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至广陵 - 开唐烟云 - 誉宸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开唐烟云 >

第125章至广陵

广陵郡,即为后世的扬州。

盛唐时,因为没有安史之乱后,大量人口南迁带来的人口红利,民间还没有流传起扬一益二的说法。但是广陵郡,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就已经以其繁荣的经济而闻名于世。

前隋之时,隋炀帝开凿了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扬州位于邗沟入长江之处,隔江就是江南河的起点。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商旅和运漕云集扬州,再向西北运转运到长安和洛阳,甚至可以通过永济渠,直达清河和幽州。地理的绝对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繁荣昌盛。

唐人对这种盛况亦有描述:“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

正因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才造成了民间货币的严重供应不足,给恶钱的出现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历朝历代,只要出现恶钱,江淮地区都是重灾区之一,屡治而不能禁绝。

半个多月后,谢轩统帅两万禁军,终于是到达了广陵郡。长安、广陵相隔两千余里,再加上整顿军队,筹备后勤的时间,这已经是极快的速度。

广陵郡太守陈贯率广陵大小官员,出城三十里相迎。

陈贯与谢轩虽然官品相同,皆为从三品的上州太守。然而谢轩如今身兼三道处置使,淮南道行军大总管,又有临机决断,便宜行事之权。莫说他在张九龄遇刺之事上难脱不察之罪,便是全无过错,谢轩也可以对他先斩后奏。

况且长安那场朝会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广陵郡,谢轩此来广陵便是来杀人的,自陈贯以下的广陵官员,又如何能够不胆寒?

一套礼节演毕,谢轩直接开口道:“张相现况如何?”

陈贯脸色难看,拱手道:“不容乐观,伤情虽已稳定,然至今昏迷未醒,下官已遍请州郡名医,皆是束手无策。”

谢轩点头道:“引我去见。”

张九龄如今被安置在了太守府内,周围由钦差卫队与广陵本地官差重重把关,守卫之森严,当真可以说是飞鸟难渡。

看样子,当朝宰相在广陵遇刺,确也吓破了当地官员的胆,再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走入张九龄的卧房,谢轩一眼就看到了抱刀倚墙而坐的风不羁,心中顿时一凝。

此时的风不羁身穿长袍,身上的伤势皆被遮掩,唯独脸上的一处刀伤,自下颚直抵颞颥,皮肉翻飞,便如同一条狰狞的虬龙,看上去让人触目惊心。

吴百川的双目中喷出怒火,他是世间少有的武道大宗师,如何能看不出其中的凶险?倘若当时风不羁闪避地稍微慢那么一丝,只怕半边脑袋立时便会被削掉,死于非命。

风不羁看到谢轩等人进来,也是微微一愣,继而心胸皆被一股强烈的愧疚之情所占据,走到谢轩的身前,跪倒在地,悲声道:“在下有负郎君和盟主重托,以致张相为歹人所趁,性命垂危,请郎君责罚。”

谢轩在驿报之中,已经得知风不羁身负刀伤21处,原本对之还没有什么概念。如今看到他脸颊上的伤势,顿时心中骇然,以之推之,风不羁的身上只怕已经没有了一处完好的地方。此情此景,他又如何再忍心苛责?

谢轩将他扶起,宽慰道:“此事非你之错,不必过于自责。”

风不羁闻听此言,却依旧是愁眉不展,一副心如死灰的样子。

吴百川见状,快步上前,一把扣住风不羁的脉门,而后轻轻放下:“恢复得倒快,可还有一战之力?”

风不羁诧异地看向吴百川。

这时,就听到吴百川又道:“武者,于生死之间突破,于绝灭之地奋起,百折不挠,百死不悔,哪有因一败而尽泄意气的道理?你既败于人手,就应奋起直追,磨砺己身,以图一雪前耻。若无这样的抱负,这广陵汝亦不必待了,回到长安去,自有老夫替你手刃仇敌!”

风不羁双目之中,顿时喷出奔涌的怒火:“风某堂堂七尺男儿,又岂能假手于他人?”

吴百川笑道:“自古请将不如激将,莫不如是!去好好吃上一顿,睡个好觉,明日一早,来找老夫试招。”

风不羁知道谢轩既然已经赶到了广陵,张九龄的安危,应当不可能再有什么问题,闻言看向谢轩,拱手道:“郎君,在下失礼了,先行告退。”

风不羁走后,一行人来到张九龄榻前,数月不见,张九龄更显清瘦,脸上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蜡黄色,双目紧闭,嘴唇泛白,唯一让谢轩松一口气的,便是张九龄的呼吸还算得上是平稳。

谢轩坐在榻前,回收喊道:“王医丞!”

王冰背着药箱从众人之中挤了出来,拱手道:“下官在。”

谢轩开口道:“为张相诊治。”

“是!”

前面也提到过,因为时代的限制,唐代的医学水平非常有限,所谓太医院的太医,其真实水平,甚至有可能还不如后世的游医。

谢轩唯一能想到的有一定医疗水准的医师,便只有救回裴娇儿性命的王冰了。

王冰走到张九龄身边,跪坐下来,拿过张九龄的手腕,切了大约有一盏茶的工夫,这才放手,将张九龄的右手重又放入被褥之中,站起了身子。

谢轩只看他的表情,便知道情况绝不容乐观。

果然王冰沉思一会,拱手道:“张相多年前应当大病过一场,坏了身骨的根基,其后调理又一直不得其法,身体更为恶化。如今张相的身子,便如同巨木根枯,断了根本,很难再调理回来,使得枯木回春。”

王冰能够只凭切脉,就探出张九龄多年前曾经有过垂死之症,顿时让谢轩有些刮目相看,他抱着一线希望开口道:“王医丞可有医治的办法?”

王冰拱手道:“下官可以设法以针艾汤药激发其体内生气,不过下官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让张相转醒。而且。。。。”

“而且什么?”

王冰犹豫一下,咬牙道:“即使下官之法奏效,张相也是时日无多了。”

谢轩颤声道:“多久?”

王冰道:“即便是调理得法,两三载已是极限。”

谢轩点头道:“知道了,张相这里便交与王医丞了,一切用度,尽管开口,不惜一切,定要救回张相性命!”

王冰仍是有所保留,拱手道:“下官尽力而为。”

走出屋外,谢轩呼吸着湿冷的空气,心中一叹。

按照原有的历史来说,张九龄已经多活了十数载,七十多岁的年纪,即便是在后世也不算是短寿了。

但在这个当口,谢轩却希望他可以活得更久一些。张九龄的存在,不光是对他,对于整个大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

一旦他驾鹤西游,朝政就将完全落到李林甫与杨国忠手中。李林甫精于权术,却并无战略意识与军事才能,况且立场又犹如迷雾;而杨国忠市井出身,志大才疏,就更加不能指望。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届时,整个朝堂群龙无首,没有人能够坐镇中央,从中调停,整个国中的形势,很容易就会陷入混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