食,良田那是不能随便占用的,这个可是原则,当然他们建造工厂的时候,都不会轻易占用老乡的良田。

不过,要是盐碱地,或者沼泽地,或者荒山野岭的话,那个当然没有问题。

到了目的地,钱晓峰生怕周大毅跑了,让劳振辉盯着周大毅,先安排去招待所,把房间定下来,然后带着周大毅去食堂吃饭。

这么大的事情,钱晓峰作为分厂的厂长,不敢拿主意,急急忙忙找到自己的老领导,制造总厂的一号彭军。

彭军听完钱晓峰说的话,担心的问道:“10岁的娃娃,真的靠谱吗?”

“老领导,只要有肉吃,吃到嘴里再说,总不能,到了嘴边的肉,便宜第二机械厂吧?”钱晓峰急切的说道。

“老领导,上面不是提倡各单位,自力更生,自己解决吃肉的问题吗?”钱晓峰马上出主意的说道:“可以搞个临时单位么,随时可以取消的那种。”

“一个养殖场,5000多块钱,那就差不多了。”钱晓峰算计的说道:“而且,不是一次性拨过去,就算损失,能损失多大吗?”

现在,各个单位,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上面要求各个单位,扩大规模,实现工业生产的大耀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