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舌战群儒 - 开唐烟云 - 誉宸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开唐烟云 >

第121章舌战群儒

李林甫与隐元会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他既想借隐元会之手除掉杨国忠和谢轩,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又不甘心为对方所利用。

听了谢轩的话之后,李林甫的心中也一阵打鼓。他当然知道与隐元会合作是与虎谋皮,一不小心就会被对方反噬。

倘若谢轩说的是实情,他再坚持下去,势必要受到牵连,是以,李林甫很识趣地闭嘴了。

李林甫保持了沉默,其他人就更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引火烧身,兴庆殿中,一时间变得沉寂起来。

这时,玄宗开口道:“隐元会有何阴谋,幼安请详述之。”

谢轩拱手道:“敢问陛下,胡椒可饱腹否?”

只这一句话,玄宗顿时就明白了谢轩的意思:“幼安之意,隐元会欲效管夷吾买鹿治楚之事?”

谢轩拱手道:“陛下圣明,正是如此!”

这时,李林甫闻言,心中顿时一喜,开口道:“如此说来,对方早在祭出鬼刺之时,就已经预料到了胡椒之事?”

谢轩心中冷笑,李林甫此话看似分析合理,甚至还有些为谢轩打圆场的意思。但是,只要自己应和,李林甫立马就会展开反击,咬死谢默乃是隐元会暗子的身份。

要知道,茂陵危机能够这么快就得到解决,功劳大半都在谢默身上。杨国忠和谢轩已经先后上表为其表功,请求玄宗为其平反。

如果李林甫能把谢默给拖下水,杨国忠和谢轩多少也要担上失察之罪,功劳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谢轩自然不可能让李林甫的阴谋得逞,于是开口道:“非也,对方不是仙神,岂有未卜先知之能?”

李林甫开口道:“怪哉,如此说来,以胡椒克制鬼刺,并非是隐元会露出的风声?”

面对李林甫的明知故问,谢轩点头道:“克制之法,乃是下官族兄谢默提供。”

李林甫疑惑道:“既如何,幼安何以一口咬定种植胡椒乃是隐元会买鹿制楚的计策?”

谢轩道:“顺势而为而已,这世间本就不存在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的计策,皆随时随势而变动,只要在合适的时候用出合适的手段,即为谋略。”

李林甫冷哼一声:“胡椒利重,同样土地,产出几为粮食数十倍,谢太守攫取种植专利,不过是为利所驱,何苦扯到隐元会身上?”

谢轩笑道:“敢问李相,下官手中有多少土地?可能与朝堂诸公相比?”

李林甫顿时为之语塞,谢轩做官不久,虽然已是从三品的高官,但是手中的土地,不过只有职田千亩,和朝中的大员远远不能相比。

不过李林甫还是冷哼道:“胡椒的种植专利在汝手中,若是决议通过,钱财还不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

谢轩笑道:“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与我不过浮云,李相又何必以己度人?”

李林甫闻言,顿时被谢轩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气了个半死。

这时兵部尚书陈希烈开口道:“我朝每岁自西域和南洋购买胡椒,所费不知凡几,若能将胡椒种植推广开来,实是利国利民之事,幼安又何必将专利扣在手中,平白将钱送给外邦?”

这可真是诛心之言。

谢轩拱手道:“陈尚书乃是至人君子,口无匡言,敢问若是胡椒种植推广普及,陈尚书名下土地有几成会栽植胡椒?”

陈希烈道:“胡椒种植技术还不成熟,前期只会以少量土地尝试,若是果有收益,或许会以一半土地种植。”

谢轩道:“陈尚书麒麟之姿,世之英杰,尚且抵制不住胡椒之利的诱惑,况普通农户乎?倘若放开胡椒种植,其收益又被证实,天下农户必将趋之若鹜,弃粟米而种胡椒,则亡国之祸不远也。”

众臣闻言,皆在沉思,胡椒虽然利重,但到底不能裹腹,倘若当真全面放开,以致农耕荒废,还真有可能酿出大祸,动摇社稷根基。况且倘若天下农户皆种胡椒,胡椒自然也就不再金贵,只会沦为贱物。

这时,户部尚书章仇兼琼开口道:“幼安所说,言之有理,全面推广必然不可,不过全面禁止,似乎也有失妥当。”

谢轩道:“下官从未说过要全面禁止的话!”

此话一出,众人的心思全都活络了起来。

事实上,之前他们为利息蒙蔽双眼,没有虑及全面放开胡椒种植的严重后果,如今听得谢轩的分析,确是觉得很有道理。

他们可以说是李唐天下的既得利益者,除了少数人之外,自然是不希望天下因此出现动荡。

谢轩既然说了,并没有全面禁止的打算,这就说明了凡事还有商量的余地。想通了这一点,众人对于谢轩的敌意,顿时就缓解了不少。

然而,此时的李林甫却不断在心中骂娘,他若是到现在还不明白中了谢轩的以退为进之计,他也就不配再坐在宰相的位子上了。

事实上,他也没有猜错,谢轩用的这种以退为进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door-in-the-face,是指劝说者通过提出一个会被拒绝的离谱要求来让被劝说者同意第二个较为合理的请求,较之单独提出合理的请求,更容易被接受。

杨国忠见朝堂紧绷的气氛略有缓和,心下也是松了一口气,开口道:“想必幼安心中已有良策,不妨畅所欲言。”

谢轩闻言,开口道:“自古以来,物以稀为贵,胡椒金贵,盖因产地距离中土数千里之遥,量少而又运输不易。若能在中土推广种植,确是利国利民之事,不过却应把握限度。除茂陵受灾农户之外,我欲将种植技术,交于朝廷官吏与世家豪门手中,其一,便于朝廷监督,其二较之农户,这些人也更有控制力,不会被利息蒙逼双目。”

众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觑。

他们同仇敌忾,争来争去,为的不就是这个目的吗?谢轩如今竟然拱手就将之送到了他们面前。

不过,他们也知道不可能会这样简单,其中必定还有什么説道。

陈希烈开口道:“其中可有限制?”

谢轩点头道:“必然是有的。其一,花椒利重,与粮食不同,诸公获取重利,也应饮水思源,让利与国家。农田一切规制照旧,但花椒田却需要上交赋税,不可再免除赋税了。”

身为京兆韦氏的代言人,韦见素这时也不得不开口道:“未知赋税几何?”

谢轩道:“在下不过是一外郡太守,安敢对国家赋税置喙?此事当由户部拟订,宰相审核,朝会议定,陛下批复。”

户部尚书章仇兼琼顿时嘴角一抽,心中骂娘,这货只要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甩锅甩得比谁都要快。

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拟订赋税,高了必定得罪群臣和世家高门,低了皇帝又不满意,可谓是左右为难,两面都不是人。

而群臣听了谢轩的话,都开始在心中合计。赋税既然最终要拿到朝会上议定,必然会在一个合理的程度。胡椒利重,即使上交一部分合理的赋税,收益依然远远大大种植粮食,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条件。

这时,陈希烈又开口道:“不知还有哪些限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