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属耗子 - 回到过去种田 - 第九片树叶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回到过去种田 >

第278章,属耗子

早上汤汤水水,中午汤汤水水,晚上也是汤汤水水,冯洁和汤勇,两个不参加体力劳动的老乡都吃不消了,何况还是拼命干活的老乡呢。

到了夜里,还是不能休息,要挑灯夜战?

切,扯淡,哪有灯呢?

再说,田间那么大,你有几盏灯啊?

董华山拉住董大牛,激动的问道:“都安排好了吗?”

“佬佬,你放心,这是关系到我们董家生存的问题,小爷在那边亲自负责了。”董大牛激动的说道:“小爷说了,要是出了问题,你就当做什么不知道,所有的事情,他一个人扛了。”

董华山满意的点了点头,小爷今年快70岁了,也没有几年好活,为了董家的生存,他扛起来,也是应该的。

“大牛,要到下半夜开始动手。”董华山吩咐的说道:“不出意外,那个女的,到了下半夜,肯定吃不消,到时候就一个人盯着,方便我们下手。”

董大牛盯着冯洁和汤勇看了看,默默的点了点头头。

果然,到了凌晨的时候,冯洁吃不消了,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从昨天晚上开始,一直到今天夜里,肚子里面别说油水了,连粮食都没有几颗,哪里还能吃得消啊。

汤勇眼神,瞄着苗冯洁的脸蛋和身材,咽了一下口水,邀请的说道:“小冯,你回去休息一下吧,这里我盯着就行了?”

“等他们收工,一起休息吧。”冯洁有点不好意思,这才第一天,怎么就吃不消了,秋收秋种,要一个月呢。

“没关系,他们这些老乡,比较实诚,干活也比较细致,我今天盯了一天了,田地里面,没有什么稻穗,都收拾干净了。”汤勇以为自己很精明的说道。

他们下来,参加秋收的抢收工作,上面的领导,也给他们培训了,乡下的老乡,一些小伎俩,都告诉他们。

最常见的,那就是故意拉一下稻穗在田头,等到秋收之后,马上去田里捡稻穗,所以,评判一个生产小队干活的标准,就是看他们田里有没有故意干这些偷奸耍滑的事情。

汤勇和冯洁,都特别注意呢,结果,六小队的老乡,表现不错,田里的麦穗,收拾的非常干净,这些老乡,还是比较认真的。

要是六小队在田里留下的稻穗比较多的话,说明他们都是狡猾的老乡,那样的话,汤勇和冯洁,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行。

冯洁也点了头,六小队的老乡,真是实在的好老乡啊,干活真的很细致,不像偷奸耍滑的老乡啊。

不过,让她回去休息,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啊。

“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收工呢,你先去休息一会,等我吃不消了,你再来换我吧?”汤勇建议的说道。

这个主意,比较好,交替看着,这样,大家都放心。

“那行,那我先回去了。”冯洁觉得坚持不住了,不但累的要死,还要急着上厕所,哎,那个滋味,真不好受啊。

董华山看到情况差不多了,对着董大牛打个手势。

董大牛明白了,给那么正在脱粒的老乡,打个招呼。

很快,干活的老乡,心里有数了。

给稻穗脱粒的时候,看起来十分卖力,可是,砸的很用力,结果,稻穗根本没有脱下来,很多稻穗,还在挂在稻草上呢,然后,老乡把稻草朝着地上一扔,表示完成了。

汤勇在远处,看着干活的老乡,还是那么卖力,就默默的没有说话。

董大牛带着几个老家伙,在那里扎稻草呢,那些稻穗比较多的稻草,董大牛非常有眼色,扎到最里面,而且,堆在最下面。

这一切,早就计划好的,之前的那些稻草,脱离脱的十分干净,放在外面,要应付别人的眼光。

干到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大家都吃不消了,安排几个人守夜,其他的老乡,都回去干活了。

汤勇比较精明,生怕老乡偷偷的藏粮食,所以,多少稻谷子,他都做了记号,万一有人偷稻谷子的话,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老乡,藏粮食的办法有很多,为了粮食,真的是花样百出。

扬稻子的时候,董大牛又开始行动了,趁着冯洁和汤勇不注意,故意把饱满的稻谷子,朝着稻瘪子里面散。

玩一出鱼目混珠的把戏,还别说,这一招,还真的很难发现。

因为,今年的稻瘪子,实在太多到了,结稻穗的时候,秧水没有更上,大部分稻穗,都空瘪子。

空瘪子,半饱满,哪里分得清呢?

冯洁和汤勇不相信,去了稻瘪子哪里扒拉半天,确实都是没用的稻瘪子,只能喂鸡或者喂猪才行。

汤勇看着扎口的麻袋,不敢相信的问道:“董队长,这个水稻的产量,也太低了吧?不是说,亩产800斤吗?”

“汤组长,你也看到了,今年大旱,水稻都荒了,哪有产量啊?”董华山无奈的说道。

冯洁拿着本本子,在哪里十分认真的记数呢,一旦稻子进了麻袋,那个时候,再想搞点小动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除非,你能买通冯洁和汤勇,否者,谁也不敢做小动作。

白天的时候,六小队的老乡,都是十分认真的干活,真的一点不偷懒,那个干活的劲头,让汤勇和冯洁,都是自愧不如。

可是,到了夜里的时候,那个动作,就有点疯狂了。

老人,小孩,妇女,都是一起上阵,轮番藏粮食,很多稻草堆里面,你要是扒开一看话,里面都是粮食。

本来,晚季稻的亩产就不怎么样,现在,还被董华山他们藏起来一部分,那个亩产,更加不怎么样?

可是,今年大旱,水稻歉收,那是大家都知道的,只不过,六小队的产量,更加低一点而已。

藏粮食的老乡很多,粮食的命根子,谁不想藏一点,可是,一经发现,后果十分严重,有的老乡,直接去坐牢了。

六小队的老乡,比较庆幸,因为都是董家人,比较团结,所以,悄悄的藏粮食,别人发现不了。

要是一小队的话,谁敢藏粮食试试,不用工作组的人去检查,一个小队的老乡,就能把你卖的干干净净。

老乡老乡,背后一枪,这个话,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